资源简介 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第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毒品的危害,识破毒品的伪装。2.了解毒品和毒品对生命,对社会的危害,知道吸食毒品和拥有毒品是违法行为,树立法治观念。3.用实际行动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主动远离烟酒毒品,坚决抵制毒品,树立生命至上的观念,健全人格。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毒品的危害,识破毒品的伪装。难点:学会主动远离烟酒毒品,坚决抵制毒品。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相关资源课余生活图片、真实案例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PPT展示新闻:(1)学生走进中房小学开展禁毒宜传教育活动(2)禁毒宣传进中小学师:你有参加过禁宣传活动吗?你知道为什么全国各地每年都会开展那么多的禁毒活动吗?学生思考并进行回答。设计意图:以新闻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新闻,引发学生对于禁毒宣传的兴趣。【课堂活动】活动一:【毒品更危险】PPT展示以下问题:(1)什么是“毒品”?(2)为什么我国法律对于吸食、注射毒品有着那么严格的规定呢?(3)为什么我国那么严厉地打击吸食、注射、贩卖毒品的行为?学生讨论,小组代表进行回答,教师总结。PPT展示相关链接:毒品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我国禁毒法律,学生了解毒品的相关知识,感受祖国打击吸毒行为的决心。PPT展示归纳:毒品的危害(1)吸食毒品的危害——对个人的危害(2)吸食毒品的危害——对家庭的危害(3)吸食毒品的危害——对国家、社会的危害教师总结:毒品更危险。设计意图:通过思考为什么禁毒,学生认识到毒品的危害,从而总结出毒品的巨大危害。PPT展示故事:(1)花季少年的噩梦(2)危险的好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阿辉是如何走上吸食毒品的道路的?(2)故事二中的“我”与阿辉之间的经历有何不同?(3)两则故事对你有何启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危险的好奇心要不得。PPT展示课本第22页内容。PPT展示识破新型毒品的伪装的阅读。师:毒品的危害那么大,而且还那么善于“伪装”,我们要怎样才能避免沾染毒品呢?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设计意图:通过说明许多人沾染上毒品都是在危险的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做出来的行为,学生培养自控能力,提高自身警惕能力。活动二:【拒绝危害有方法】PPT展示活动园:面对一些危险情境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果断或委婉地拒绝,以摆脱困境。请结合下面情境,续写对策。学生回答并得出拒绝危害有方法(一):远离烟酒,拒绝毒品,首先要提高防范意识。意识不到有危险才是最大的危险。我们要“远离第一支烟、第一口酒、第一次……”PPT展示【禁毒知识】快看看!师:这几个容易沾染毒品的地方,你是否去过?学生回答并得出拒绝危害有方法(二):要远离可能对我们产生危害的地方。坚决不去不适宜未成年人出入的场所,如酒吧、网吧、歌厅等,这就给自己的安全增加了保障。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掌握拒绝烟酒、毒品的方法,学生懂得在不同的危险情境中做出正确的选择。PPT展示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师:(1)说一说我们身边有哪些场所设置“未成年人进入”的标志?(2)想一想,上述法律规定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学生进行讨论并且回答,教师进行总结。PPT展示活动园:拒绝诱惑,远离危险行为。请你来完善《学会说“不”》操作手册。【课堂小结】教师总结 :远离烟酒,拒绝毒品,关键在我们自己要增强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主动拒绝烟酒,坚决抵制毒品,是我们健康生活、成长的保障,也是对自己、家庭和社会负责的表现。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