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 五年级下3.12富起来到强起来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道德与法治 五年级下3.12富起来到强起来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富起来到强起来》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奋斗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领悟中国梦的内涵及中国梦与个人梦想之间的关系。
3.树立信心,增强建设祖国美好的未来的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领悟中国梦的内涵及中国梦与个人梦想之间的关系。
难点:树立信心,增强建设祖国美好的未来的使命感。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程导入(3分钟) (一)展示学习目标 (二)视频导入 1.展示视频:《新征程新起点》。 2.展示问题:观看视频,记录下进入新时代中国将会产生哪些变化? 3.展示预设:(1)精神食粮更丰富;(2)教育更令人满意;(3)就业质量更好;(4)收入水平更高;(5)社会保障体系更全面;(6)贫困人口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7)更好的健康服务;(8)更清新的空气更美丽的中国;(9)中国经济更繁荣;中国军队成一流军队;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学生根据视频记录有效信息。 明确本节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点。 让学生具象的了解新时代是什么样的。
小结揭题: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探究新知
(一)感悟新时代(7分钟) 1.展示任务:阅读92页“阅读角”,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做出的战略安排,标注在下方年代尺上。 2.展示时间轴: 3.展示预设: 4.畅所欲言:2035年的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年的你多大,说一说你将会什么岗位为祖国做贡献?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任务。 学生根据任务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活动初步了解三步走战略,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加深对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导学生为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总结过渡: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 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梦。
(二)理解中国梦(10分钟) 1.展示问题:请看这些图片,眼熟吗?你在哪里见过? 2.展示图片: 3.学生回答:略。 4.展示预设: 5.展示问题: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国梦”,回答接下来的知识问答。 6.展示问题: (1)“中国梦”是什么时候?谁提出来的? (2)展示预设: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 (3)展示问题:“中国梦”的两个百年目标是哪两百年?目标是什么? (4)展示预设: 展示问题:“中国梦”是什么?具体表现、途径和手段是什么? 展示预设: 7.相关链接: (1)展示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是指什么? (2)展示专家解读: (3)展示视频:《中华民族是复兴,不是崛起》。 (4)展示问题:根据视频内容说说,为什么中国要复兴而不是崛起? (5)展示预设:早在唐朝的时候中国就已经处于世界之巅,只不过在近代由于清朝的故步自封导致暂时落后,因此中国重返世界之巅是复兴是回到原本属于自己的位置,而不是崛起。 学生看PPT图片,回忆生活场景,回答老师问题。 学生仔细观看视频并回答问题。 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储备谈理解。 通过生活中熟悉了场景,引入“中国梦”。 通过看过视频谈自己的理解,初步了解“中国梦”,再通过追问加深印象。 通过专家的解释让学生把中国梦图景化,更有利于理解,为“中国梦我的梦”做好铺垫。
总结升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和个人梦想的实现是紧密相关的。
(三)中国梦 我的梦(10分钟) 1.展示街头采访中国梦图集: 过渡: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记者,采访下我们周围人的梦想吧! 2.我是小记者: (1)展示任务:请你将课前的采访记录按照下表整理,并拍照上传与班级同学分享。 (2)展示表格: (3)展示预设:我采访了班主任老师,她希望我们不仅学会知识和本领,更要学会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心怀家国情,志远达四海;我采访了我爷爷,他希望我能健康快乐地长大,自立自强,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用自己的微小力量报效祖国的人;我采访了爸爸。他希望我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遵纪守法;爱护一草一木,保持环境整洁;节约用水用电,以后才能成为一个有大爱的人;我采访了姐姐,她很有音乐天赋,她说:“要努力学习音乐,多唱歌颂党、歌颂祖国、传播正能量的歌曲,用优美的歌声鼓舞、教育、感染他人。” 3.展示视频:《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关系》。 4.展示问题:个人梦想与中国梦有什么关系? 5.展示预设: 学生观看图文资料。 学生观看资料。 学生分享采访结果。 学生观看视频并回答问题。 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最真实的梦想。 扩展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了解感动中国人物。 学生亲自采访,参与实践,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把中国梦和自己的梦联系起来。 引导学生说出真实感受,并把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总结升华: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更是未来的。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最终受益的“圆梦人”!让我们坚持梦想,把自己的梦与中国梦相联系,成就梦想。
(四)争做新时代好少年(8分钟) 1.展示国家领导人寄语: 2.展示问题:看了习爷爷对青少年儿童的寄语,你有何想法? 3.展示预设:感到肩头责任巨大,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建设祖国;我感到祖国的未来靠我们建设。 过渡:那么接下来,一起看看如何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吧! 4.展示问题:如何做一个新时代的好少年,和同桌一起讨论完成下表吧。 5.展示预设: 6.展示追问:除了上述的三个方面,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努力? 7.展示预设:强身——“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坚持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有强健的体魄去奋斗;孝顺——让父母放心、省心、舒心、顺心、开心;勤奋——要勤于学习,勤于劳动, 勤于钻研,勤于锻炼;自立——自立自主,独立思考,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完成,不依赖他人。 学生诵读国家领导人寄语。 学生与同桌合作完成任务。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用国家领导人寄语振奋精神,并喊出口号,增强个人使命感。 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通过完成任务,懂得如何做新时代的好少年,通过进一步追问,引导学生去实践。
教师总结:少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我们要懂得珍惜,严格要求自己,向榜样学习,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努力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兴中华,责任重,同学们的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联,一定会共同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课堂小结(2分钟)
拓展空间
请你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制作一份“做中国好少年”的手抄报纸,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