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新必修二《经济与社会》课题 综合探究一: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课标要求(2017版)1.2 评析市场机制的优点与局限性,辨析经济运行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解析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二、教学目标●结合市场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境,了解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必备条件;能够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提出保障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对策建议;能够了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道德规范及其作用,增强公平竞争意识和规则意识。●结合企业经营案例,分析影响企业活力的外部和内部因素,能够提出增强企业活力的建议:能够树立诚信意识,自觉抵制市场失信行为:能够理解深化经济休制改革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作用,坚定对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信心。●结合经济运行中宏观调控的具体问题情境,深入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宏观调控的变化和特点:能够针对某一具体情况,提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建议:能够进一步领会社会主义市杨经济的优越性,相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新时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态势,从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三、教学重难点难点:市场体制的调节和优点重点: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四、教学方法:议题式、案例教学法、五、教学流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新闻背景:顶层设计促进更高质量发展:《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出台(引入正题,基础性)2、总议题:如何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以共性单车发展之路为实例)3、环节二:【讲授新课】探究一:如何使市场机制有效?流程:(1)回忆:市场机制如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即市场调节方式是怎样的?)(2)案例分析:2014年,出现了专门经营共享单车的企业,从2014年到2016年这两年,共享单车飞速发展,从用户数量来看,根据数据显示,整个国内共享单车用户数量从 2015 年的 245 万增长到 2016 年的 1886 万,一年增速达到 670%。经常出现找不到单车的现象。专门经营单车的企业 也在不断的增多,到2016已有259个新品牌加入其中。从单车投放量上看,14 年共享单车出现,截止 2017 年 5 月,市场上约有 1000 多万的单车数量,投放量也是放量增长。到2017年开始共享单车市场趋于饱和,据统计, 2018年3月,北京西城区有共享单车17万余辆,涉及10多个运营企业,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乱停乱放、损坏废弃的车辆。经过调研、走访,西城区确定了春、夏、秋3季不超过6万辆,冬季不超过5万辆的需求规模。2017年下半年开始3Vbike单车、ofo小黄车、小鸣等一些企业相继倒闭。思考1:结合材料说明市场机制三大要素如何实现资源(共享单车)合理配置?(学生发言)(3)老师点评小结:结论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要加快完善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加快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加快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达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市场运行的必备条件)探究二:如何使微观主体有活力?(企业角度)(1)回忆:企业自身经营发展取决于哪些因素?(P13)(2)案例分析:国内共享单车行业竞争格局国内共享单车行业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步由前期地域性、分散性的市场格局发展为目前较为集中的竞争态势,并涌现出具有全国布局、先发优势和规模效应的行业领军企业,其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现阶段共享单车行业已入局的竞争者约有30多家,例如摩拜单车ofo小黄车、小鸣单车、小蓝单车、优拜单车、骑呗单车、酷骑单车、哈罗单车、一步单车、快免出行、龙城单车、由你单车、七彩单车等。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资金实力较弱、产品创新能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在下半年普遍开始面临日渐增长的资金链压力,造成大部分经营不良的厂商退出市场。小蓝、小鸣、酷骑等品牌陆续出现无法退还用户押金的现象,使得这类新兴短租业务的押金存管和用户维权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目前的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竞争格局为滴滴推出的青桔单车、美团收购的摩拜单车和挂靠阿里系的哈啰单车三足鼎立。截至2019年10月,哈啰、美团、青桔三家共计约占整体共享单车市场份额的95%。基于多年的经验,三大出行巨头在用户安全建设体系上相对完善。从用户安全建设满意度来看,青桔电单车、哈啰助力车以及美团助力车三大平台满意度较高,分别达到3.9分、3.9分、3.8分。思考2:假如你是共享单车企业老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你如何生存发展?(学生自由讨论发言)(3)老师点评小结: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从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看市场体制企业活力是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力之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各种所有制企业都具有勃勃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内部:激发企业活力,企业内部要合理分配收入,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要建立和健全权责清晰、分工明确、有效沟通、反应及时、管理科学的管理体制机制;要培育有利于激发和保持活力的企业文化。(结合P13“企业自身经营成功的因素”)外部:激发企业活力,企业外部必须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营商环境;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还要通过降低企业的税费负担,增强企业的创新活力和投资积极性。探究三:如何使宏观调控有度?(1) 学生阅读30页最后一段了解: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两种情形:当经济繁荣时,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就业率提高,但可能伴随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当经济不景气时,虽然物价稳定,但经济增长率可能会下降,失业率会上升。具体措施:为了让宏观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要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为主要手段,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实施科学、适度的宏观调控。(重点关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回顾政府的职能和作用(三种手段综合运用)拓展思考3:政府应该如何支持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3)老师点评小结:(1)政府强化政策扶持,设立专项资金,并与各类风险投资配套,发挥政府投入对社会资本的示范效应。(2)政府要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如实施科研人员技术入股、研发人员持股、知识产权归属等激励措施。(3)政府要设立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强化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双重约束作用,发挥"看得见的手”的调控作用,防止新兴产业出现新一轮产能过剩。(监管)环节三:【课堂小结】整理归纳:如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1、市场:——三个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要加快完善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加快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加快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达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目标。2、政府:——三种手段要坚决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调整优化政府机构职能,合理配置宏观管理部门职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完善市场监管和执法体制,改革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完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行政效率,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3、企业:---重要的市场主体企业活力是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力之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各种所有制企业都具有勃勃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内部:激发企业活力,企业内部要合理分配收入,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要建立和健全权责清晰、分工明确、有效沟通、反应及时、管理科学的管理体制机制;要培育有利于激发和保持活力的企业文化。企业自身经营成功的因素:战略、技术创新、品牌质量、诚信、企业形象和信誉等环节四:【巩固训练】学评39-49页第11-13题、15题以及17题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