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包楞调》和《谁不说俺家乡好》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在欣赏教学和拓展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入音乐实践活动,感受作品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孩子对自己家乡的热爱。21cnjy.com【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学唱、欣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熟悉歌曲旋律,表现山东民歌的风格特点。【知识与技能】了解歌曲内容,了解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学重点了解《包楞调》民歌的特点、学生有创造性的参入音乐实践活动,在欣赏教学中使学生领悟作品表达的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难点体会山东地区音乐作品的音乐意境,掌握民歌的流变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练习法、教授法、演示法、视唱法、歌唱法等。教学准备钢琴、放音机、磁带、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1、黄河两岸的歌-走进山东2、介绍山东民歌是一种古老的地方传统音乐。是具有质朴、淳厚、强悍、粗犷、诙谐和风趣等特点。表现山东省地方劳动人民朴实、憨厚的性情,往往以生活小调为最突出,和大自然斗争中的伟大气魄、坚强意志和英雄性格的歌曲就表现出强悍、粗犷的特点。新课教学欣赏《包楞调》1聆听歌曲《包楞调》、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这首歌曲旋律欢快、流畅,情绪热烈,表现出演唱者朴实、爽朗的性格特征。再听歌曲说一说这首歌曲给你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在歌曲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包楞楞楞”这些衬词的印象最突出,模仿“纺车的声音,使歌曲情绪既开朗又活泼。(二)学唱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1、初听歌曲歌曲取材于山东胶东民歌《王二小赶集》,旋律音调具有典型的山东民歌的风格,深受人们喜爱。2、创作背景《谁不说俺家乡好》是拍摄于1961年的电影<红日>中的插曲。影片取材于1947年的“孟良崮之战”,这场闻名中外的惨烈战役对交战双方有着存亡续绝的意义。1947年5月13日到16日三天的时间里,72万军人在孟良崮决一死战。多年后在孟良崮树起了一座永久性纪念物——孟良崮战役纪念碑,以铭记在战役中为了解放战争胜利不惜牺牲的人们。介绍吕其明男,汉族,1930年5月生,194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当代著名作曲家。先后为《铁道游击队》《焦裕禄》《雷雨》等200多部(集)影视剧作曲,创作《红旗颂》《使命》等10余部大中型交响乐作品,300多首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歌曲广为传唱。4、视唱乐谱,哪些地方觉得比较难?倚音、渐弱5、填词演唱(1)出示歌词,学生对歌词进行一次完整的学习——读歌词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找出衬词.得儿哟依儿哟(2)填词演唱歌曲,注意“一字多音”6、欣赏:这首歌曲都唱到了些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家乡的美丽风景对解放区的赞美跟随伴奏演唱歌曲,为歌曲编创一些舞蹈动作拓展观看电影《红日》插曲视频在这里插入视频,,让同学们能在视觉上有个冲击力,让他们了解当时的人们是多么渴望和平,多么盼望幸福生活的到来,这样美丽的家乡就不会受到毁坏,从而初步感受当时人们热爱家乡的心情。总结今天我们欣赏了山东民歌《包楞调》学唱了《谁不说俺家乡好》祝愿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越来越富饶!作业心中的赞歌唱给您开启你的智慧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歌唱祖国,歌唱家乡的歌曲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