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第三节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阅读图文资料,说出东北三省和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地形地势、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其对日常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2、运用资料总结两地农业、工业的特点,分析其工、农业的发展条件。3、通过图文资料, 了解东北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和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探究治理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增强环保意识,树立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知识梳理】基础巩固东北三省 黄土高原自 然 地 理 特 征 位置 范围地形土壤气候河流社 会 经 济 特 征 农业 概况条件工业 概况条件重难点突破东北地区成为中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基本条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条件、出现的问题及治理的措施(注意与美国东北部地区和俄罗斯联系)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问题的危害、主要原因和治理措施受自然环境影响,东北三省和黄土高原地区形成的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雪乡特色、黄土风情)【课堂检测】1.在春秋季节,东北三省经常受到哪种灾害的影响( )A.干旱 B.寒潮 C.台风 D.洪涝2.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工业中心都位于铁路线的交汇处,说明工业分布受( )因素影响。A.铁路线 B .交通条件 C.矿产资源 D.地形因素3.对湿地的生态功能描述不正确的是( )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B.将降水和来水存储起来,起到抗洪防旱的作用C.调节气候,降温降湿 D.多种珍稀动物的栖息地4.右侧为我国“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图”,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地形平坦,黑土广布,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B.乙处是我国南、北方地区重要地理分界线C.丙处为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D.甲地区的年降水量比丁地区少,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5.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地多人少,粮食的商品率高③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 ④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6.右侧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模拟实验示意图”,该实验反映出,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 )A.地表土质 B.植被疏密 C.坡度陡缓 D.降水强度7.读右图,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主要位于太行山脉C以西,乌鞘岭B以东,秦岭A以北,长城以南B.“风成说”认为:黄土来自蒙古高原、中亚及我国东北内陆地区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导致黄河中游河床抬升,形成“地上悬河”D.治理水土流失可在塬面修建基本农田,在缓坡修筑梯田,在沟谷修建小型水库等8.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 )A.竹楼 B.蒙古包 C.窑洞 D.碉楼9.黄土高原上由沟谷进一步发育形成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地区是( )A.黄土塬 B.黄土峁 C.黄土墚 D.黄土川10.针对黄土高原的地表现状,采取的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②鼓励生育,增加劳动力 ③大力发展畜牧业 ④实施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