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海南乡土地理复习纲要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海南乡土地理复习纲要

资源简介

(
20
23
年中考海南地理复习纲要
)
第一章 中国的海洋大省
1、海南省,简称.琼,总面积3.54万平方千米,海南岛面积3.4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和第二大岛。
2、海南岛最北端在文昌市的海南角20°10′N、最南端位于三亚市的锦母角18°10′N、最西端位于东方市的鱼鳞角108°37′E、最东端位于文昌市铜鼓角111°03′E。
海南省地处太平洋的西岸,位于我国最南端 ,把守着祖国沿海出入的南大门,又是连接两洲(亚 洲、大洋洲)两洋(太平洋、印度 洋)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海南省管辖海南岛及周边岛屿和西沙 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海南省的最南端位于4°N附近的曾母暗沙。
3、海南省人口900万,民族以汉族为主,.黎 、 苗 、回 族是海南省世居的少数民族;海南省是我国著名侨乡之一,华侨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海口、文昌、琼海和万宁华侨最多。
4、行政区划:4个地级市(海口市、 三亚 市、 三沙 市和2015年刚设立的儋州市);五个县级市(文昌市、琼海市、万宁市、五指山市和东方市);4个县(定安县、屯昌县、澄迈县和临高县);6个民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1个开发区(洋浦开发区)。 三沙是中国人口最少的城市,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的地级市。市行政中心位于西沙群岛中的永兴岛。永兴岛也是南海诸岛中面积最大岛屿。
5、海南省管辖海域面积200多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主要包括三大群岛: 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6、丰富的海洋资源:(1)生物资源(2)油气矿藏资源;(3)化学资源:主要盐场有莺歌海和东方盐场;海南岛西部沿海气温高,阳光足,蒸发量大,海水盐度高,港湾滩涂多,地势平坦,晒盐条件好。(4)滨海风光:海南岛拥有漫长的热带海岸线,有明媚的阳光、湛蓝的海水、洁白的沙滩、清新的空气、多姿的椰树、幽雅的海岛、独特的民族风情为建设国际旅游岛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主要旅游胜地有:亚龙湾、大东海、三亚湾、高隆湾等。
7、海洋管理:维护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合理开发海洋资源等。
第二章 典型的海岛地形
1、海南省地形的形成过程(地震与琼州海峡、海南岛的分离、海底村庄):
2、海南岛的地势特征:中间高,四周低 ;地形从中部向四周分别为:中部三列山脉自西向东为雅嘉大岭、黎母岭、五指山,都呈东北--西南走向,最高峰是海拔1867米的五指山,主要地形为山地、台地、阶地、平原、海岸带。
3、特殊地貌景观:海口市雷琼火山地质公园的火山地貌;石山马鞍岭火山地貌;百花岭瀑布和蚂蝗岭冲沟等流水地貌;石花水洞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
4、南海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中央海盆
第三章:海南省的气候
1.海南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2.降水丰沛,时空差异大。海南岛年降水量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年降雨量最多的是琼中县东部和万宁市西部山地,原因是:海南岛东部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有洪涝和干旱等自然灾害。西部地区处于背风坡降水较少。海南是全国最大的热带作物基地、 冬季果菜基地、南繁育种基地、著名的冬泳、避寒度假旅游区。
3.台风是产生于太平洋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主要出现在5到11月,影响最多和最大的地区东部的海口、文昌、琼海、万宁。台风带来丰沛水,缓解旱情,但易发生风灾、洪涝灾害。
海南岛一月最低气温出现在西北部和中部地区,最高气温在三亚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分布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这是因为地形的影响。七月平均气温最高出现在西南部的东方市。 原因是西南部的东方市沿海地区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多,日照强烈,所以夏季气温较高。
第四章:海南岛上的河流
1.海南岛的河流呈放射状分布。由于降水量较大,河流较多,水量较丰;陆地面积小,中高周低,造成河流短小湍急;降水时间分配不均,造成径流不稳定。
2、三大河流-南渡江:发源于雅加大岭南峰山,自南向北流入琼州海峡;最长、流域面积最大、流经市县最多、流域内耕地最多,江上有我省最大的松涛水库;
3、昌化江:昌化江源自五指山西北坡,向西从昌化港流入海洋;水力最丰富,江上有我省最大的大广坝水电站;
4、万泉河是第三长河,万泉河源自五指山东南坡,向东流入南海。流域位于海南岛东部迎风坡,流域内降水较多,径流量较大较而稳定。水清、景美。河流出海口处有著名的博鳌亚洲论坛会址。
5.昌江核电站:位于西部昌江县,处于下风下水方向,地质结构比较稳定。
第五章:海南省的自然资源
1.全国热带土地资源最多,全省土地均处于热带,且类型多样。
2.林地:(1)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2)海南省五大林区:尖峰岭、坝王岭、黎母岭、五指山和吊罗山;(3)园地:以橡胶园用地分布最广;(4)耕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和沿海平原、台地和阶地上。
3.红树林因为对海岸有保护作用,被称为“海岸卫士”主要分布在海口市的东寨港和文昌市的清澜港。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稀世之宝”海南坡鹿,世界濒危的四大类人猿—霸王岭的 黑冠长臂猿等。
4.海南的矿产主要分布在两大矿带。一是西部原生矿带,主要以昌江的石碌铁矿最著名,是亚洲最大的富铁矿。另一条是东南海岸砂矿带。石油和天然气是南海大陆架上发现的丰富能源。海南缺能源是煤。
海南地理下册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和《关于建设海南省经济特区的决议》。至此,中国第31个省份暨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正式宣告成立。
2009年12月份,《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建议》发布,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8年4月,建设自由贸易岛和自由贸易港。
优势条件:①区位优势;②资源优势;③体制优势;④生态优势;⑤产业优势。
制约因素:①经济因素;② 开放因素;③设施因素;④服务因素;⑤人才因素。
战略定位:①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②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③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④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⑤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⑥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
经济开发的空间布局:
①北部功能区:以海口为中心,包括文昌、定安、澄迈三市县,以增强综合经济实力。
②南部功能区:以三亚为中心,包括陵水、保亭、乐东三县。③中部功能区:包括五指山,琼中、屯昌、白沙四市县。热带特色农业,林业经济,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旅游民族工艺品制造等。
④东部功能区:以琼海博鳌为中心,包括万宁、定安、屯昌等市县,重点发展旅游、会展、医疗健康等产业,落实完善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政策,发展特色农业、海洋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将博鳌建设成世界级国际会议中心。
⑤西部功能区:包括儋州、临高、昌江、东方四市县和洋浦经济开发区,集中布局发展临港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把儋州建设成西部中心城市。
⑥海洋功能区:以三沙市为中心,包括海南岛所辖南海诸岛及其周边授权管理海域。
海南的主要工业区: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口保税区、老城经济开发区、东方工业区、海口“药谷”、昌江循环经济工业区。
海南的工业布局:①因地制宜②科学规划③循环经济原则
工业分区的布局的构架:东轻西重北综合南旅游。
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主要优势有:
①宜人的热带气候
②旖旎的滨海风光(如亚龙湾、大东海)
③秀丽的湖光山色(五指山、尖峰岭、万泉河、七仙岭)
④珍稀的动植物种
⑤诸多的名胜古迹(如东坡书院、五公祠、琼台书院
⑥纯朴的民族风情(黎、苗族的“三月三”盛会、回族的“古尔邦”节和海口和定安的闹军坡)
⑦精湛的民间工艺(椰雕:“天南贡品”)
⑧丰富的美味佳肴(文昌鸡、嘉积鸭、东山羊、和乐蟹四大名菜)
快速发展的交通运输业:①公路运输(环岛高速公路、中线高速公路、海文高速公路、万洋高速公路、文琼高速公路构成“田”字型高速公路);②海上运输(北有海口港,西有洋浦港和八所港,南有三亚港,东有清澜港的“四方五港”格局);③航空运输(南有凤凰,北有美兰,东有博鳌);④铁路运输(粤海铁路通道、环岛高速);
10.海南的主要城市:
①海口市,别称“椰城”,是海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海南省的通信和海陆空交通枢纽;
②三亚市,别称“鹿城”,主要海湾: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大东海湾;
③三沙市,位于我国地理纬度位置中最南的城市。2012年7月24日,三沙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为海南省第三个地级市。三沙市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总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城市。海南省三沙市人民政府驻地位于永兴岛;
④儋州市,是海南省人口第二多城市,2015年国务院批复儋州设立地级市;
⑤琼海市,为海南岛东部商贸中心,
⑥文昌市,建成中国纬度最低的沿海卫星发射场。
11.海南省十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名称 地点 面积(公顷) 主要保护对象
大田自然保护区 东方市 1314 海南坡鹿及其生境
东塞港自然保护区 海口市 3337 红树林生态系统
霸王岭自然保护区 昌江黎族 自治县 29980 黑冠长臂猿及其生境
三亚珊瑚礁自然保护区 三亚市 8500 珊瑚礁及其生境
大洲岛自然保护区 万宁市 7000 金丝燕及其生境,海岛海洋生态系统
铜鼓岭自然保护区 文昌市 4400 珊瑚礁、热带季雨矮林、野生动物
尖峰岭自然保护区 乐东黎族 自治县 20170 热带原始林生态系统
五指山自然保护区 跨琼中、五指山、保亭三市县 13436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吊罗山自然保护区 陵水黎族 自治县 18389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鹦哥岭自然保护区 跨白沙、琼中、乐东、昌江、五指山五市县 50464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