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乡土教学中“有机素材”的创设与效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浅议初中乡土教学中“有机素材”的创设与效用

资源简介

浅议初中乡土教学中“有机素材”的创设与效用
[摘 要]初中乡土教学中,“有机素材”的创设与运用能高效地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本文从“有机素材”的含义、合成、运用及实效四个方面做出了分析。
[关键词]地方课程 素材 选取 效度
乡土教学指以了解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历史人物、自然风貌、人情风俗、民间传说、谚语俗语等为内容,培养关注、热爱家乡情感为宗旨的教学。要上一堂乡土味浓郁、情感激发成功的地方课,素材的选取和有机转化十分关键。在乡土教学中能发挥充分效度的学习资料,这里把它称为“有机素材”。
一般素材选取的范围包括热门话题、典型事例、经典著述、身边故事等,“有机素材”的选取也不例外。从素材的类别来看,可分为无关型、关联型、密切型,显然“有机素材”一定是与课堂教学内容呈现密切型的素材。除类别不同外,按不同的呈现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用,突兀而无效的素材运用是大忌,而“有机素材”则是经过加工处理的能引起共鸣,产生高效的学习资源。
众所周知的道理,任何教学中素材的选取和运用都应服务于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本文所提出的“有机素材”正是选取密切资源、合理加工转化、适时应用得当、内容精简高效的体现,对于乡土教学目标的达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初中地方课程微型课比赛实录为例略谈,下面笔者从“有机素材”的创设、运用、实效三方面提出个人的一些拙见。
1、“有机素材”的创设
㈠密切学习资料的选取
教学素材的形成首先面临的是学习资料的选取,教师从设计活动的角度出发,找到了相应的学习资源,但有的资料本身与课堂内容却相距甚远,无关联或少关联。比如,有老师在设计《衢州民间文化瑰宝》一课中,教师穿戏服唱戏进课堂:“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青云刚出岫。娴静犹似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眼前分明是外来客,心底却似旧时友。”
谢谢大家的掌声。今天很高兴能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一堂戏剧课。你们知道老师刚才唱的是什么戏吗?西安高腔?不是哦!老师唱的是被誉为江南戏剧奇葩的越剧,它是浙江流行戏剧的一种。同学们预习单上了解的西安高腔正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家乡土生土长的戏剧。那么,西安高腔是怎样的呢?在好奇心和兴趣的驱使下,老师与班里的一组同学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让我们跟随他们,初步认识西安高腔。该教师以唱越剧进课堂来导课,看似形式活泼,引人注意,但与课堂教学重点内容西安高腔却显得牵强,把关联不大的浙江其他戏种带入这堂课中,误导了学生的视听,是不明智的选材。要合成最优化的“有机素材”,前提就是选取密切型的学习资料。另一位老师在教授《最炫民族风畲族风情》时,运用了实地考察,到当地畲族聚居旅游地去采访,穿来了特色的民族服饰,这样的资料选择就体现了最密切型。
㈡已选素材的有机转化
在课堂需要调用的学习资料选择好之后,通常还要对这些素材进行合理的转化,才能有效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对素材的有机转化,有的是文字材料的删减、配图;有的是对文字资料的整合录音;有的是将表格数据变为饼状图、折线图、柱形图等;还有的是对图片与视频的裁剪,干扰信息的排除等。在转化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其呈现形式的活泼性、科学性、直观性、鲜明性,不能简单粗糙地拿来主义,务必提取素材的高质信息与密切信息,进行优化配置与创设。同样,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也要考虑素材的“宜情性”,让学生易于、乐于接受,预设的问题要明确,不应过于随意。例如,有老师在《客从何处来》设计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感受衢州名人的过程中,培养爱乡之情、自豪之感,教师选取的人物素材有孔端友、杨继洲、赵抃、徐徽言。从范围和广度来说,素材存在泛而粗的问题,学生对每个人物的印象都不可能深刻,难有情感的迸发。从资料的呈现方式来看,素材没有经过适当的处理,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疲劳。每个人物的介绍文字量过大,资料堆积、繁杂无序。这样的学习资料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素材”,也严重地影响了课堂实效的发挥。而另一位老师在设计简介衢州西安高腔时,将收集的图片、照片经过了剪切的处理,将无关内容裁剪掉,并将介绍西安高腔的文字材料删减后录音,使它的呈现抑扬顿挫,给人以亲切和娓娓道来的感,最后用视频制作软件将图文与录音进行整合,形成了一段精简的视频。这样的过程充分地体现了“有机素材”的创设是灵动的,是教师教学机智的成果。
2、“有机素材”的运用
正确选取相关学习资料,经过科学处理后,形成了课堂教学需要的“有机素材”,那么,每个素材放置的时间与环节,成了下一步应当思考的任务。好的素材放错了地方,也会成为整节课的累赘。“有机素材”的运用,特别要注意导课环节和活动设计环节:
㈠导课
设计一堂好课,导课环节的精彩与吸引眼球是前提。导课使用的素材不能过于拖沓,视频超过两分钟就感觉比较长了。
《衢州民间文化瑰宝-西安高腔》一课,有老师一上来就使用了达两分半钟的剪集视频,视频内容是丰富的,将浙江几大流行戏剧的截取片段集合在一个视频中,给人以直观印象,如果放在讲授浙江戏剧的课堂中间环节会有较好的效果,比如《“浙”里看戏》一课,它设计的是婺剧为例,但婺剧俗称金华戏,与家乡衢州在情感上还是较难产生共鸣,倒不如宏观地使用这段浙江流行戏种的视频,更能让浙江人感受到戏剧的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建议上面那位老师可以以穿戏服演唱一段西安高腔的方式,既简短有力,又避免了一堂课中多次使用视频的繁杂。
㈡活动
教学过程中活动的设计大多是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给学生以充分地体验与思考的时间。因此,一节课中的活动一般不多于两个,一个为重点而设,另一个为难点而存。
活动中调用“有机素材”一定要注意恰到好处,精而简。尤其是在活泼生动的乡土教学中,如果把社会教学中的凝重的历史史料照搬到PPT上,不仅古文难于理解和接受,而且字数过多,材料过长,视觉疲惫。《浙江名星》介绍浙江的文化名人,这一课中设计的活动,叫学生看浙江许多个文化名人的简介,都以图文的单调形式,快速掠过,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体会,也不乐意去细品,教师的活动设计失去了学生的热情投入,自然收效甚微。这里建议换成一段由学生介绍浙江名人的微课,制作精简些,时间控制在两分钟以内。
有的素材比如宣传海报的形式已经比较老旧,但它的作用还是不可否定的,因而可以老材新用,将它用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场取景。《西安高腔》一课,该教师在课堂活动的安排上就做了这个处理。
课堂实录1:那天,我们首先到了衢州市档案馆,查阅了相关文献,我班一位同学录了一段简介,现在分享给大家。播放西安高腔基本情况介绍的视频(1分30秒)。看同学们引以为傲的神情,我们当时也是这样,很想去亲身体验一番。于是,我和她们又到了衢州市西安高腔传习所。刚一进门,就有幸目睹了两位二十多年唱龄的艺人的表演。我们坐的坐、蹲的蹲,陶醉在西安高腔的曲调中。今天老师把他们的作品请来了现场,同学们想不想感受一下。想。好。请欣赏!播放录制的视频(1分30秒)。犹如同学们崇拜的表情,我班几位同学也是恨不得马上变成学徒留在那,有一个女孩子在周记上描写了当时的体会,乐器、腔调相映衬,协作妙不可言。瞧,她们抱着琴、敲着鼓、吹着笛,开心地笑着。老师看出来了,你们也迫不及待想体验是吧?下面就给你们活动的时间了。活动的任务是:学唱一段西安高腔或描画一张脸谱;素材在ipad 上的学习资料文件夹中。几个小组的同学都已经跃跃欲试了,看来准备充分了。好,你们组先来。哦,唱得真不错,比老师强多了!掌声送给你们。哦,你们觉得学得比他们组还好,是吗?那赶紧上来展示一下。如此热烈的掌声啊!请问这位同学,你鼓得这么响亮,觉得他们好在哪里。他们组全组配合得很好是吧,有的唱,有的似在击鼓伴奏等,充分展现了西安高腔大蹦大跳、唱奏合鸣的表演特点。真的很不错!其他小组也画了精美的脸谱。我们来看看。谁来点评一下。你觉得每组画得都挺好,很有对称感,每个笔画都很精致。是的,我们西安高腔的脸谱比起京剧是毫不逊色呀。老师问下,为什么四个组同学选择了画脸谱啊?哦,觉得西安高腔学唱困难。的确,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西安高腔难唱、难学,因此也难传。那天访谈中,西安高腔传习所所长严洪福就说出了他的忧虑。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你觉得影响西安高腔发展的因素除了戏剧本身难唱难学,还有哪些?哦,你看到了乐器陈旧、艺人年长,你想到了现代社会欣赏戏剧的观众越来越少,可能待遇过低,年轻的艺人流失等。大家说出了严所长的担忧。
《西安高腔》一课中,教学目标的难点是学生体验与感悟西安高腔的文化魅力,传承家乡民间文化瑰宝,教师在设计了二个活动,一个是带着宣传海报在西安高腔传习所门口合影,现场学唱西安高腔,并亲身体验各种演奏的乐器,用这样的场景激发课堂中其他同学想要体验的急切之情,让教室的同学进入学唱和画脸谱活动中。后一个活动是由一组同学实地访谈传习所严团长对西安高腔发展的困境分析的实录,到教室同学们为此出谋划策,以提高西安高腔知名度为触点,设计一条微信内容。用微信朋友圈集赞的新方式来组织了又一个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积极思考,为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扬做力所能及的贡献,突破了难点。教师以每组分发一只ipad ,提供电子学习资料,微信朋友圈的新形式贯穿了课堂,使热爱新事物的孩子们乐在其中。
3、“有机素材”的实效
乡土教学中,各色各样的素材很多,但并不是信手拈来即可,哪怕是再有经验的老师,不对素材进行加工处理,使其科学、灵动、精简,也一样不能练就一堂优质课。“有机素材”的利用,能使导课轻松愉悦、引人入胜,能使教学重点顺理成章、印在心上,能使课堂难点循循诱导、破竹之快。
课堂实录2:作为家乡人,传承和发扬西安高腔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传承和发扬家乡这一民间文化瑰宝好吗?我想扩大它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西安高腔很重要。我们小组比拼,现场编微信,集赞。6小组互相给赞,看哪个组为西安高腔宣传的微信图文编辑得最好,集赞最多的小组,给予穿戏服拍照留念的奖励。太棒了!每个小组都至少得了6个赞,老师呢把赞给了第2组的同学,我们恭喜他们!他们不仅编了西安高腔的简介视频,附上了刚才小组绘制的脸谱图片,还提出了自己对西安高腔发展的见解。让我们看看他们提出了哪些为西安高腔发展谋福利的好主意。提得真好!其实,在浙江嵊州已经把越剧过级作为中考艺术加分的一栏。大胆地想像,勇敢地实践。在今后的日子里,希望大家能继续为西安高腔的传承和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相信,在我们每个家乡人的努力下,衢州民间文化瑰宝西安高腔一定会拥有新的辉煌!
该教师调用了微信朋友圈中的信息展示与学生提出的意见建议结合的“有机素材”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让学生在比拼中更加高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通过新形式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深思西安高腔发展的未来,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心系家乡、贡献家乡的情感。
总而言之,“有机素材”的创设以生为本,着力于促进学生对课堂重点内容的理解、乡土情怀的提升、教学难点的突破与感悟,是对重视教学实效提出的新要求,同时,它对“以学定教”新教学模式的践行也发挥着重大作用。它的运用与实效的发挥需要更多的教师认真地钻研,深入去实践。
本文是笔者个人的一点论述,有许多疏漏之处,希望同仁们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裘萍:《开发乡土教学资源 追寻历史教学的“动”与“活” ( http: / / xueshu. / s wd=paperuri:(78c53a4e6ec8948b6833a7a5ec158314)&filter=sc_long_sign&tn=SE_xueshusource_2kduw22v&sc_vurl=http: / / .cn / Article / CJFDTotal-KJWZ201105074.htm&ie=utf-8" \t "http: / / xueshu. / _blank )》,《科教文汇旬刊》,2011(14):116-11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