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10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授课班级 七年级教学 目标 1、唯物史观:蒙古地区人民渴望结束战乱和争夺,因此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是受人民群众期待的;忽必烈吸收中原文化“行汉法”。 2、时空观念:学会利用历史地图学习蒙古族统一全国的过程,能够根据灭西夏、灭金、灭南宋的时间认识历史地图的发展顺序。 3、史料实证:通过对史料的解读,知道元朝统一的历史事实 4、历史解释:能够在元朝统一的史实下理解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5、家国情怀:能够从蒙古的战乱感受蒙古人民渴望和平和统一的的心情;能够理解陆秀夫、文天祥等人的爱国情怀。教学 重点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统一教学 难点 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教学 资源 教材、历史地图、视频、图片、史料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导 (任务主导) [教师活动]展示诗词《沁园春雪》 【问题】诗中提到了哪些你熟悉的历史人物?“一代天骄”是谁?为什么这样称呼?学 (自主学习) 铁蹄争霸——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蒙古族 [教师活动]展示政权并立图,指出蒙古族的生活区域。(教材:起于大兴安岭,向西迁徙,进入草原地区。) [教师活动] 展示《蒙枢备录》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蒙古族人民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教材:蒙古族擅长骑射,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生活) [教师活动]《蒙古秘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当时12世纪的蒙古草原上是什么样的情况。(PPT:战火频繁,部落间互相争夺,生灵涂炭) [过渡] 无休止的战争带来无休止的流血牺牲,此时人们最期待什么?(渴望和平,期待有人能够结束战争。) 蒙古草原上的人民在等待一位强有力的首领。 【问题】是谁,统一了蒙古? (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教师活动]展示成吉思汗画像,简单介绍铁木真的生平。评价他“起于灾难而终于卓越”,奉以尊号:成吉思汗。 【问题】成吉思是什么意思?(“大海”)这个称号中我们可以看出蒙古族人民对他抱有什么样的期待?(大海十分的广阔,看不到边际,蒙古人民希望他能够统治能够像大海一样广阔。) [教师活动]:展示成吉思汗的话“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的牧马之地! 【问题】阅读课本,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带领蒙古人走向统治世界的道路呢? (教材:48页“相关史实”,简单总结,介绍“千户制”、“怯薛军”、“大扎撒”、蒙古文字、“断事官”) [过渡]蒙古族逐渐发展壮大,开始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展示地图。 蒙古曾三次西征,凭借着蒙古强有力的军队,所向披靡。西方世界惊恐地称之为“上帝之鞭”———上帝用鞭子抽打着他们。 蒙古进行西征的同时,也加紧对中原地区的扩张。 二、逐鹿中原——蒙古灭金与西夏 [教师活动]:展示蒙古灭西辽的地图 灭西夏:1227年 [教师活动]:展示蒙古灭西夏地图。 2.灭金:1234年 [教师活动]西夏解决了,下一个目标对准了金。 【问题】如果你是蒙古首领,现在根据金所在的位置,联想一下之前的知识,你觉得应该怎样打败金?(同样地理位置的辽,被金宋联合打败。这次蒙古也选择与南宋联合,夹击金) [教师活动]简要介绍成吉思汗死于六盘山,留下如何攻打金的方法:联合南宋夹击。秘不发丧的故事。 【问题】灭金后,蒙古统治区域内都有哪些民族? (西辽:契丹 西夏:党项 金:女真 吐蕃:藏族 大理:白族 汉族) 3.与南宋对峙 [教师活动]展示地图,说明蒙古与南宋对峙局面。双方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 【问题】为什么面对如此强劲的蒙古军队,南宋得以坚持如此之久? (教材:“相关史实”,合州之战。草原骑兵善骑射,攻城战、水战薄弱,重庆地形多山,易守难攻,粮草充沛。) [过渡]蒙哥死后,他的兄弟都想争夺汗位,其中势力比较大的是阿里不哥和忽必烈。阿里不哥占据北方草原地区,而忽必烈带兵南进,穿过吐蕃攻灭了大理王国。回到蒙古地区后,忽必烈抢先宣布自己继承汗位。 [教师活动]简述当时的背景:蒙古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寸草不生。当时,蒙古诸王臣子大多数站在阿里不哥一边,忽必烈占据了大量汉地,同时也吸收了很多优秀的汉族军官为自己出谋划策。三、大哉乾元——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忽必烈的统治措施 【问题】忽必烈听取汉族儒臣的建议,采取了哪些统治措施? (教材:①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 ②治国安民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③按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机构,建立年号。) 【问题】想一想当时的那种情况下,忽必烈的这些措施,对他的统一大业有什么影响? 利于蒙古政权封建化和民族交融 有利于社会安定,稳定军心和民心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为元朝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元朝的建立 【问题】请找到元朝建立的三要素 (教材/PPT:1271年,忽必烈,大都-北京,国号为“元”,忽必烈是元世祖。) [教师活动]解释国号“大元”来自《易经》:“大在乾元”。《易经》是汉文化中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感受吸收中原文化之深。 [教师活动]展示元大都平面图。简单介绍元大都的设计者汉人刘秉忠。 [过渡]建立了元朝之后,忽必烈挥军南下,最终攻破了南宋都城临安。 南宋灭亡 【问题】找到南宋灭亡的时间,和元朝统一全国的时间。 (南宋灭亡:1276年 元朝统一全国:1279年) [教师活动]播放崖州海战,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50页“知识拓展”,文天祥抗元故事。 【问题】文天祥等人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宁死不屈、英勇无畏) 元朝建立的历史意义 【问题】元朝统一全国,是历史上第几次结束长期分裂,完成统一? [教师活动]展示PPT, 引导学生复习秦、西晋、隋、元。 (第四次结束分裂,完成全国统一。) 历史意义①: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问题】元朝统一后,所统治范围内有哪些民族? [教师活动]展示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之前的课程内容。包括西辽:契丹 西夏:党项 金:女真 吐蕃:藏族 大理:白族 汉族,还有西征后的带回来的一些民族,如畏兀尔等。 历史意义②: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问题】 元朝的统一与文天祥等人抗元、宁死不屈的精神是否矛盾?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说,元朝统一的顺应了历史潮流,是大势所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人民经历了长久的战乱,最希望的就是统一、和平安稳的生活。同时拓展了疆域,进一步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②从人民的角度看,蒙古统一的过程十分残酷,通过军事征服来完成,军队所到之处大肆屠杀百姓,掠夺财富,激起人民强烈的反抗是必然的。文天祥等人反抗蒙古贵族的压迫,与当时人民群众的愿望一致,同时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也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 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铁木真 统一蒙古:铁木真,尊称:成吉思汗,1206年 蒙古灭西夏与金 灭西夏:1227年 灭金:1234年 蒙古与南宋对峙:合州之战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忽必烈的统治措施:①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 ②治国安民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③按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机构,建立年号。 元朝的建立: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大都(北京),国号:大元 南宋灭亡:1276年(陆秀夫、文天祥) 元朝统一全国:1279年 历史意义:①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②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课后作业设计基础性作业 配套练习题 预习下一课,勾画重点内容巩固提升性作业 了解蒙古西征的过程,找一找西方及欧洲是如何评价成吉思汗及他的“黄金家族”的。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