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教案

资源简介

7.1自由平等的真谛
一、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平等观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主动表达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意愿,做一个富有法治精神的人。
2.道德修养:培养用法律的思维理解自由和平等的能力。
3.责任意识:理解自由和平等的内涵,了解自由与法治的关系,知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主要体现。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树立法律视角下的自由观和平等观。
教学难点: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的保证。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无法不自由
导入:“上报行程、健康监测”“少出门或不出门”“戴口罩”等规定,是否限制了自由?
探究一:解读自由的含义和意义 三位同学对自由的理解+三位同学疫情结束后最想做的事情。
学生初步了解自由,知道自由在法律上的含义和自由的意义。
探究二:懂得自由有限度 思考:1.挣脱了束缚的风筝为什么“无力回天”?在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哪些?2.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
学生懂得自由是相对的,有限制的。
探究三:感悟自由与法治 结合两部法律条文和《崇阳一女子隐瞒行程被立案侦查》 思考:崇阳女子有出行的自由吗?她隐瞒行程的行为是行使自由的表现?对他隐瞒行程行为给予处罚有何意义
结合案例,学生更易理解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从而掌握自由与法治之间的关系。
教师小结:
1、自由的内涵
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例如:言论自由权,监督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教育权、财产权、肖像权等。
注意:主要一词说明,除了法律的约束,还有道德和纪律等行为规范的约束。
2、自由的意义
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3、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4、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① 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②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
环节二:法眼看平等
探究四:感知平等含义 结合两部法律条文和不同国家优先接种疫苗人员。 思考:你认为哪些人应该优先接种疫苗?接种疫苗的过程是否体现了平等,说说你对平等的理解?
通过不同国家接种疫苗优先人员对比,学生更易理解平等的两层含义。
探究五:解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体现 请结合“医生帮助家属插队优先接种疫苗”“隔离期间违反疫情管控规定”事例 思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从电影和法律条文中感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体现。
探究六:理解平等的意义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的解读 思考:根据视频,结合古今变化,谈谈平等有何意义你是如何理解平等的意义?
结合视频,学生能很好的理解平等的意义。
教师小结:
5、平等的含义
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
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体现
①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7.平等的意义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教师寄语:同学们,自由与平等是人类一直不变的追求。自由是珍贵的,也是有限制的。平等是珍贵的,也是相对的。只有在自由平等的环境里,我们每个人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自由平等的环境吧!
课件设计亮点:
1.课件案例的选取尽量通俗易通,又注重法治元素的渗透和灌输,凸显法治元素,从而学生能用法律的思维来理解自由和平等,树立正确的自由、平等观念,做一个富有法治精神的人。
2.体现“教学评一致性”,一知识一总结一检测,及时检测,及时反馈,及时调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