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西省中考化学复习小实验专题 课件(共3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山西省中考化学复习小实验专题 课件(共32张PPT)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小实验综合
中考题型分析
山西省中考近几年在选择题中设置了小实验综合试题,这类试题的分值虽然只有2分,但是却属于每年中考中的难点和易错题型。考查的范围几乎涉及教材中的所有实验,每个实验也涉及很多知识点,复习时必须重视课本实验的归纳整理,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
中考题型突破
方法指导
阅读选项,明确各选 项对应实验的目的
浏览各选项对 应实验的装置
分析实验原理、理清实验药品 ,梳理实验操作、关注实验现象
总结反思是否 达到实验目的
类型一 课本实验综合
针对训练
一、使用同种装置或仪器
1.(2021山西)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原理,解决实验问题,是化学独特的学科思想。下图所示,当把胶头滴管内液体全部滴入试管中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A.验证分子运动
B.处理酸 性废水
C.证明反应发生
A
2. 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A. 探究MnO2和CuO的催化效果 B. 探究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C. 探究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D. 探究盐酸与NaOH的反应是否放热
D
3.(2021适应性) 同学们用U形管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证明分子在 不停地运动
B.控制反应的 发生与停止
C.证明硝酸铵 溶解时吸热
D.探究燃烧
需要氧气
C
4.(2021百校三) 同学们用废弃塑料瓶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下列对于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装置①能达到很好的净水效果 B.装置②能证明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
C.装置③中吹入空气才能发生爆炸 D.装置④中应该用热水配制汽水
C
二、使用同种试剂或物品
1.家庭小实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燃烧实验进行了如下探究,其中正确的是(   )
A.证明石蜡中含有碳单质 B.证明石蜡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C.探究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D.熄灭蜡烛的原理是隔绝氧气
C
2. 对比法是化学实验重要的学习方法。
下列实验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实验①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B.实验①③说明CO2不支持燃烧
C.实验③④说明红磷不可燃烧 D.实验②④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D
3. 化学实验的设计能力是化学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该装置可用于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
B.该装置可用于证明固体溶于水吸热
C.若气球变扁可说明固体与液体反应放热
D.若气球变扁说明装置中盛放的是H2O2溶液和MnO2
B
4.下列各组对比实验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实验Ⅰ探究相同温度下铁与不同种酸反应的速率
B. 实验Ⅱ探究Fe、Cu、Zn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C. 实验Ⅲ探究铁的形状不同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
D. 实验Ⅳ探究蒸馏水和NaCl溶液对铁生锈速度的影响
C
5. 水在化学实验中有很多重要作用,下列有关水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①集气瓶内不预先留水实验不能成功
B.实验②应先用手紧握试管再将导管末端放入烧杯
C.实验③可验证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实验④用于探究CO2是否能与H2O反应
C
三、利用同种原理
1.(2021武汉) 利用气体压强的变化是完成实验的重要手段。以下各图装置气密性均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红磷燃烧过程中弹簧夹未夹紧,则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B.图2向试管中加入氧化钙后,石灰水中溶质质量减小,玻璃弯管左侧液面降低
C.图3向广口瓶中滴入稀盐酸后,气球变大,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放热
D. 图4氢氧化钡溶液变浑浊,说明通入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发生了反应
B
2.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根据以下实验事实,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A.实验①说明了溶剂的种类影响物质溶解性
B.实验②说明了氧气的浓度影响燃烧剧烈程度
C.实验③说明了铁生锈需要有氧气的参与
D.实验④可以比较Zn 和Mg 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
3.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铁锈蚀的条件      B.探究CO2与H2O发生反应
C.探究溶解性与溶质的种类有关 D.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4. 控制变量是设计化学实验的基本思想。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验证CO2与NaOH溶液能发生反应
B.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之一:与O2接触
C.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
D.验证呼出气体比空气中CO2含量高
C
5. 控制变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铁、镁金属活动性强弱
B.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C.探究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D.探究H2O2分解制氧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A
四、其他类型
1.(2021云南) 下列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
A.探NH4NO3溶解时的温度化
B.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
C.验证木炭      的还原性
D.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B
2. 实验课上,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四个实验,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验证溶液呈酸性
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验证可燃物着火点的不同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3.(2021太原三模) 实验课上,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D.验证水的组成
A.探究溶剂种类对溶解性的影响
B.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C.证明石墨具有导电性
D
4.(2020山西) 实验课上,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氢气 B.白磷在水中燃烧 C.防止铁丝生锈 D.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C
5.(2020山西晋中) 实验课上,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经分析推理可知,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D.实验室制取氧气
C
A.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B.证明酸碱发生反应
C.白磷在水中燃烧
6.(2019 山西) 化学实验是我们应用化学知识、拓展化学思维和培养化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认真分析以下实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或目的的是(   )
D.制取氧气
A
A.泥沙水的净化
B.生石灰遇水放热
C.验证质量变化
类型二 课外实验探究
针对训练
1. 同学们在实验室中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步骤1中用手触摸烧杯外壁可知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
B.步骤2和步骤3可证明氢氧化钠的消失
C. 步骤1、3、4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
D.步骤4中所得晶体一定有氯化钠
C
2.小博同学在家进行了自制明矾晶体的小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过程不考虑水的蒸发),结论错误的是(   )
A.四步实验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B.增加溶质可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
C.明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D.四步实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都相等
D
3.课外实验具有趣味性、实践性等特点。如右图所示实验,当把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到小试管中,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请你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U形管中的a、b两端的液面可能是左高右低
B. 液体和固体可能是水和硝酸铵晶体
C. 液体和固体一定是稀盐酸和大理石
D. 广口瓶内石灰水变浑浊可能发生了物理变化
D
4.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可利用U形玻璃管进行多种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实验可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图1实验还可证明水能使石蕊变蓝色
C.图2实验可证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接触
D.图2实验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
A
5.在实验室里,小明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的表面出现了一层白膜。他对此产生了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①得到的白膜为纯净物
B.实验②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白膜中不含氢氧化钙
C.实验③中加入醋酸,观察到蜡烛熄灭,说明白膜中含有碳酸钙
D.以上操作规范、无错误
C
6.(2021适应性) 同学们在实验室中(室温20 ℃) 自制蔗糖晶体的实验过程如图1,图2是蔗糖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水后所得蔗糖溶液的质量是86g
B.加热和搅拌都可以增强蔗糖的溶解性
C.加热后蔗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静置4~5天后结晶出的蔗糖晶体是66 g
C
7.(2021太原一模) 室温(20 ℃) 时配制400 g 10%的NaOH溶液,并制作叶脉书签,其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需要称取40 g NaOH固体
B.所配溶液为NaOH的不饱和溶液
C.玻璃棒搅拌增大了NaOH的溶解度
D.制作叶脉书签利用了NaOH的腐蚀性
C
8.(2020山西) 课外实验具有趣味性、实践性等特点。鸡蛋壳成分的探究过程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实验①证明蛋壳成分是CaCO3  B.实验②可证明蛋壳中含钙元素
C.实验③得到的固体能与水反应  D.实验中每步操作都是规范的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