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备 课 本 主备: 时间: 第 周 第 课时 总 课时课题: 公民基本权利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 1.感受享有公民权利在个人成长及参与公共生活中的作用;体味公民权利对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的价值;珍视公民权利,增强权利意识,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明确权利边界,树立法治观念。2.学会依法行使权利,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能够尊重他人合法权利,学会自觉规范自身行为。3.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知道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教学重点: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教学难点: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教学方法:案例情境教学准备:多媒体教 学 过 程 设计或备注环节一展示学习目标:学生整体了解所学内容环节二引入新课师播放视频:警察可以征用你的摩托车吗?生看视频,思考并回答:警察征用摩托车的行为涉及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环节三探究新知——公民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情境探究①展示爸爸的好点子教师简单介绍小祁一家人的基本情况。问:请填写小祁爸爸在建议中的两点理由。师讲解财产权的内涵,通过“连一连”活动检测学生对财产权的理解。概括明确:财产权 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四种权能: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合法财产)。探究活动2:展示优秀的祁妈妈的身份和通过行使劳动权利获得劳动报酬和荣誉及图片集。学生观看材料,跟随教师思路,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明白无论是哪种行使的合法诚实劳动,都能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价值。概括明确:劳动权含义: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劳动报酬的权利。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意义: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情境探究③:退休有保障引导学生关注:什么是“养老金”和“医疗保险”。了解公民的物质帮助权。概括明确:物质帮助权 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国家措施: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探究活动4: 播放视频:一致敬楷模张桂梅引导学生思考张桂梅校长的行为与公民的权利之间的关系。国家在维护公民的受教育权方面的措施。播放视频:二致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顾诵芬院士和王大中院士。引导学生说一说公民的文化权利的内容、表现和国家对维护公民文化权利方面的措施。(学生进行思考,回答)概括明确:文化教育权利(1)受教育权 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权的权利和义务 宪法规定: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国家措施: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民而有质量的教育) (2)文化权利宪法规定:中国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措施:国家对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与鼓励和帮助。 环节四探究新知——公民享有的其他权利。展示图片了解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定保护等其他权利环节五课堂小结见板书环节六课堂1.一位老奶奶从工厂退休后,报名到一所老年大学学习,先后掌握了三门外语,老奶奶在国外旅游时,流利的外语得到不少外国人的赞扬。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①老奶奶积极行使受教育的权利 ②老奶奶所受的教育是义务教育③老奶奶所受的教育的成人教育 ④老奶奶所受的教育是职业教育A.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2.小李把自己的50元零花钱捐给了患重病的同学小友,这是对自己的财产行使( ) A.使用权 B.占有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3.某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开展一次模拟法庭活动。下列哪一案件判断不正确( )案 件 判断李某在合同期内因工受伤严重,公司给了李某500元后解除了合同。该公司侵犯了朱某的劳动权。网民赵某恶意诋毁戍边英雄。赵某侵犯了戍边英雄的人格尊严权。刘某捡到程某不慎丢失的5 000元后捐给患病大学生,并以做慈善为由拒绝向程某归还钱款。刘某侵犯了程某的财产权。高考落榜的张某冒名顶替王某进入某大学就读。张某侵犯了王某的姓名权和受教育权。 明确本节课掌握的内容点在哪里通过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要尊重维护公民权利从学生认知水平设计问题,消除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认知盲点初步了解公民享有的“物质帮助权”的国家规定和国家采取措施从两则时事入手,掌握文化教育权的内容及其国家维护公民权利的措施,让学生珍惜自己权利,行使好自己的文化教育权。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