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6.5一次函数的应用(2)【学习目标】1.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解决与两个一次函数相关的图象信息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课前梳理】自学课本第164至166页的内容,思考并解答下列问题。1.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课堂练习】知识点一 一次函数的应用1.若实数a,b,c满足a+b+c=0,且a<b<c,则函数y=cx+a的图象可能是( )2.甲、乙二人在如图所示的斜坡AB上作往返跑训练.已知:甲上山的速度是a米/分,下山的速度是b米/分,(a【当堂达标】1.在函数y=x-1的图象上的点是( )A.(-3,-2) B.(-4,-3) C.(,) D.(5,)2.如果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3,-1),那么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A.y=3x B.y=-3x C.y=x D.y=-x3.直线 y=x+4与 x轴交于 A,与y轴交于B, O为原点,则△AOB的面积为( )A.12 B.24 C.6 D.104.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不经过下列哪个象限(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5.若点(m,n)在函数y=-x+2的图象上,则m,n之间的关系式是【课后拓展】1.如图,直线y=2x+3与x轴相交于点A,与y轴相交于点B.⑴ 求A,B两点的坐标;⑵ 过B点作直线BP与x轴相交于P,且使OP=2OA, 求ΔABP的面积.2.“龟兔赛跑”的故事同学们都非常熟悉,图中的线段OD和折线OABC表示“龟兔赛跑”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请你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填空:折线OABC表示赛跑过程中 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线段OD表示赛跑过程中 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赛跑的全程是 米.(2)兔子在起初每分钟跑多少米 乌龟每分钟爬多少米 (3)乌龟用了多少分钟追上了正在睡觉的兔子 (4)兔子醒来,以48千米/时的速度跑向终点,结果还是比乌龟晚到了0.5分钟,请你算算兔子中间停下睡觉用了多少分钟 6.5一次函数的应用(2)【课堂练习】1.C 2.C【当堂达标】1.B 2.D 3.C 4.C 5.n=-m+2【课后拓展】1.解:(1)当y=0时,2x+3=0,解得x=,则A点坐标为(,0);当x=0时,y=2x+3=3,则B点坐标为(0,3);(2)∵OP=2OA,∴P点坐标为(3,0)或(-3,0),∴AP=或,∴或.故答案为:或.2.解:(1)兔子、乌龟、1500;(2)结合图象得出:兔子在起初每分钟跑700米.1500÷30=50米乌龟每分钟爬50米.(3)700÷50=14(分钟)乌龟用了14分钟追上了正在睡觉的兔子.(4)48千米=48000米 48000÷60=800(米/分)(1500-700)÷800=1(分钟)30+0.5-12=28.5(分钟)兔子中间停下睡觉用了28.5分钟.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