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教材分析 【课标依据】引述宪法序言,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阐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历史必然性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的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二框的内容,本框共安排三目的内容: 第一目“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讲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艰辛的探索,为改革开放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目“实行改革开发 走向民富国强”,阐述中国实行改革开发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第三目“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主要阐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引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第一框与第二框的逻辑关系是:第一框讲述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第二框讲述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本框内容与上一框内容共同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和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学情分析 【学习基础】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学生对于在必修一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已经有初步能够理解。 【认知水平】在认知结构上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能力状况】高二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对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善于合作探究、勇于思索、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是教师的一言堂,大量灌输空洞的理论,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借助生活素材和熟悉的生活案例来启发学生,从而让每一位学生能够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多元的、和谐的发展。教学目标 1、通过历史脉络的把握和当代社会情况的分析,懂得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引导学生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养成政治认同素养。 2、通过本框的学习,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养成科学精神素养。 3、通过学习本课知识学习使学生升华对党的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做有时代担当的青年,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的意识,自觉投身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建设中去。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和意义;改革开放的目的和意义;新时代的的主要矛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历史意义。 【确立依据】依据课标与学情分析教学难点 对“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理解;理解人民和历史选择了共产党,是正确的选择。 【确立依据】依据课标与学情分析,该内容需要较高的政治素养。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学情,为了使本课的教学目标达到较好的效果,我设计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社会调查法、小组讨论法、启发探究法、角色扮演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与时间 教师行为 预设学生行为 教学设计意图课前准备 课前将全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每组同学分别按“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进行各个阶段相关素材收集和整理。环节一: 导入新课 (3分钟) 【展示图片 创设情境】 通过浏览复兴之路博物馆,感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选择。 学生观看图片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通过展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方方面面,建立本节课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环节二: 讲授新课 (29分钟) 环节三: 学以致用 (5分钟) 探究活动1:感受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结合导入图片和课本9-14页相关内容,各小组同学通过课前搜集材料或者实践调查依次展示“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具体体现,可以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来展示。 【教师归纳】 1949年新中国成立 195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 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 制度确立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对内改革,对外开发) 富起来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强起来 探究活动二:体会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教师过渡:通过上一环节各组同学们的展示,让大家看到了我们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现在强起来的各方面的变化,接下来根据教材相关内容请同学们结合以下图片,小组讨论并回答其意义。 【教师归纳】 探究活动三:如何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情境剧模拟:3组学生依据自己所搜集的相关材料,分别从中国共产党、普通群众、青少年角度进行主题为“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角色扮演(时间限定5分钟以内) 当堂训练: 1.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一伟大变革的完成( ) 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②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的重要标志 ③实现了中国从资产阶级专政向人民民主专政的伟大飞跃 ④表明生产资料公有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中国人民没有也不可能通过全国投票选举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中国革命,但是他们却用送上前线的千千万万优秀的血肉之躯,用在辗转千里送粮、送药的支前小车和扁担,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B、其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 C、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D、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站起来: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和开国大典视频 富起来:学生搜集改革开放深圳和安徽小岗村变化以及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强起来:学生播放视频节选《厉害了,我的国》、讲述自己的生活。 学生回答1: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以崭新的姿态以利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学生回答2: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学生回答3: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学生回答4: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找到了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做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学生分角色进行扮演 学生通过3分钟左右的时间思考作答,并发言。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课前让学生分小组查阅有关资料和社会的调查等形式搜集资料,使学生在调查实践过程中感受变化。 利用小组形式能够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以及让学生通过有序地参与社会实践调查,培养学生公共参与 通过探究一的展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突破重点内容。 该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难度内容,通过课前让学生分小组查阅有关资料和社会的调查等形式搜集资料,并且在课上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感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而突破本课难点内容。以及培养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 通过习题能够检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本课的重难点,能够学以致用。作业布置 (1分钟) 1、完成课时作业 2、将之前有关的调查情况汇总整理撰写调查报告环节四: 课堂小结 (2分钟) 1、以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一起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2、通过本课学习我们懂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那老师想问问大家,党在领导时要坚持什么宗旨或者立场吗?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 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梳理本课的内容,并且对重难点知识予以强调,加深印象。 根据板书回顾本节课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2、为下节课留下悬念,激发学生新的思考。板书设计设计思路说明 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要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二学生普遍思维活跃,并且通过《哲学与生活》第一单元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哲学思维。 本教学设计通过一系列的情境创设、任务设定及社会调查实践,将课堂教学主渠道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展活动型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相互合作、交流分享,学会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获得深刻的理性认识。本节课的设计以疫苗接种为起点,创设教学情境,展开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共分为四个环节: 【环节一:情境导入】以观看复兴之路为背景,作为本课导入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 【环节二:新课讲授】通过三个合作探究为主线,贯穿本课的知识内容学习。期间通过学生个人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以及社会调查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必备关键能力。 【环节三:学以致用】通过典型的习题训练,帮助学生真正将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环节四:课堂小结】在教师引导之下,帮助学生梳理本课内容,形成知识内容体系。课后反思 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具有一定难度的,而且本框的内容容量大,为了突破难点,我从学生的实际入手,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并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自觉认同党的领导 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对不同学生的关注还不够全面,以及由于教学活动时间把握不够准确,导致课堂教学时间前松后紧。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多关注不同程度的学生,以及对学生的课前调查应给予一定的帮助与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