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一节 课时1 硫和二氧化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硫的原子结构,推断硫元素可能的化学性质并进行证实,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2.结合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说出二氧化硫的主要用途。3.通过二氧化硫与水、与氧气反应的学习,初步建立可逆反应的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氧化硫的性质;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与检验难点: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葡萄酒是我们常见的酒品之一,在配料表中我们会发现有二氧化硫,为什么它会出现在葡萄酒中呢?它的作用是什么呢?二、新课讲授1、硫【PPT展示】展示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图片。回忆硫元素的位置。【学生】硫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第Ⅵ A族【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熟悉硫的物理性质。【师】硫的物理性质:黄色固体易研成粉末;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提问】硫的溶解性在实际中有什么应用呢?【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师】硫易溶于CS2,故在实验中常用CS2清洗试管内壁上附着的硫单质。【提问】硫有哪些化学性质呢?【学生】思考讨论【师】。2、二氧化硫【过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在组成上有相似之处,性质也可能相似。二氧化碳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能与碱溶液反应,二氧化硫是否也有类似性质?如何验证?【教师实验演示一】展示二氧化硫气体,引导学生观色并闻味。【学生】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教师实验演示二】将一盛满二氧化硫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轻轻晃动,观察液面位置,待液面不再变化时,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取出试管。【学生】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教师实验演示三】用pH试纸测所得溶液的酸碱度【学生】试纸变红,说明溶液显酸性,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实验结论总结】SO2是酸性氧化物,SO2溶于水和H2O反应生成H2SO3。这同CO2溶于水极为相似,亚硫酸也只能存在于溶液中,不稳定,易分解成SO2和H2O。【提问】教材中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平常写的化学方程式有何差别? 【学生】教材中方程式用了可逆号,而不是等号【师】可逆反应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总结】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SO2+H2O H2SO3与氧化物反应:SO2+Ca(OH)2=CaSO3↓+H2O;CaSO3+SO2+H2O=Ca(HSO3)2与NaOH反应:SO2+2NaOH=Na2SO3+H2O;SO2+NaOH=NaHSO3还原性: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SO2+Br2+2H2O=H2SO4+2HBr氧化性:SO2+2H2S=3S↓+2H2O【实验5-2】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实验现象】向品红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实验结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但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使颜色恢复。【拓展延伸】常见漂白剂的漂白原理比较类型 漂白原理 漂白特点 变化类型 举例氧化型 漂白剂具有强氧化性,因与有色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其褪色 褪色后不会恢复原色 化学变化 HClO、Na2O2、O3、H2O2等化合型 漂白剂与某些有色物质发生化合反应而使其褪色 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又恢复原色 化学变化 SO2吸附型 某些固体物质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吸附有色物质 —— 物理变化 活性炭等【提问】二氧化硫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学生】1.制硫酸:2.漂白纸浆、毛、丝、草帽等3.杀菌消毒【拓展延伸】SO2与CO2的性质比较SO2 CO2相同点 常温下都是气体密度均大于空气溶于水后的溶液均可导电酸性氧化物,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过量时又变澄清Ca(OH)2+SO2=CaSO3↓+H2OCaSO3+SO2+H2O=Ca(HSO3)2 Ca(OH)2+CO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不同点 有刺激性气味,有毒 无味,无毒易溶于水 可溶于水具有还原性,能被O2、Cl2、Br2、I2、酸性KMnO4溶液等氧化 无还原性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没有漂白性酸性:H2SO3>H2CO3常见的CO2、SO2的鉴别方法试剂 现象及结论品红溶液 使品红溶液退色的是SO2;不能使品红溶液退色的是CO2氢硫酸 出现浑浊的是SO2,无明显现象的是CO2高锰酸钾溶液 使紫色退去的是SO2,无明显现象的是CO2溴水 使橙色退去的是SO2,无明显现象的是CO2碘水(含淀粉) 使蓝色退去的是SO2,无明显现象的是CO2见、SO2的鉴别方法板书设计硫和二氧化硫一、硫的化学性质二、二氧化硫的性质、用途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三、SO2与CO2的性质比较与鉴别方法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