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 大气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通过观察、实验,检验大气压的存在。能通过实例说出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量级,能说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3)会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科学思维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思维能力。3.科学探究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原因;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的影响因素。教学难点:大气压的测量三、教学分析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科学探究,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本节课以证明大气压存在为重点,重在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受科学的真实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乐于参与科学实践活动,锻炼科学实践能力,体验探究问题的喜悦,领略探究过程的美好与和谐,增强学生的情感,培养科学素养。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压强与浮力》第三节内容,该节内容是对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延伸,课标要求比较少且不高,但这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较紧密,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的教学素材,实验简单易行,现象较明显,是体现物理这门以实验为主课程的较好的内容。大气压强看不见、摸不着,但真实存在,通过有趣的易拉罐实验、矿泉水瓶实验、覆杯实验等对比实验体现大气压的存在。让学生体会大气压的神奇但并不神秘。四、教学过程(一)新课讲解前面学习了压强和液体压强,那么气体有压强吗?这是我们今天学习和探讨的问题。二、新课学习:[演示1]易拉罐实验按照课本69页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操作(具体步骤见课本,注意水量及密封性)[演示2]矿泉水瓶实验:用温水注满矿泉水瓶,再将温水倒去,旋紧瓶盖。[演示3]将变瘪的矿泉水瓶打开,矿泉水瓶恢复原状问题:1、是水烫瘪的吗?2、为什么易拉罐和矿泉水瓶会变瘪呢?[理论讲解]通过以上的两个小实验知道,当排尽易拉罐和矿泉水中的空气,则外部的大气将它们压扁了。一旦内外都有大气时,两侧的大气压的作用相互抵消,就看不到大气的作用效果了(矿泉水瓶恢复原状)。[演示]覆杯实验再次体现上面的理论,让学生自己说出原因。(1)可将一次性塑料杯中装满水,用塑料薄纸片封住杯口,倒置。(2)将同样的塑料杯中装少量的水,再用相同的薄塑料片封住杯口倒置。(3)将(1)中的塑料杯上戳一个小孔,观察。[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了什么,具体作出解释。[过渡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的讲解,要求学生上前面模拟实验。学生实验后说明什么---大气压的存在,且很大。从而过渡到大气压的测量环节四:小结作业在小结时,我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点。在作业布置环节,完成课后第三题。(二)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