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86张PPT)
第二章 曲柄连杆机构
汽车构造
第一节 曲柄连杆机构的受力及运动分析
一、运动分析
活塞组、连杆小头:上下往复运动;
连杆大头、杆身、连杆盖:主要做左右摆动,同时伴有上下往复运动;
曲轴、飞轮:主要做旋转运动。
以上各零部件均是做变速运动、周期性的。
二、受力种类及受力分析
1) 气体作用力(主要)
(1)作功行程
Fp分解为Fp1 和Fp2:
Fp2:垂直于缸壁,使活塞与缸壁之间产生侧压 力。
Fp1:沿着连杆方向,作用在曲柄销上。
Fp1 继续分解为:
Fr:沿着曲柄方向。
Fs:为曲柄垂直方向,对曲轴产生一有用力矩:
T=S*R
(2)压缩行程
Fp'分解为Fp’1 和Fp’2:
Fp’2:垂直于缸壁,使活塞与缸壁之间产生侧压力。
Fp’1:沿着连杆方向,作用在曲柄销上。
Fp’1 :继续分解为:
Fr’:沿着曲柄方向。
Fs’:为曲柄垂直方向,对曲轴产生一阻力矩。
2) 惯性力(主要)
(1)往复惯性力
1)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
前半行程:加速度方向向下,往复惯性力方向向上。
后半行程:加速度方向向上,往复惯性力方向向下。
2)活塞从下止点到上止点:
前半行程:加速度方向向上,往复惯性力方向向下。
后半行程:加速度方向向下,往复惯性力方向向上。
往复惯性力使发动机产生上下震动。
(2)离心力
Fcy:始终与往复惯性力的方向一致,加剧了发动机的上下震动。
Fcx:使发动机产生水平方向的震动。
3)摩擦力和其它(因为较小,故分析时忽略)
第二节 机体组
一、气缸体-曲轴箱(水冷、风冷)
1、气缸体-曲轴箱结构形式
1)一般式气缸体:曲轴轴线与气缸体下表面在同一平面上。加工简单容易。如492QA发动机的气缸体。
2)龙门式气缸体:曲轴轴线与气缸体下表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工艺性差,刚度、强度较好。如6102发动机的气缸体。
3)隧道式气缸体:为了安装滚动轴承,曲轴座孔加工成隧道式,曲轴为组合式曲轴。结构刚度最好。如6135发动机。
2、工作条件和材料
1)气缸工作条件:
气缸受到高温、高压的冲击;受到腐蚀;活塞在气缸里作高速运动而受到磨损等。
2)材料:优质合金铸铁 。
但是为了降低成本,通常是机体用灰铸铁,气缸孔用优质合金铸铁,而采用气缸套。
3、气缸套
1)干式气缸套
外表面不直接与冷却水接触;壁厚1~3mm;外表面加工精度高,与气缸孔配合紧密,不易漏水、漏气。多用于功率较小的汽油机上或不用。
2)湿式气缸套
外表面直接与冷却水直接接触;壁厚5~9mm;外表面加工较粗糙;设置有漏水密封装置;冷却效果优于干式;刚性差;多用于车用柴油机上。
二、气缸盖
1、作用
封闭气缸上部;与活塞顶部和气缸壁一起构成燃烧室;是配气机构的多数零件的安装机体。
2、工作条件和材料
1)工作条件:受到高温、高压的冲击;受到腐蚀作用。
2)材料:灰铸铁、合金铸铁、铝合金(汽油机用)
3、结构形式
1)整体缸盖:一台发动机一个气缸盖。
结构较紧凑,零件数目少,成本低,发动机的总长度减少;但刚性差,易变形,使得发动机的密封性下降,系列化程度差,加工报废率高;适用于缸径<105mm的发动机。
2)块状缸盖:2缸或2缸以上共用一个缸盖。
适用于105mm<缸径<160mm的发动机。
3)单体缸盖:一缸一个缸盖。
缸径>105mm可用;缸径>120mm的优先采用;缸径>160mm 都采用。
4、汽油机燃烧室
1)对汽油机燃烧室的要求
(1)有利于提高热效率
(2)有利于排气净化
(3)有利于换气
(4)有利于燃烧平静
(5)有利于组织气流运动
2)几种典型燃烧室:
(1)盆型:结构简单,但不够紧凑。
(2)楔型:结构简单,较紧凑,能形成挤气流,但使得HC排放增加。
(3)半球型:结构紧凑,但配气机构复杂,工作较粗暴,多用于高速汽油机。
三、气缸垫:多用金属石棉衬垫。
四、缸盖螺栓:
拧紧:从中间往两边依次对角分次进行;
拧松:从两边往中间依次对角进行
五、油底壳:放油螺塞带磁性,对随着润滑油进入油底壳的铁屑进行吸附。
第三节 活塞连杆组
活塞组:活塞、活塞环(气环、油环)、活塞销、卡环等。
连杆组:连杆、连杆盖、连杆轴瓦、连杆螺钉等。
一、活塞
1、作用
1)承受力、传力。
2) 组成燃烧室。
2、 工作条件(非常恶劣)
三高:高温、高压、高速
两难:冷却困难、润滑困难
一腐蚀:受到酸性物质的腐蚀
3、材料
常用:铸铝合金(高硅铝合金、铝铜合金)
强化发动机:高级铸铁、耐热钢(主要为了提高其强度)
新型:金属陶瓷(有组合式的(陶瓷用于活塞顶部),也有整体式的)
总之,对于转速较高的发动机来说,活塞材料多选择质量较轻的铝合金;而对于低速机,现在多用灰铸铁。
4、加工制造方法
1)铸造
2)锻造
3)液态模锻
5、结构
1)顶部:
汽油机:二冲程机多用凸顶活塞,其它汽油机多用平顶。
柴油机:有平顶、凹顶、ω形、碗形、盆型、花瓣形等。
2)头部(又叫环槽部、防漏部)
头部:又叫防漏部、环槽部。加工有活塞环槽的部分。
作用:密封、传热、传力 。
护槽圈(图2-19)
3)裙部:指最后一道油环槽下缘起至活塞底面的部分。
(1)作用:承受侧压力、导向。
(2)裙部的椭圆变形
A、原因 (图2-20)
A)沿活塞销的方向,金属量较多,所以在其受热膨胀后,此处的膨胀量就最大。
B)在受到气缸内气体燃烧后产生的气压力的作用后,使活塞顶部在销座跨度内发生弯曲变形。
C)气缸壁对活塞的侧压力作用,引起活塞变形也沿活塞销的轴线方向。
B、预防和控制裙部椭圆变形的措施
Ⅰ、尽量减少活塞的受热 。
Ⅱ、使活塞的侧表面形状与变形相适应 。
Ⅲ、对汽油机活塞,在裙部开纵向补偿槽。
Ⅳ、在活塞上镶铸钢片,以限制活塞的变形量。
(图2-21、2-22、2-23)
Ⅴ、采用油冷活塞。(图2-24)
Ⅵ、减少销座方向的金属量,以减少其受热变形
(图2-26)
( 3 )活塞销座
A、作用:支承活塞销,将活塞顶部气体作用
力经过活塞销传给连杆。
B、活塞销偏移布置(图2-25)
目的:为了减少活塞在上下往复运动时敲击
气缸的噪音与磨损。
(4)裙部的表面处理
汽油机:常用镀锡方法
柴油机:一般是磷化,还有的用涂石墨。
6、活塞在气缸内的安装注意事项
1)按照活塞顶部的指定标记安装(注意喷油方向、气门方向)
2)同台发动机的活塞质量差不能超过10g,并与相同尺寸公差的缸盖配合。
3)开纵向槽的活塞面尽量安装在不受侧压力(主、次推力面)的一面,以免活塞在运动时划伤气缸壁。
二、活塞环
按照用途分为:气环和油环。
汽油机:气环2~3道;油环数1道。
柴油机:气环3~4道;油环数1~2道。
柴油机气环数多于汽油机的原因:
1)柴油机压缩比大于汽油机;2)柴油机转速低于汽油机;3)柴油机的配缸间隙大于汽油机。
(一)气环
1、作用
1)与活塞一起密封高温高压的燃气下窜入曲轴箱。(主要)
2)将活塞头部的热量传给气缸壁。
3)辅助油环控制气缸壁上的润滑油。
2、工作条件
恶劣:活塞环(气环)是发动机零件中工作寿命最短的。
总的说:高温、高压、高速、润滑困难、磨损严重等。
3、材料
多用合金铸铁、钢片、粉末冶金、金属陶瓷等。
对于强化发动机:则用球墨铸铁,以加强环的
强度和冲击韧性。
第一环:条件最恶劣,所以要求表面镀铬。
其余各环:镀锡或者磷化、喷石墨及硫化处理,
以提高其与气缸壁的磨合性。
4、密封原理
第一密封面:由气环装入气缸后在自身的弹力
作用下形成,为气环外缘面与缸
壁接触的面。
第二密封面:由下窜入上侧隙的气体压力形成,
为气环的下端面与环槽下面形成。
第二次密封:由下窜入背隙的气体压力形成,
加强了第一密封面的密封性。
5、气环的切口形状
四种:1)直切口 2)斜切口
3)搭切口 4)封闭切口
6、常见气环的断面形状
1)矩形断面(气环横剖面为矩形)
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成本较低,报废率少,贴合性、结合性、磨合性较差,耐磨性也较差,密封效果不好,泵机油现象严重。(图2-30)
2)微锥面环
环的磨合性和贴合性大大提高,此环多用在第二、三道上,起强化密封的作用。
3)扭曲断面环
正扭曲内切环(用作第二、三道环)和反扭曲锥面环(多用于第一道环上)。
4)梯形环 (图2-32)
用于热负荷比较高的柴油机上,多用于第一道。
优点:(1)抗胶结作用比较强,有自洁作用。
(2)与其它环比较,提高了环的密封性。
5)桶面环
普遍用在强化柴油机中的第一道。
特点:结构有利于润滑;对气缸的表面适应性和对活塞偏摆适应性均好,有利于密封。
缺点:凸圆弧表面加工困难。
6)桶间梯形环:现代高速柴油机广泛使用。
7)开槽环:开槽内储存对润滑油有较强吸附能力的多孔性氧化铁。有利于润滑、磨合和密封。
8)顶岸环:有利于密封,有利于降低HC排放。
(二)油环
1、作用
1)刮掉缸壁上多余的机油,并且均匀分布缸壁上的机油。
2)辅助密封。
2、分类(图2-33)
1)普通油环(整体式油环)
2)组合式钢片油环
(三)安装活塞环的注意事项
1、活塞环装入气缸之后,环的开口间隙要适当,0.2~0.4mm。
2、活塞环在环槽中的上下侧隙要适当,0.04~0.15mm。
3、安装活塞环时,应将活塞环切口错开,以减少漏气。另外,切口不能朝向活塞销轴线方向。
4、镀络环应装入第一环槽(外表面光亮的为第一环)。
5、微锥面环、扭曲环、倒角油环上下不能装反,否则将产生将机油泵入燃烧室的危险。
6、先装油环再装气环。
三、活塞销
(一)作用
1、连接活塞与连杆小头。
2、将活塞承受的气体力传给连杆。
(二)材料
多用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
同时要求其芯部具有一定的韧性。为了减轻质量,常将其做成空心圆柱形。
(三)内孔形状
1)圆柱形(加工容易,但质量较大)
2)组合形(介于前后两者之间)
3)两段截锥形(质量较小,但加工较难)
(四)连接固定方法
全浮式(常用)和 半浮式。
(五)活塞销的安装与拆卸
将活塞加热安装和拆卸。
四、连杆组
基本结构
(一)作用
1、传力:将活塞所承受的力传给曲轴。
2、转变运动形式: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二)工作条件
主要是受力(周期性变化的气体作用力和惯性
力等)
(三)材料
多用合金钢与优质锻钢。如40#、45#、40Cr等。
(四)小头
(五)加工:配对加工。
(六)大头
1、剖分形式:
平剖: 剖分面与连杆中心线垂直。刚性好,加工方便,对于连杆螺栓只受拉伸力,而不受剪切力。多用于小型汽油机。但在装配时易出现大头碰伤气缸壁的现象。
斜剖:剖分面与连杆中心线成30~60°夹角。减少了连杆大头的外形尺寸。但使得连杆螺栓不仅受到拉伸力而且还受到剪切力。多用于功率较大的发动机,比前者多用。
2、定位方式
平剖:利用连杆螺栓光杆部分的精确加工与连杆螺栓孔的精确配合来定位。
斜剖:1)止口定位 2)套筒定位 3)锯齿定位
3、连杆轴瓦
组成:钢背和减摩合金层(作用:具有保持油膜、减少摩擦阻力和加速磨合的作用)。
4、 V型内燃机连杆
1)并列连杆 2)主副连杆 3)叉片式连杆
5、连杆螺栓:为标准件。
材料:40Cr、35CrMo、40CrMo等 。
拧紧后,应安装防松装置。
6、连杆大头安装注意事项
1) 大头与大头盖配对加工、配对安装。
2) 连杆螺栓的装配预紧力应符合工厂规定,并且分2~3次均匀拧紧。
3) 螺栓头部(或螺母)应具有防松装置(即锁紧装置),如铁丝、锁紧片、开口销、自锁螺母等。
4)大头孔钻有喷孔的,其孔必须对准主承压面以保证润滑。
第四节 曲轴飞轮组
组成:由曲轴和飞轮以及其它不同功用的零件和附件组
成。
一、 曲轴
1、 作用:承受连杆传来的力,并将此力转换成绕其自身的轴线的力矩。
2、 结构:
1) 前端:正时齿轮、正时链轮、皮带轮端;车用发动机还装有曲轴扭转减震器、启动爪(中、小发动机)。
2) 后端:飞轮端(功率输出端)。
3) 曲轴轴颈、曲柄(臂)、曲柄销(连杆轴颈)、平
衡重等。
3、工作条件及材料
工作条件:是高速旋转件,承受弯曲和扭转载荷。
材料要求:刚度、强度、耐磨性要好。
材料:中碳钢(45#)或中碳合金钢(40Cr等)
强化机:稀土球墨铸铁。但刚性差,所以曲轴支承要求较高。
另外,曲轴支承受力处都必须进行耐磨处理。
4、类型
1)按照结构分:整体式和组合式
2) 按照支承形式分:全支承和非全支承
5、 连杆轴颈(曲柄销)
一般采用空心轴颈。连杆轴颈的润滑依靠与主轴颈之间的斜油道来润滑。
6、 曲柄(臂)和平衡重
曲柄臂:多采用椭圆形。
平衡重:减轻主轴颈负荷;减轻曲轴的内力矩,平衡发动机不平衡的离心力矩,一般不平衡往复惯性力。
二、主轴承
用来支承曲轴主轴颈,采用滑动轴承。多用分开式,安装在机体的主轴承座上。主轴承盖与主轴承配对加工,配对安装。轴瓦分上、下瓦,安装轴瓦时,不能将上下瓦装反,上瓦上有油孔,加工有油槽,以润滑主轴颈。
三、 多缸机曲拐布置及发火顺序
发火顺序:各缸做功冲程交替进行的次序。
发火顺序设定原则:
1、使连续做功的两缸相距应尽可能的远。
2、三缸以上发动机做功间隔时间(发火间隔角)应力求均匀。
例如:
四缸机 :1-3-4-2或1-2-4-3
六缸机:1-5-3-6-2-4 或1-4-2-6-3-5
工作循环表:
四、飞轮
1、作用:
1) 克服短暂过载
2)动力输出
3)点火正时
4)启动发动机
2、安装注意事项
1)飞轮与曲轴一起进行动平衡试验后,不能互换。
2)飞轮的安装螺栓应按造规定的力矩拧紧。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