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力学实验(二)(共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力学实验(二)(共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力学实验(二)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和二力平衡
1.如图所示,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下滑。
(1)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控制小车每次滑到水平面时的速度
   ;
(2)在实验中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3)在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近,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离较远,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   (选填“越慢”或“越快”);
(4)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直到变为
零,它将做   ;
 匀速直线运动 
 越慢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相同 
(5)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以牛顿第一定律虽然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但是通过符合逻辑的   得出的正确结论;
(6)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的运动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   不变的性质。
 运动状态 
 不需要 
 推理 
2.如图所示是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1)实验时要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上运动时的初速度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小车在______表面上前进的距离最远,但最后会停下来,这时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
(3)分析三次实验得出,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______(选填“大”或“小”),它的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时间越长,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这时物体将______ 。
(4)该实验探究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有:______。 (写出一种)
相同
木板
力(或阻力、摩擦力)

匀速直线运动
控制变量法(实验推理法等)


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
(1)小明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甲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   (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   对实验的影响;
(2)如图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  .
 ,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若卡片的重力对实验造成了影响,这个影响主要是力的   (选填“大小”或“方向”);
 方向 
于钩码的重力 
 卡片的重力远小
 摩擦力 
 BAC 
(3)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4)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
   (选填“释放瞬间”或“最终”)小卡片能否平衡。
 释放瞬间 
 钩码的个数 
 相反 
4.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甲组同学实验时,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一个不等重的砝码,这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如图甲),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平衡力大小可以不相等的结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__ __。
不能
木块与桌面间有摩擦力
(2)乙组同学针对甲组的问题做了改进后,将木块抬离桌面完成实验,当木块静止时,发现拉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乙),于是他们得出: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可以不在同一直线上,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__ __。
(3)丙组同学针对乙组的问题做了改进后,将木块换成了小卡片(如图丙),为了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必须在同一直线上,可用手__ _(选填“翻转”或“旋转”)平衡的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能否继续保持平衡。
(4)丙组实验中若要证明平衡力作用在一个受力物体上,需要的操作是 _
木块重力的影响
旋转
用剪子将小卡片剪成两份。
3、固体、液体、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
1、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10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所示实验。
泡沫的凹陷程度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甲、丙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11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2.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甲、乙、丙所示:
(1)图甲、乙、丙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这种物理研究方法叫   ;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图   ,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 
 压力越大 
 转换法 
 海绵的凹陷程度 
(3)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它们的大小关系为p   (选填“>”“<”或“=”)p';
(4)实验时如果将小桌换成砖块,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戊所示。小明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 
(1)实验中,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微小压强计,它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实验中通过 U形管内液面的   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
 高度差 
3.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不是 
(2)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 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其调节的方法是   (选填“A”或“B”),使 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
平;
A.将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选填“有关”或“无关”);
(4)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结论是
   ;
 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深度 
 无关 
 B 
(5)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两图进行对比;
(6)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
 相等 
 乙、丙 
3.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本次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原理是______,实验中主要应以______(填“针筒”、“活塞”)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其所受大气压力的;(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但实际上并未能达到此目的,此因素将导致所测大气压的值会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3)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5N;
(4)如图,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______为______cm;
(5)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_____Pa;
(6)同组的小华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后,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①先将注射器内抽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的小孔;
②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3)的操作,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N由此可知,此时活塞所受到的______(摩擦力/大气压力)为1N。小华根据改进后测得的数据,重新计算大气压的值为______P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