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北宋时期“贵羊贱猪”成为社会饮食风尚,羊肉地位突出。到神宗时期,宫廷每年食用羊肉高达四十三万斤之多。北宋东京市场上以羊肉为原料的菜肴有“旋煎羊”、“批切羊头”、“软羊”等数种。——《北宋东京饮食文化研究》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与交往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契丹帐宋 · 苏颂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酪浆羶肉夸希品,貂锦羊裘擅物华。种类益繁人自足,天数安逸在幽遐。第一章契丹族与党项族政权 民族 建立者 建立时间 都城辽 契丹 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 10世纪初 上京临潢府北宋 汉 宋太祖 赵匡胤 960年 东京西夏 党项(羌) 元昊 11世纪前期 兴庆府西夏辽北宋西夏辽北宋01 /契丹族与党项族表格归纳法与图示法并立契丹帐宋·苏颂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1、阅读材料,回答契丹人过着怎样的生活01 /契丹族与党项族文物会说话壁画《契丹人引马图》“髡(kūn)发”形象白釉单孔鸡冠壶穿孔便携,利于骑马打猎“天朝万岁(顺)”货币“天庆宝钱”货币西夏买牛契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还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2、看图说话,西夏如何增强实力?3、请在29页的地图中补充上各个政权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民族等信息。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契丹960年赵匡胤汉族11世纪前期元昊党项民族关系的特点: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第二章辽、西夏与北宋的交往02 /辽、西夏与北宋的交往历史故事壹贰叁02 /辽、西夏与北宋的交往时间轴辽太宗:占领燕云十六州,与中原冲突加剧宋太祖:宋太宗:肆宋真宗:互通使节,保持友好关系数次战争,从进攻到防御从澶州之战到澶渊之盟战和战和战争与交往反映了民族关系的变化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阵恐慌。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教材35页一定程度上加重人民的赋税负担1、澶渊之盟背景:签订时间:协议双方:内容:影响:实质:宋辽约为兄弟之国,两国以白沟河为界,输送“岁币,边界开放榷场P36促进辽与北宋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宋辽双方在实力均衡的条件下互相妥协的产物02 /辽、西夏与北宋的交往历史人物寇准塑像宋太宗:“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宋史》宋真宗时童谣:“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丁。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古今风谣》02 /辽、西夏与北宋的交往历史评价(宋朝)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以助军旅之费。——《契丹国志》岁币王钦若王旦富弼“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宋史》“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续资治通鉴长编》“自此河湟百姓,几四十年不识干戈。”——《续资治通鉴长编》对澶渊之盟的评价:对宋朝来说带有一定屈辱性岁币增加了宋朝人民的负担为辽宋带来了长久的和平局面02 /辽、西夏与北宋的交往史料实证榷场名称 存在时长 交易内容镇州榷场 3年 辇香药、犀象、茶易州榷场 3年雄州榷场 68年 增加缯帛、布、漆器、粳糯、羊马等霸州榷场 66年静戎军榷场 68年广信军榷场 63年宋辽边境榷场表(部分)辽代壁画《备茶图》画面由装束、性别和年龄各异的五个人物组成,各执一事,表现了中国传统茶事碾茶、煮茶等程序,描绘有茶盏、执壶、茶箱、茶碾、曲柄锯、火钳、棕刷等各类茶具。战争与交往是民族融合的重要途径夏宋战争宋夏和议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过程:结果:战与和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西夏遭受很大的损耗,人民处于困苦之中。:原因:结果签订宋夏合约:内容:影响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宋夏边界贸易兴旺重文轻武三冗思考,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合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材料一:北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材料二:宋辽、宋夏议和后,边境榷场贸易迅速发展,北宋政府用香料、犀角、象牙、茶叶、瓷器、稻米和丝织品等,与其交换羊、马、骆驼等牲畜,民间贸易很发达。 ——陶晋生《宋辽关系史研究》材料三:契丹的乳酪等饮食文化、服饰传入中原;契丹与汉族通婚……②对民众生活:边境民众的生活相对安定,有利于民族交融,同时也加重民众赋税负担。①避免生产力遭到破坏,促进了边境地区的贸易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宋朝)赐对衣、黄金带、银鞍勒马、银二万两、绢二万匹、茶三万斤。——《西夏书事》02 /辽、西夏与北宋的交往家国情怀友好交往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旋律一个能为不同人群的不同文化提供多样性发展空间的“多民族之巨大中国”。——杉山正明《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 西夏 金 元》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辽与西夏的建立北宋与辽的战和北宋与西夏的战和民族时间建立者都城辽太宗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澶渊之盟战和课堂练习1.北宋与辽、西夏既发生对峙战争,又一直进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在榷场,官府和商人交换各种商品,且数量很大。这种态势A.源于辽夏夺取宋朝土地人口B.使辽宋夏处于长期战争状态C.加深彼此了解促进民族交融D.表明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C2.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C3.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1141年宋金之间的议和,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B.维持了相当时期的和平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D.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B4.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阶段特征。下列最能体现宋元时期阶段特征的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C5.“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运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A.辽军攻宋发生澶渊之盟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宋金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