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2法治政府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第二框“法治政府”,讲述法治政府的内涵及其衡量标准,阐明建设法治政府的具体要求和重大意义。以一个“探究与分享”导入,包括两目。“探究与分享”列举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提出的法治政府建设应做到的七个方面,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样的政府是法治政府以及如何建设法治政府,从而导入本框内容的学习。第一目“法治政府的内涵”,阐述法治政府的含义和特征;第二目“建设法治政府”,说明建设法治政府的具体要求,阐述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意义【教学目标】1.法治政府的内涵2.建设法治政府的措施3.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核心素养】1 .政治认同:认同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掌握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增强建设法治政府的信心。2、科学精神:通过案例和老师讲授、学习,理解法治政府的内涵和特征;建设法治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党和国家统筹和谋划,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又要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3、法治意识:全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监督政府依法行政情况4、公共参与:从自身做起,遵守法律规定,监督政府权力的使用,维护法律的尊严。【教学重点】法治政府的内涵及具体内容;建设法治政府要求;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意义【教学难点】建设法治政府要求【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你妈是你妈需要证明吗?你开过这样的证明吗?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从“证明你妈是你妈”说起!新课讲授:出示课题和目录——法治政府总议题:建设法治政府 实现善政 形成新型关系议题1: 什么是法治国家?——从“证明你妈是你妈”说起议题2:如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从李强总理答记者问中寻找答案第一幕:法治政府的内涵议题一:什么是法治政府 ——从“证明你妈是你妈”说起议学情境一:观看视频《证明你妈是你妈》和《2023看两会 李强总理出席记者会》“证明你妈是你妈”“证明你是你自己”……曾几何时,花样百出的“奇葩证明”是群众创业办事的“不能承受之重”。“十三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持续深入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加快部门信息共享、简化办事办证流程。司法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各地区、各部门已取消证明事项13000多项,有效缩短了群众办事时长,节约了行政服务成本。可是,直到现在“证明你妈是你妈”的事件时有发生。李强总理答记者问摘录老百姓更在乎的是住房、就业、收入、教育、就医、生态环境等身边具体事。政府工作就是要贴近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去谋划、推进,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为。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我们将在新起点上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我想要特别做好几件事,或者说要打好这么几套组合拳:一是宏观政策的组合拳,二是扩大需求的组合拳,三是改革创新的组合拳,四是防范化解风险的组合拳。这些组合拳,都是有其具体内涵的,有的还会根据实践的需要不断充实、调整和完善。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奇葩证明”暴露了我国政府运行存在哪些问题?2、从“奇葩证明”到总理答记者问,你认为法治政府应该是什么样的?3、从总理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法治政府要履行哪些基本职能?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议学提示:议学小结:一、法治政府的内涵什么是法治政府?法治政府就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政府。(1)职能科学的政府要求:政府不能什么都管,也不能该管的不管。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关系的配置也必须科学合理。基本职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都是法治政府必须承担的基本职能。(2)权责法定的政府原因:如果政府权力没有严格的法律界定,就会出现权力行使的错位、缺位和越位等现象。做法: 需要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知识拓展】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错位越位:“不该管的也去管”。是指政府部门超越了本部门的职权范围,管了别的部门该管的事情,也就是“越权’缺位:“该管的不去管”。 是指政府部门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没有管理好属于本部门的事务,也就是“失权”。错位:“该管的不会管”。是指政府部门对于自己该管的事情,却没有能力去管好,乱用权力、乱搞一通,也就是“乱权”(3)公开公正的政府要求:①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②公正执法要求将公平正义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将其贯彻于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意义: 通过公开公正执法,能够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增强两力;保障四权)(4)执法严明的政府要求:执法严明重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求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意义: 只有执法严明,才能保证政府有效履行职能,服务社会公众,确保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拓展提升: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的区别(5)智能高效的政府要求:政府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促进依法行政,优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不断提高政府的服务效能。(6)廉洁诚信的政府要求:①政府必 须清廉,不得利用公权力谋求私人或团体利益;②政府要 做到诚实守信,不能朝令夕改、言而不信③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贪腐和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7)人民满意的政府要求:政府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看到风清气正、从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第二幕:建设法治政府议题二:如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从李强总理答记者问中寻找答案议学情境二:阅读材料《初二少年刺伤霸凌者案追踪》 并阅读材料《李强总理答记者问摘录》新的使命任务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打算,以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转变职能、提升效能、改进作风。突出抓四件事:一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最近党中央已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要带头认真抓好落实。我长期在地方工作,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我们要推动各级干部多到一线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向人民群众学习,真正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长期在大机关工作的年轻同志,要深入基层、心入基层,更多地接地气。二是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政府工作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要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提高创造性执行能力。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都要有服务意识、发展意识,特别是在履行审批、管理职能时,不能光踩刹车、不踩油门;不能尽设路障、不设路标;凡事要多作“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不能简单地只作“可不可以办”的技术判断。要坚决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做有创造力的执行者。四是坚决守住廉洁底线。我们将始终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抓好廉洁政府建设,对一切腐败行为一定要零容忍。每一位政府工作人员都要自觉接受监督,真正做到忠诚、干净、担当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总理是从几个方面、如何规划法治政府建设的 2、结合总理回答,谈谈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议学提示:1、总理是从几个方面、如何规划法治政府建设的 2、结合总理回答,谈谈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议学小结:二、建设法治政府1、总体要求建设法治政府,就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2、具体措施(1)执行方面: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2)制度建设: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3)决策方面: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4)监督方面: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5)……(【拓宽思路】∶还可以结合法治政府内涵来补充建设法治政府的措施。如∶ 政府还可以坚持政务公开、守法诚信等)【相关链接】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设备公安机关为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设备,对现场执法活动进行全程同步记录。公安机关依法对下列现场执法活动进行视音频记录,(1)接受群众报警或者110指令后处警。(2)当场盘问、检查。(3)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出入境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违法犯罪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等进行现场处置、当场处罚。(4)办理行政、刑事案件进行现场勘验、检查、搜查、扣押、辨认、扣留3、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1)对政府自身:建设法治政府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2)与群众关系: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本课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