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逻辑”的多种含义(讲义)【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同步精品课件 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逻辑”的多种含义(讲义)【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同步精品课件 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二课:把握逻辑要义
2.1 “逻辑”的多种含义
【课标要求】
理解逻辑不同含义,把握不同用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从学科角度,了解逻辑学的不同分支
了解思维形式结构的特点及应用
【教学目标】
科学精神:明确“逻辑”的不同用法;理解广义逻辑学与狭义逻辑学学会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
公共参与: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明确“逻辑”含义及不同用法,科学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1.理解广义逻辑学与狭义逻辑学;
2.学会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
【教学难点】
1.把握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性质;
2.理解并运用论证与论辩。
【思维导图】
【知识解读】
一、“逻辑”的多种含义
1.“逻辑”是一个多义词:
逻辑的主要含义 归属范围 举例
规律 所有学科的研究对象 ①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将一直向前发展。 ②适者生存,优胜劣汏,这是自然界的逻辑,也是市场竞争的逻辑。
逻辑规律与规则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①某篇文章逻辑性强 ②某个说法不合逻辑 ③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人们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做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来。
思维方法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①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哪一家的逻辑! ②‘强权即公理’,这就是霸权主义者所奉行的逻辑。 ③还有人著书《大学的逻辑》,探讨大学管理之道
逻辑学或逻辑知识 作为一门学科的逻辑学 ①大学生应该上逻辑课 ②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逻辑很难学 ③现代管理人员,为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一点逻辑很有必要。
2.逻辑学研究的对象:“规律”意义上的“逻辑”是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才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3.逻辑学研究的目的:逻辑学研究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以区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不正确的思维方法。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典例解析】
1.列宁有本《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是他读黑格尔《逻辑学》时所作的笔记,毛泽东同志很喜欢读,经常引用该书的一些话。毛泽东同志曾号召大家都要学一点逻辑。这里的“逻辑”是指( )
A.规律 B.逻辑规律与规则
C.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 D.逻辑学
【答案】D
【详解】ABCD:现代汉语中的“逻辑”,或者指“规律”,或者指“逻辑规律与规则”,或者指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或者指“逻辑学”这门学问,材料中毛泽东同志号召大家都要学一点逻辑,指的是学习逻辑学的知识,即逻辑学,ABC排除,D正确。
故本题选D。
2.一篇好的议论文,必须要有内在的逻辑,这样才能让人一看就懂,一眼就能明白整篇文章到底写了什么,要表达什么意思。而一篇逻辑表达杂乱的文章,则会让人感到难以理解,以至于读不到一半就不想读下去了。这启示我们( )
①有内在逻辑的文章就是一篇好文章
②要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进行正确思维
③文章的具体内容对文章的好坏没有影响
④使用有效的逻辑推理,提高文章的内在逻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一篇好文章必须要有内在的逻辑,但有内在逻辑的文章不一定是一篇好文章,①太绝对,不选。
②④:材料强调的是评判一篇文章好坏的标准,启示我们要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进行正确思维,使用有效的逻辑推理,提高文章的内在逻辑,②④符合题意。
③:文章的具体内容、形式对文章的好坏都有影响,③错误。
故本题选C。
3.下列说法中的“逻辑”,属于逻辑学研究对象的有
①我们必须遵循经济自身的逻辑,才能搞好经济建设
②王同学本科毕业后,报考了逻辑学专业的研究生
③张老师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
④美国“长臂管辖"的强盗逻辑是不得人心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①:该项中的“逻辑”指的是规律,①与题意不符。
②:该项中的“逻辑”指逻辑学这门学问,②与题意不符。
③:该项中的“逻辑”指逻辑规律与规则,③符合题意。
④:该项中的“逻辑”指思维方法,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1.含义: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形式逻辑视为狭义的逻辑学,而把含有狭义的逻辑学和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的辩证逻辑等视为广义的逻辑学。
2.推理的结构:推理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
3形式逻辑的研究重点: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着重研究推理的形式结构。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不取决于思想具体内容)
4.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5.论证与论辩(推理的应用):
①论证: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论证”。
论证的形式:
事实论证:运用真实、可靠,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增强文章说服力,趣味性,权威性,让文章浅显易懂。
理论论证: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昜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对比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使人印象深刻,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比喻论证: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②论辩: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反驳别人的观点,就构成了“论辩”。
③论证和论辩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说服的效果。
6.意义: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典例解析】
4.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下列关于推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推理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
②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
③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前提真,结论一定真
④形式逻辑注重推理的有效性,只与推理形式有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推理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故①说法正确。
②: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故②说法正确。
③④:一个推理要保证得到真实的结论,不仅要求形式有效,而且要求推理的前提内容真实。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前提真,结论不一定真。形式逻辑注重推理的有效性,与推理形式和推理内容都有关。故③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5.研究形式逻辑必须根据现实材料,反对把形式逻辑变成“用碎片拼成图画的儿戏”。这告诉我们( )
①逻辑是僵死的教条
②学习逻辑要注重应用
③学习逻辑反对脱离生活
④学习逻辑只是为了了解逻辑内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逻辑是思维的规律,而不是僵死的教条,①错误。
②③④:学习逻辑固然是旨在了解逻辑的内容,但不仅仅只限于此,还要把学习的逻辑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注重应用,②③正确④错误。
故本题选C。
6.有观点认为,这个世界上不管是多么粗浅的知识,抑或是多么高深的理论,其实质都只是一种判断。逻辑是一种判断工具,它的作用就在于帮助我们进行有效的判断。作为判断工具的形式逻辑( )
①强调有效的判断是指形式结构没有问题
②是从真前提中推出一般规律的
③应遵循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④推导出的结论具有可检验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③: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①③正确。
②: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不是推出一般规律,②错误。
④: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④错误。
故本题选A。
【教材探究与分享】
一、“逻辑”的多种含义
课本P7探究与分享
(1)上述议论中的“逻辑”分别是什么意思
(2)“逻辑”的不同用法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
(1)学逻辑也要合乎学习的逻辑,先易后难,不能揠苗助长。——第一个指逻辑学这门学问;第二个指规律,即学习的规律。
毛主席曾号召大家都要学一点逻辑呢。——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逻辑太重要了,逻辑混乱的文章别人看不懂,不讲逻辑的人别人懒得理。——第一个指思维方法,第二个指指逻辑规律与规则。
(2)“规律”意义上的“逻辑”是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才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学研究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以区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不正确的思维方法。
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课本P8探究与分享
爱好逻辑的小华在在网上购买逻辑入门书籍。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有这么多的逻辑学: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法律逻辑、科学逻辑、论辩逻辑、逻辑学……
这些逻辑学之间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逻辑学是关于逻辑规律与规则的知识体系。形式逻辑是从形式结构方面研究思维规律的,辩证逻辑是从抽象的思维内容方面研究思维规律的。归纳逻辑与演绎逻辑相对应,主要是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具有必然联系来划分的。哲学认识论是从个别与一般的前提和结论关系来看归纳逻辑的。
法律逻辑、科学逻辑和论辩逻辑是逻辑理论和方法在具体领域中的应用,都是应用逻辑的分支学科。
课本P9探究与分享
一天,初学逻辑的小明和小芳一起进行推理练习。
小明:所有马都是动物,所有白马都是马,所以,所有白马都是动物。
小芳:所有马都是动物,所有牛都不是马,所以,所有牛都不是动物。
两位同学进行推理的前提都是正确的,推出的结论却不都是真的,为什么?
参考答案:
推理结论是否一定为真,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前提内容的真实性;二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小明的推理形式是有效的;小芳的推理形式是无效的。
【易混易错】
1.“逻辑”就是指“逻辑规律与规则”。( × )
【解析】“逻辑”是一个多义词:现代汉语中的“逻辑”,或者与“规律”同义,或者指“逻辑规律与规则”,或者指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或者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2.逻辑学研究的对象是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 × )
【解析】“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才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3.形式逻辑特别关注论据问题。( × )
【解析】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
4.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是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 × )
【解析】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答题模板】
全面理解形式逻辑
研究对象 形式逻辑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特别关注推理的问题
逻辑角度 推理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核心任务 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重要性 ①在日常思维中,人们常常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论证和论辩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说服的效果 ②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