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学案(无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学案(无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

资源简介

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标要点】
领悟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预习案】
第一目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知识点
1.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
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是指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具有发生领域的基层性、民主参与的直接性、管理活动的自治性等特点
2.农村基层群众自治
(1)村委会
①村委会的性质: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②村委会的职能:办理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③村委会成员的产生:村委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2)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的作用: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
3.城市基层群众自治
(1)居委会
①居委会的性质: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②居委会的任务: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节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③居委会成员的产生: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2)城市基层群众自治的作用: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课堂小练
1-1.A村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实施百姓议事会制度,探索出民事民办、民事民治、民事民管的乡村治理新路径,使优良家风、守法新风、最美民风成为村庄亮丽的风景。材料表明,这一实践探索( )
①丰富了村民自治的基本内涵
②创新了基层治理的实践形式
③有利于调动村民共建共治的积极性,自觉履行相应义务
④有利于保障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公共事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某村树立“党建+”的理念,推出“党小组+村民理事会”工作模式,凡村中公共事务,按照先由存档小组提出,然后交村民理事会讨论,再召开村民大会表决,村委会负责实施、村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的流程办理。“党小组+村民理事会”的模式,不仅成为党的政策“宣传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还是村级事业的“组织员”。“党小组+村民理事会”的工作模式( )
①创新了政府社会治理的方式,提高了政府服务的效能
②调动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发挥了村民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③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党的社会建设职能
④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搭建平台,有利于将党的领导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机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二目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知识点
1.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1)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2)实践证明,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基层民主实践活动
2.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实践
(1)民主选举
①直接体现:村委会和居委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民或居民选举产生
②要求:在农村,直接选举,当场公布;在城市,从过去的居民代表选举,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直接选举发展
(2)民主协商
①必要性:城乡基层的公共事务千头万绪,应该也必须由众人商量着办
②有序参与原则:只有本着有序参与原则,让居民或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
③适用范围:空间上,在街道或乡镇、社区或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层次展开,时间上,也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
(3)民主决策
①必要性:城乡基层的公共决策与每家每户的利益直接相关
②要求:在农村,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以由村民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作出决定;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进行
(4)民主管理
①要求:在法律上,管理权属于全体村民或居民;在现实运作中,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授权给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来进行
②关键: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
(5)民主监督
①必要性: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权力需要被监督,防止以权谋私,尽可能避免工作失误
②要求:凡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公开;对进程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评议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地位: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该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
课堂小练
2-3.浙江省W村共同约定村民们可以用可回收垃圾到本村“鸡毛换糖”店兑换纸巾、毛巾等物品,以“鸡毛换糖”为载体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桥东村级自治、全民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此举( )
①提高了群众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②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全民性
③创新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
④丰富了基层群众民主实践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近年来,不少地方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性组织,通过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开展婚丧嫁娶服务、邻里互助和道德评议等活动,遏制了农村陈规陋习、树起了文明新风。上述做法( )
①发挥了群众性组织在文明乡风建设中的自治作用
②完善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③丰富了人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制度化渠道
④创新了基层治理的实践方式,扩大了基层民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巩固案】
【易错点】
1.村(居)民委员会属于基层政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能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唯一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村(居)委会干部应由村(居)民选举后再由政府部门批准任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
农村基层群众自治
城市基层群众自治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实践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地位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