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2张PPT)2020级绵阳市三诊地理试卷评讲微专题1从瑞士看人类活动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022年全国甲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瑞士矿产资源贫乏,经济发达。年降水10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工业、金融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工业以低原料消耗的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为主,技术先进。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上。图4示意瑞士的地形。(1)说明瑞士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非农产业。(6分)(2)分析瑞士主要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的原因。(8 分)(3)指出瑞士发展金融业的自身优势因素。(4分)(4)简述瑞士经济发展特点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4分)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关系矿产资源贫乏内陆山区(2022年全国甲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瑞士矿产资源贫乏,经济发达。年降水10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工业、金融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工业以低原料消耗的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为主,技术先进。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上。图4示意瑞士的地形。(1)说明瑞士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非农产业。(6分)成因+产业部门降水丰富,河流众多,地势高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一一发展水电业。地势高差大,河湖众多,有冰雪覆盖等,自然景观丰富一一发展旅游业山岳风光河湖风光冰雪风光自然旅游资源(2022年全国甲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瑞士矿产资源贫乏,经济发达。年降水10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工业、金融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工业以低原料消耗的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为主,技术先进。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上。图4示意瑞士的地形。(2)分析瑞士主要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的原因。(8 分)(3)指出瑞士发展金融业的自身优势因素。(4分)矿产资源贫乏内陆山区交通本国矿产资源贫乏,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可减少对进口原料的依赖程度,降低原料成本、运输成本等;技术先进,可通过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产品价值(附加值),获取更多利润。政策(制度),人力资源(2022年全国甲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瑞士矿产资源贫乏,经济发达。年降水10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工业、金融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工业以低原料消耗的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为主,技术先进。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上。图4示意瑞士的地形。(4)简述瑞士经济发展特点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4分)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资源),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人的创新能力(制定合适的政策、制度、规则)(2022年全国甲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瑞士矿产资源贫乏,经济发达。年降水10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工业、金融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工业以低原料消耗的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为主,技术先进。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上。图4示意瑞士的地形。(1)说明瑞士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非农产业。(6分)(2)分析瑞士主要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的原因。(8 分)(3)指出瑞士发展金融业的自身优势因素。(4分)(4)简述瑞士经济发展特点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4分)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关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认知的冲突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发展观我国的借鉴意义人地协调观 2019年全国Ⅲ卷 2020年全国Ⅲ卷 2021年全国甲卷 2022年全国甲卷 1~2题 3~5题 36题 43题 36题 37题 5~6题 7~8题 36题 44题 4~6题 36题 37.4 43题 44题考查内容 必备知识 区域的含义和类型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资源开发与跨区域调配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 √ √资源与国家安全(新教材) 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 √ √战略性矿产资源分布特点和开发现状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水土流失及其综合治理 √土地荒漠化及其综合治理 √ √水域环境及其治理 √环境与国家安全(新教材) 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及国际合作 √建设自然保护区对环境安全的意义 √污染物跨境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关系 √国家发展战略(新教材) 主题功能区区域协调发展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地理信息技术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 √ √ √ √ √ √ √ √ √ √ √ √ √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 √ √ √ √ √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 √ √ √ √ √ √ √ √ √ √学科素养 区域认知 √ √ √ √ √ √ √ √ √ √综合思维 √ √ √ √ √ √ √ √ √ √ √ √ √ √地理实践力 √ √ √ √ √ √ √核心价值 人地协调观 √ √ √ √ √ √ √ √ √ √ √ √ √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呢?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是人类文明在工业文明之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的文明形态。详见校本《综合题全解》资源部分电商被认为是符合“低碳”理念的,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业务量激增。据测算,2020年我国快递包装碳排放总量需要种植约1.5万km 的土地的树木才能抵消。图2为快递包装纸箱全生命周期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6.与线下购物排碳相比,电商可减少排碳的环节是A. 交通运输 B. 仓 储C. 数据处理 D. 包 装7.电商包装纸箱全生命周期中,碳排放量比例最大的是A. 原料阶段 B. 生产阶段C. 利用阶段 D. 运输阶段8.下列四省市在电商包装纸箱全生命周期的利用阶段,碳排放量最大的是A. 黑 B. 青C. 浙 D. 京电商被认为是符合“低碳”理念的,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业务量激增。据测算,2020年我国快递包装碳排放总量需要种植约1.5万km 的土地的树木才能抵消。图2为快递包装纸箱全生命周期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碳(C)固态(煤、植物)液态气态(CO2等)固态固态气态固态电商被认为是符合“低碳”理念的,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业务量激增。据测算,2020年我国快递包装碳排放总量需要种植约1.5万km 的土地的树木才能抵消。图2为快递包装纸箱全生命周期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6.与线下购物排碳相比,电商可减少排碳的环节是A. 交通运输 B. 仓 储C. 数据处理 D. 包 装7.电商包装纸箱全生命周期中,碳排放量比例最大的是A. 原料阶段 B. 生产阶段C. 利用阶段 D. 运输阶段8.下列四省市在电商包装纸箱全生命周期的利用阶段,碳排放量最大的是A. 黑 B. 青C. 浙 D. 京√√√运输是指消费者交通?还是产品运输?二者是否有包装上的差异?气态区域差异比较生产+消费36.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荷兰从13世纪即开始围海造田,增加土地面积约6000km , 国土面积达到了41528km ,其中24%低于海平面,1/3仅高出海平面1米。荷兰人口约1780万人,经济发达,农产品和食品出口总值居世界第二。荷兰农业高度集约化,采用高科技绿色现代农业路线,创新农业生产,如开辟了城市室内“垂直农场”,实现了粮食、蔬菜等种植业“进城”。图6为荷兰简图。(1)分析13世纪前荷兰农业发展所面临的自然困境。(6分)(2) 说明荷兰的城市室内“垂直农场”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变化。(6分)(3) 从市场角度说明荷兰的农产品为什么能够大量出口。(6分)(4) 对于“荷兰是否应大规模围海造田”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36.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荷兰从13世纪即开始围海造田,增加土地面积约6000km , 国土面积达到了41528km ,其中24%低于海平面,1/3仅高出海平面1米。荷兰人口约1780万人,经济发达,农产品和食品出口总值居世界第二。荷兰农业高度集约化,采用高科技绿色现代农业路线,创新农业生产,如开辟了城市室内“垂直农场”,实现了粮食、蔬菜等种植业“进城”。图6为荷兰简图。36.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荷兰从13世纪即开始围海造田,增加土地面积约6000km , 国土面积达到了41528km ,其中24%低于海平面,1/3仅高出海平面1米。荷兰人口约1780万人,经济发达,农产品和食品出口总值居世界第二。荷兰农业高度集约化,采用高科技绿色现代农业路线,创新农业生产,如开辟了城市室内“垂直农场”,实现了粮食、蔬菜等种植业“进城”。图6为荷兰简图。(1)分析13世纪前荷兰农业发展所面临的自然困境。(6分)(2) 说明荷兰的城市室内“垂直农场”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变化。(6分)(3) 从市场角度说明荷兰的农产品为什么能够大量出口。(6分)(4) 对于“荷兰是否应大规模围海造田”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应大规模造陆 理由:荷兰地狭人稠,围海造田能增加土地面积(2分);国土地势低平,造陆可减少海水侵蚀(2分);发达国家,资金技术雄厚(2分)。不宜大规模造陆 理由:必然破环海陆自然生态系统(气候、水、生物、外力作用等)(2分);可能产生更大的损失(2分);造陆与维护成本高(2分)。可行性(必要性)+意义/影响44.(10分)【环境保护】粉煤灰是燃煤火电厂的主要固体废渣。粉煤灰结构、成分和土壤相似,且富含植物生长 必要的微量元素。某科研团队以处理过的粉煤灰为原料,通过对盐碱地施加不同比例的粉煤 灰,成功探究出化“碱”为“耕”的方法。下表为该团队某次实验的不同土壤指标差异。方案 盐碱土:粉煤灰 毛管孔隙体积(%) 可溶性盐(%) 有机质(%) 磷元素(毫克/千克)A 全盐碱土 47.61 0.58 0.48 5.07B 4:1 55.52 0.51 0.41 12.64C 3:1 57.48 0.51 0.46 14.55D 5:2 58.89 0.48 0.38 13.91E 3:2 63.4 0.42 0.35 11.28F 全粉煤灰 87.12 0.21 0.12 43.29结合表格数据,评价粉煤灰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 (10分)加入粉煤灰,可增加毛管孔隙体积,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蓄水能力(2分);随着土壤粉煤灰比例增加,土壤中的可溶性盐比例减少,盐碱化程度降低(2分);且磷元素呈增加趋势(2分);粉煤灰有机质含量低,需要补充有机肥(2分);综合比较,粉煤灰的比例不宜过高,以3:1的土灰比最佳(2分)。矿物质:土壤的物质基础,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矿物质经过风化分解后,可以释放植物所需的钾、磷、钙、镁等养分。有机质:集中在表层,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包括遗留在土壤中的生物残体以及经过土壤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N、 P)空气:植物呼吸和生长需要的氧气和热量水分:提供水分,输送养分和参与合成有机物需要砾质土砂土壤土黏土颗粒大,通气、透水性强、保水、蓄水性弱、保肥性弱颗粒大小不均,通气、透水性良好、保水、蓄水性强颗粒小,通气、透水性差、保水、蓄水性强、保肥性好微专题2从浙江“S”集团看产业的发展(2022年全国甲卷)浙江S集团是一家研发和生产空调控制元件和零部件的企业,其生产的零部件占全球智能空调配件市场60%以上的份额。至2017年,S集团除国内工厂外,还在美国、墨西哥、波兰等国家建有工厂。其国内工厂生产的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满足出口需求。2018年,在国内工厂产能饱和、订单不断增长的情况下,S集团入驻越南某工业园,在买地自建厂房的同时,租用厂房开展生产。据此完成1 ~ 3题。1. 影响S集团在美国、墨西哥、波兰等国家建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技术 B.市场 C.原材料 D.劳动力2. 与国内建厂相比,S集团选择在越南建厂,可以A.降低生产成本 B.增加产品产量 C.提高产品质量 D.方便原料供应3.推测入驻越南的S集团在自建厂房的同时租用厂房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投资 B.提升企业形象 C.支持园区建设 D.满足客户需求√区域差异比较√√区位原理产业的基本属性是什么?A社会效益B经济效益C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详见校本《综合题全解》产业部分合办公模式凭借共享办公空间、租期灵活、氛围浓厚、配套齐全等特点,迎合了不同企业的办公需要。某国际联合办公巨头于2016年入驻中国,先后在我国上海、北京、成都 等12个城市的中心或次中心租下空置写字楼,设计装修后,提供多种租用方案,吸引了大 量中小微企业选择入驻。据此完成1~2题。1.该公司选择在城市中心或次中心租用写字楼,主要考虑的是A. 资金实力 B. 地租水平 C. 产业基础 D. 市场需求2.大量中小微企业选择联合办公模式,根本原因是A. 基础设施完善 B. 运营成本降低 C. 办公环境舒适 D. 信息交流便捷合办公模式凭借共享办公空间、租期灵活、氛围浓厚、配套齐全等特点,迎合了不同企业的办公需要。某国际联合办公巨头于2016年入驻中国,先后在我国上海、北京、成都 等12个城市的中心或次中心租下空置写字楼,设计装修后,提供多种租用方案,吸引了大量中小微企业选择入驻。据此完成1~2题。某国际联合办公巨头中小微企业→租赁办公场所→产业活动合办公模式→获取更多市场→租金、交通费用减少→配套、信息(相关企业)、位置等详见校本《综合题全解》产业部分合办公模式凭借共享办公空间、租期灵活、氛围浓厚、配套齐全等特点,迎合了不同企业的办公需要。某国际联合办公巨头于2016年入驻中国,先后在我国上海、北京、成都 等12个城市的中心或次中心租下空置写字楼,设计装修后,提供多种租用方案,吸引了大 量中小微企业选择入驻。据此完成1~2题。1.该公司选择在城市中心或次中心租用写字楼,主要考虑的是A. 资金实力 B. 地租水平 C. 产业基础 D. 市场需求2.大量中小微企业选择联合办公模式,根本原因是A. 基础设施完善 B. 运营成本降低 C. 办公环境舒适 D. 信息交流便捷√√各企业间并未提到是否存在关联性36.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荷兰从13世纪即开始围海造田,增加土地面积约6000km , 国土面积达到了41528km ,其中24%低于海平面,1/3仅高出海平面1米。荷兰人口约1780万人,经济发达,农产品和食品出口总值居世界第二。荷兰农业高度集约化,采用高科技绿色现代农业路线,创新农业生产,如开辟了城市室内“垂直农场”,实现了粮食、蔬菜等种植业“进城”。图6为荷兰简图。(1)分析13世纪前荷兰农业发展所面临的自然困境。(6分)(2) 说明荷兰的城市室内“垂直农场”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变化。(6分)(3) 从市场角度说明荷兰的农产品为什么能够大量出口。(6分)36.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荷兰从13世纪即开始围海造田,增加土地面积约6000km , 国土面积达到了41528km ,其中24%低于海平面,1/3仅高出海平面1米。荷兰人口约1780万人,经济发达,农产品和食品出口总值居世界第二。荷兰农业高度集约化,采用高科技绿色现代农业路线,创新农业生产,如开辟了城市室内“垂直农场”,实现了粮食、蔬菜等种植业“进城”。图6为荷兰简图。(1)分析13世纪前荷兰农业发展所面临的自然困境。(6分)生产?销售?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温带海洋性气候,作物的年光照时间少;低温冻害、冬季风暴潮与洪涝等,多种灾害叠加;国土面积小,土地资源不足;地势低平,土壤盐碱化严重。36.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荷兰从13世纪即开始围海造田,增加土地面积约6000km , 国土面积达到了41528km ,其中24%低于海平面,1/3仅高出海平面1米。荷兰人口约1780万人,经济发达,农产品和食品出口总值居世界第二。荷兰农业高度集约化,采用高科技绿色现代农业路线,创新农业生产,如开辟了城市室内“垂直农场”,实现了粮食、蔬菜等种植业“进城”。图6为荷兰简图。(2) 说明荷兰的城市室内“垂直农场”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变化。(6分)集约化技术种植储运销售→自然环境依赖性↓→资金、技术↑→成本↓→产品竞争力↑36.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荷兰从13世纪即开始围海造田,增加土地面积约6000km , 国土面积达到了41528km ,其中24%低于海平面,1/3仅高出海平面1米。荷兰人口约1780万人,经济发达,农产品和食品出口总值居世界第二。荷兰农业高度集约化,采用高科技绿色现代农业路线,创新农业生产,如开辟了城市室内“垂直农场”,实现了粮食、蔬菜等种植业“进城”。图6为荷兰简图。(2) 说明荷兰的城市室内“垂直农场”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变化。(6分)将农业从农村、郊区迁移到城市,摆脱了自然条件对农业的限制;便于实施集约化、自动化、高精度耕作,绿色生产;可实施生产环节的专业化分工,降低人工成本;垂直农场利用有限土地,提高了产品产量和品质,可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储运?销售?36.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荷兰从13世纪即开始围海造田,增加土地面积约6000km , 国土面积达到了41528km ,其中24%低于海平面,1/3仅高出海平面1米。荷兰人口约1780万人,经济发达,农产品和食品出口总值居世界第二。荷兰农业高度集约化,采用高科技绿色现代农业路线,创新农业生产,如开辟了城市室内“垂直农场”,实现了粮食、蔬菜等种植业“进城”。图6为荷兰简图。(3) 从市场角度说明荷兰的农产品为什么能够大量出口。(6分)36.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荷兰从13世纪即开始围海造田,增加土地面积约6000km , 国土面积达到了41528km ,其中24%低于海平面,1/3仅高出海平面1米。荷兰人口约1780万人,经济发达,农产品和食品出口总值居世界第二。荷兰农业高度集约化,采用高科技绿色现代农业路线,创新农业生产,如开辟了城市室内“垂直农场”,实现了粮食、蔬菜等种植业“进城”。图6为荷兰简图。(3) 从市场角度说明荷兰的农产品为什么能够大量出口。(6分)面向北美,背靠欧洲西部大陆腹地,市场广阔;拥有没有贸易壁垒的欧盟市场;交通发达,且市场距离近;产品绿色、生态,市场接受度高;农产品高效生产,能满足市场需求。43.(10分)【旅游地理】民宿是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黄山市拥有4A级及以上景区31个、271个中国传统古村 落。2010-2019年,黄山市星级酒店从77家减少到33家,而民宿从77家上升到1907家,民宿产业快速发展。调查显示,星级酒店与旅游目的地的平均距离是12公里,民宿与旅游 目的地的平均距离为1.6公里。分析黄山市民宿短时间内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 (10分)星级酒店当地民宿体验好成本低→成本高→市场(管理规范,距离远)→成本低(闲置、劳动力)→市场(体验,距离近)连旅个游都要纠结,都是钱惹的祸,哎!还是好好读书!43.(10分)【旅游地理】民宿是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黄山市拥有4A级及以上景区31个、271个中国传统古村 落。2010-2019年,黄山市星级酒店从77家减少到33家,而民宿从77家上升到1907家,民宿产业快速发展。调查显示,星级酒店与旅游目的地的平均距离是12公里,民宿与旅游 目的地的平均距离为1.6公里。分析黄山市民宿短时间内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 (10分)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能满足不同群体需求(2分);国家乡村振兴政策为民宿发展注入动力(2分);民宿人员配置简单,运营成本低,吸引众多的群体参与开发(2分);网络信息推动,消费水平较酒店低(2分);距离旅游目的地近(2分)。能力训练过程类试题指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地理过程人文过程地理自然地理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水循环过程,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等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过程、工业的集聚和扩散过程等碎片化信息描述特征分析原因提取解读信息评价影响原理规律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8分)外力搬运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山坡的沙和粉沙岩石圈物质循环冰川流水风力冰川流水风力外力作用原理侵蚀搬运堆积外力减弱迁移冰川流水风力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冰川流水风力空间山坡冲积地貌生物长期适应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以年为周期的生长发育节律现 象称为物候。气候变化影响植被物候。图1中数字 I、Ⅱ、Ⅲ、IV代表我国地势二、三级阶 梯过渡带的植被四个分区。据此完成3~5题。3.Ⅲ区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草原,主要影响因素是①纬度位置②阶梯位置③经度位置④海陆位置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4.受气候变化影响各植被区域植被的生长季延长,则其A. 返青期提前,枯黄期提前B. 返青期延后,枯黄期提前C. 返青期提前,枯黄期延后D. 返青期延后,枯黄期延后5.研究表明日均气温增大导致四个区域的植被返青期提前。这种现象变化最小的应是A. I植被区 B. Ⅱ植被区C. Ⅲ植被区 D. IV植被区生物长期适应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以年为周期的生长发育节律现 象称为物候。气候变化影响植被物候。图1中数字 I、Ⅱ、Ⅲ、IV代表我国地势二、三级阶 梯过渡带的植被四个分区。据此完成3~5题。整差性原理纬度海陆地形针叶林草原温阔林亚阔林针阔混交林整差性原理气候变化物候变化生物长期适应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以年为周期的生长发育节律现 象称为物候。气候变化影响植被物候。图1中数字 I、Ⅱ、Ⅲ、IV代表我国地势二、三级阶 梯过渡带的植被四个分区。据此完成3~5题。3.Ⅲ区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草原,主要影响因素是①纬度位置②阶梯位置③经度位置④海陆位置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4.受气候变化影响各植被区域植被的生长季延长,则其A. 返青期提前,枯黄期提前B. 返青期延后,枯黄期提前C. 返青期提前,枯黄期延后D. 返青期延后,枯黄期延后5.研究表明日均气温增大导致四个区域的植被返青期提前。这种现象变化最小的应是A. I植被区 B. Ⅱ植被区C. Ⅲ植被区 D. IV植被区√√√约4千年前,乍得湖面积约30多万平方千米,水深160多米,是现今的几十倍,属于外流区域。如今乍得湖几乎没有地表水流出,却是淡水湖,有学者认为其东北部的博德菜洼地是湖泊盐分的“排泄场”。图3为目前乍得湖流域水系图。据此完成9~11题。9.乍得湖流域南部水系较北部发达,其主导因素是A. 大气环流 B. 地形地势C. 地壳运动 D. 洋流性质10.该学者认为博德莱洼地是湖泊盐分“排泄场”的依据是① 东北部洼地地势最低 ② 东北部季节性河流多③ 历史时期湖泊面积大 ④ 湖面水位季节变化大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11.如今乍得湖湖水盐分的“流失”主要通过A. 地表径流 B. 地下径流C. 湖泊蒸发 D. 居民用水约4千年前,乍得湖面积约30多万平方千米,水深160多米,是现今的几十倍,属于外流区域。如今乍得湖几乎没有地表水流出,却是淡水湖,有学者认为其东北部的博德菜洼地是湖泊盐分的“排泄场”。图3为目前乍得湖流域水系图。据此完成9~11题。水循环原理河流湖泊地形乍得湖面积缩小淡水湖气候洼地盐分排泄场约4千年前,乍得湖面积约30多万平方千米,水深160多米,是现今的几十倍,属于外流区域。如今乍得湖几乎没有地表水流出,却是淡水湖,有学者认为其东北部的博德菜洼地是湖泊盐分的“排泄场”。图3为目前乍得湖流域水系图。据此完成9~11题。9.乍得湖流域南部水系较北部发达,其主导因素是A. 大气环流 B. 地形地势C. 地壳运动 D. 洋流性质10.该学者认为博德莱洼地是湖泊盐分“排泄场”的依据是① 东北部洼地地势最低 ② 东北部季节性河流多③ 历史时期湖泊面积大 ④ 湖面水位季节变化大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11.如今乍得湖湖水盐分的“流失”主要通过A. 地表径流 B. 地下径流C. 湖泊蒸发 D. 居民用水√补给→降水√√37.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磨西台地是我国西南高山峡谷区难得的一块开阔平坦区域,由砂砾石和巨石块等冰水堆积 物组成,台厚达80-300米,长10.7千米,宽1-2千米。第四纪冰期冰川曾延伸至此。雅家埂 河、磨西河分别从地两侧流过(如图7a), 并在最南端尖角处(海拔1020米)汇流。磨西台地边坡地质灾害频发,尤以雅家埂河一侧更甚。图7b 为雅家埂河一侧某圆椅状水蚀峭壁。(1) 说明磨西台地是如何形成的。(6分)(2) 结合水系和河岸性质,解释磨西台地雅家埂河一侧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高的原因。(8分)(3) 结合水流冲蚀,分析图7b 圆椅状的峭壁地貌是怎样形成的。(8分)37.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磨西台地是我国西南高山峡谷区难得的一块开阔平坦区域,由砂砾石和巨石块等冰水堆积 物组成,台厚达80-300米,长10.7千米,宽1-2千米。第四纪冰期冰川曾延伸至此。雅家埂 河、磨西河分别从地两侧流过(如图7a), 并在最南端尖角处(海拔1020米)汇流。磨西台地边坡地质灾害频发,尤以雅家埂河一侧更甚。图7b 为雅家埂河一侧某圆椅状水蚀峭壁。岩石圈物质循环位置地形台地地质灾害气候圆椅状峭壁37.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磨西台地是我国西南高山峡谷区难得的一块开阔平坦区域,由砂砾石和巨石块等冰水堆积 物组成,台厚达80-300米,长10.7千米,宽1-2千米。第四纪冰期冰川曾延伸至此。雅家埂 河、磨西河分别从地两侧流过(如图7a), 并在最南端尖角处(海拔1020米)汇流。磨西台地边坡地质灾害频发,尤以雅家埂河一侧更甚。图7b 为雅家埂河一侧某圆椅状水蚀峭壁。(1) 说明磨西台地是如何形成的。(6分)位置地形冰碛物冰川融化→冰碛堆积→台地形成→其他外力作用第四纪冰期时,受冰川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冰碛物堆积至此(2分);冰期后,洪水侵蚀并混杂冰水物,在磨西谷地堆积(2分);长期的外力作用,固结形成冰水混合堆积体(2分)。37.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磨西台地是我国西南高山峡谷区难得的一块开阔平坦区域,由砂砾石和巨石块等冰水堆积 物组成,台厚达80-300米,长10.7千米,宽1-2千米。第四纪冰期冰川曾延伸至此。雅家埂 河、磨西河分别从地两侧流过(如图7a), 并在最南端尖角处(海拔1020米)汇流。磨西台地边坡地质灾害频发,尤以雅家埂河一侧更甚。图7b 为雅家埂河一侧某圆椅状水蚀峭壁。(2) 结合水系和河岸性质,解释磨西台地雅家埂河一侧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高的原因。(8分)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震、火山物质源不稳定性+动力因素雅家埂河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流量大,侵蚀作用强(2分);流域落差大流速快,雨水极易汇流成洪峰(2分);雅家埂河位于台地东侧,右岸为冰水堆积物,岩性软(2分);水流侵蚀台地,岸坡易发生坍塌等(2分)。37.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磨西台地是我国西南高山峡谷区难得的一块开阔平坦区域,由砂砾石和巨石块等冰水堆积 物组成,台厚达80-300米,长10.7千米,宽1-2千米。第四纪冰期冰川曾延伸至此。雅家埂 河、磨西河分别从地两侧流过(如图7a), 并在最南端尖角处(海拔1020米)汇流。磨西台地边坡地质灾害频发,尤以雅家埂河一侧更甚。图7b 为雅家埂河一侧某圆椅状水蚀峭壁。(3) 结合水流冲蚀,分析图7b 圆椅状的峭壁地貌是怎样形成的。(8分)底部侧蚀→上部崩塌→坡面后退37.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磨西台地是我国西南高山峡谷区难得的一块开阔平坦区域,由砂砾石和巨石块等冰水堆积 物组成,台厚达80-300米,长10.7千米,宽1-2千米。第四纪冰期冰川曾延伸至此。雅家埂 河、磨西河分别从地两侧流过(如图7a), 并在最南端尖角处(海拔1020米)汇流。磨西台地边坡地质灾害频发,尤以雅家埂河一侧更甚。图7b 为雅家埂河一侧某圆椅状水蚀峭壁。(3) 结合水流冲蚀,分析图7b 圆椅状的峭壁地貌是怎样形成的。(8分)河流凹(右)岸,水流右偏(2分),岸坡(下部、底部)长时期受洪水冲蚀(2分),失去支撑的岸坡(上部)冰水堆积物,(胶结力不足以平衡下滑力)大面积塌陷(2分),塌陷体与岸坡分离,被水流带走(2分),从而形成圆椅状的陡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