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近似数》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共4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近似数》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共40张PPT)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近似数》说课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多位数》单元的课时内容《近似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近似数》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多位数》单元的课时内容。本单元有认识了亿级和万级的内的数,在这基础上认识近似数和求近似数为今后学习求小数的近似数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近似数的含义,能联系具体情境判断精确数和近似数;理解和掌握“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能用“万”或“亿”作单位写出大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联系实际并通过比较理解和认识近似数,感受数的表达的多样性;借助直观比较体会“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合理性,培养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体会近似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主动学习、乐于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教学重点
用“亿”或“万”作单位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四、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好,对旧知掌握较好,并初步具备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重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五、说教学策略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及教材特点,这节课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探究发现法、讨论交流法和猜想验证法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学法上,学生自主探索、操作验证、合作交流、质疑问难,把知识转化成相应的技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和近似数有关的知识。
(揭示课题)
板块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6情境图。
让学生读一读资料内容。在上面的内容中,2409所和2650个都表示到个位,是实际的精确数。而220万人和1902万件这两个数都是大约多少的数,实际的人数和件数不可能正好多少万,所以它是和精确数比较接近的数。
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数表示,而是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像这样和精确数比较接近的数是近似数。
2.初步感知。
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中的信息,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如果让你把划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
3.判断近似数
出示“练一练”
提问:横线上的5个数,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精确数?
你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读一读内容和横线上的数。
(二)求近似数
1、出示例7。
了解例题内容,让学生自己读出表里的数,再指名说说男性和女性人数各有多少。
引导:我们在直线上用点表示出38万和39万,(出示直线图)
交流:你大约在哪两个位置描出表示这两个数的点?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一条直线:
(2)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
提问: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在直线的什么位置?分别把它们描出来。
学生尝试在教材的直线上进行描数。
教师投影学生完成的结果:
(3)观察直线,探究找近似数的方法。
提问:观察直线上384204和386685这两个数,它们各接近多少万?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组织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思考方法:
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边,接近38万;386685在385000的右边,接近39万。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近38万;386685千万位上是6,比385000大,接近39万。
教师对以上两种方法都应给予肯定。
3.介绍“四舍五入”的方法。
(1)教师介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数省略。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尾数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改写成0。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男性和女性人数的近似数。
先让学生独立写,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它们的近似数的。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384204≈380000
386685≈390000
4.完成“试一试” 让学生读一读“试一试”的数。
用“万”或“亿”作单位写出一个数的近似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用“万”作单位时,看千位上的数是几,确定近似数是多少万;用“亿”作单位时,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几,确定近似数是多少亿;然后直接写出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板块三、课堂练习
(一)、辨别准确数和近似数,说说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1)飞云江大桥全长1700多米。
(2)瑞安市有911个村民委员会。
(3)塘下镇小轿车有8000辆左右。
(4)塘下镇中心小学花木大约有3550棵。
(二)、填空。
1、一片树林有九百二十五棵树,写作( ),它的近似数是( )。
2、9993是( )位数,这个数大约是( )。
3、农场有692头奶牛,约为( ) 头。
4、珠穆朗玛峰高8888米,约为( )米。某林场有2403棵杨树,约是 ( )。
5、要买1498元的相机,我至少要带大约 ( )元才够买。
(三)、估一估,在括号里填上“万”“千”“百”“十”。
(1)我们全校大约有一( )人。
(2)我们班大约有五( )人。
(3)我们全校大约有五( )张桌椅。
(4)我们全校大约有四(   )名教师。
(5)爷爷今年大约有七(   )岁。
(6)一个体育场大约有一(   )个座位。
(四)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698的近似数是:
2956的近似数是:
3120的近似数是:
2802的近似数是:
1004的近似数是:
5023的近似数是:
板块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或体会。
【设计意图:梳理所学知识,将所学知识系统化】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四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掌握知识教学,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错的,开始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但是上完之后,我总觉得:学生掌握得不好,尤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比较欠缺,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不足。整节课时间比较紧张,后面巩固练习和课小结的环节有点匆匆过场的味道,与自己曾设想的场景有一定的差距。自己激励性的语言还欠缺,这也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