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1.2学会沟通交流 教学设计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1.2学会沟通交流 教学设计 (表格式)

资源简介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者: 所在学校: 撰写日期:2022、11
课题题目:学会沟通交流 第 1课时 《(正确对待不同看法》 五年级(上)册 第2单元第1课
1.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 置,学习内容 对发展学生核 心素养的功能 价值,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 等) 《学会沟通交流》为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中的第2课,旨在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成长中人际交往方面如何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新问题,与另外两课呈并列关系。 全文共三个部分,教材内容从认知到导行层层递进,符合学生道德发展特点,第一课时重点围绕第一版块“正确对待不同看法”的内容展开教学,教材呈现了两个具体的案例情境,情境一旨在引导学生明白人与人之间出现不同的观点是很正常的现象,情境二通过换位思考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明白,如果人们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就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应学会以平常心理性地看待人们与自己的不同,理性对待意见分歧。
2.学情分析(分 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 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发展 需求、发展路径等) 五年级学生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同时在人际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 通过对五年级学生的课前调查了解发现,绝大部分孩子都与他人产生过观点或看法的分歧。 在面对与他人观点分歧时,大多数孩子会各执己见与人进行争辩,有时会因为互不相让的态度激化矛盾,产生冲突,影响与同学关系。 如何正确看待交往中观点的不同与分歧是学生成长中面临的新问题。
3.目标确定(根 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 方法,描述学 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 1、认识到人们在交往中产生不同观点与意见分歧是很正常的,学会以平常心看待这些分歧。 2、了解导致人们产生不同观点的原因,从而能理解他人对自己的不同观点。 3、在活动的探究中培养学生能够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的品格,为有效沟通交流奠定基础。
4.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地看待他人与自己观点的不同,学会理性面对它们。 教学难点:敢于交流沟通,理解交流沟通的意义。
5.教学过程/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教学环节中呈现的学习 情境、提出驱动性问题、 学习任务类型等) 学生活动 (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 开展学习活动,与教的环 节对应) 设计意图(简要说明 教学环节、学习活动 等,组织与实施意 图,说明活动对目标 达成和学生发展的 意义,说明如何在活 动中达成目标,关注 课堂互动的层次与 深度)
时间 环节一:视频导入,揭示主题
直观演示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视频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活动。
创设情境,初步了解不同看法(激学) 视频引入,认知必要(视频出示《画杨桃》) 看视频,感受生活中人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
小结 在观看视频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质疑从而发现发现:不同的位置带来的不同观察视角使得画杨桃出现不同结果,为课中探究“人们的观点为什么会不同”奠定学习基础。 揭示课题: 正确看待不同看法
时间 环节二:不同看法产生的原因 设计意图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出示活动图谈论: 针对同一场篮球赛,同班同学的看到为什么不一致? 学生课堂互动中谈论,表述原因(人们在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看待问题的立场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让学生在分析与探讨中产生共鸣,获得心灵感悟:对待同一问题,不同人的看待不同。
小结:人们在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看待问题的立场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产生不同看法也是正常的 。 培养归纳的知识点的能力
时间 环节三:正确对待不同看法 设计意图
合作探究、 情境表演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根据教材11页的活动图的问题情景,设计两种不同结果的人物对话。并总结怎样正确看待不同看法 (2人为一组,并小组代表演示。) 学生课堂互动中谈论: 1、正确对待分歧的结果。(小组代表演示) 2、不正确对待分歧的结果。(小组代表演示) 3、指名总结。 针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助的精神。
小结:有不同看法时,只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考虑他人,就容易产生矛盾或冲突。理性对待分歧,会让我们有合情合理的看法和思考。 培养归纳的知识点的能力
时间 环节四: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谈一谈 你有哪些收获 畅谈收获 让学生感受道德与法治就在身边,跟生活贴的很近又应用与生活,培养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兴趣。
时间 6.总结 设计意图
归纳总结 人们在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看待问题的立场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产生不同看法也是正常的。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不同的看法,真诚坦率地交流,在沟通中解决问题,获得友谊和成长。 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尊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
7.板书设计 不同的看法 产生原因:成长环境不同、行为习惯不同、 生活方式不同、 看待问题的立场不同。 考虑他人 正确做法: 理性对待 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的印象,为突破难点创设条件,从而更好的对知识点进行归纳。
8.课后作业设计 1、案例续写:根据第10页的活动图,两人一组选择“场上球员”“场下观众”中的一方续写故事。 2、课后与家人探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成长环境是什么样的,自己和他们看待问题的立场有什么差异。 (任选一题完成即可) 明确固执己见、不考虑他人意见所造成的后果。从而掌握正确对待不同看法。
9.学习评价设 计(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 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价值 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 评价的内容、 方式与工具等;过程性评价要适量、适 度,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充分动了起来,进行情境表演,续写故事,活动体验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实现学生学会以平常心看待这些分歧。从而能理解他人对自己的不同观点的目标。 在活动的探究中培养学生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的目标。 整个过程中,老师正面激励性评价为主,生生互评,利用班优课堂加分功能等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肯定、鼓励学生激发其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0 .教学反思与 改进(教与学 的经验性总 结,基于学情 分析和目标达 成度进彳亍对比 反思,教学自 我评估与改进 设想) 本课教学中,充分借助趣味视频、情景表演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在欢乐、轻松的氛围中进行思考、实践。本课伊始,教师播放了一段因沟通不当产生误会的摘笑视频。这是本年龄段学生都非常喜欢的一种呈现方式,既自然而高效地引出了本课的主题一学会沟通交流,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全课教学的展开营造了一个积极、愉悦的氛围。 教材中的案例虽然图文并茂,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这些预设的案例还欠缺一些真实性和生活性。因此,教师一改单纯的教材案例讲述、分析,而是组织学生以情景表演的方式,让教材中的活动园案例真正地"活"起来。有的学生在情景表演中给出了有异于教材预设却又合情合理、接地气的看法;这就让本案例的素材更加多样,为学生后续的讨论交流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