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春 游》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歌曲《春游》。二、教学目标:1、通过歌唱《春游》,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象,体验不同音乐体裁所描绘的春景。2、能用明朗、愉悦的情绪,纯美的歌声演唱《春游》,感受歌曲美的意境。3、了解歌曲中“同头换尾”的手法以及不同力度记号的表现。三、教材分析:《春游》是李叔同既作词有作曲的学堂乐歌,原为三声部合唱曲。该曲采用典型的“起承转合”四句体乐段,句幅整齐对称,形式严谨,节奏统一,曲调流畅。《春游》的节奏相当明快,深受当时青年学生的欢迎。这首歌的歌词是一首优美的七言律诗,歌中“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一句写得极具意境。傍晚,游春的人在莺啼声的伴奏中,踏在郊外的小路上归返,晚钟正好悠悠地敲响。此时,花簇、钟声、夕阳融为一体,真不知能勾起多少游人的感慨与遐想。四、教学重点:能用不同的力度记号表现歌曲。五、教学难点:歌曲结构和旋律的分析即“同头换尾”的手法。六、教学准备:钢琴、教学课件、多媒体电脑。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春是四季之首,是一个如诗如画的季节,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那在这阳春三月你最想做些什么呢?”2、学生交流回答。3、“老师最想迎着和煦的春风,看杨柳依依,去郊外踏青春游。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春天的脚步,循着花香,去感受扑面而来的春的气息吧!”4、“先让我们来做一下春的热身运动,你知道哪些和春有关的内容呢?成语啊、诗句啊、文章啊、等等都可以。”5、学生抢答。6、“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这些都是文人墨客用他们的智慧和不同形式抒发的对春的赞美。今天老师还要向大家推荐一首和春有关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二)学唱歌曲:1、老师范唱,欣赏画面,问:听完歌曲后你有什么感受?2、学生回答。3、“同学们说的真好!是呀,意境真美“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让我们再来静静的欣赏一遍,感受这歌中有画、画中有歌的美景。”4、再次欣赏歌曲。5、“两遍听下来,你有没有发现好像有音调差不多的乐句呢?请你仔细的找一找,可以和旁边的同学一起商量一下。”6、学生交流。7、教师总结:第二句和第四局旋律完全相同,第一句和这两句前面都相同,结尾不同,这在音乐创作手法中叫做“同头换尾”。8、“这么看来乐谱应该不难,请你喝旁边的同学一起唱一唱这三句,中间一句不同的由王老师来演唱。”9、学生自由练习唱谱。10、“刚才我们只能说是把歌谱的音都唱对了,但是还没有加上节奏,请大家观察一下,这首歌曲是几几拍?几分音符唱一拍?八分音符应该唱几拍?四分音符呢?四分附点音符呢?”11、完整演唱歌谱。12、“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歌曲每一句的节奏都是一样的,是呀,八六拍给人一种摇曳、荡漾的感觉,所以让我们感觉这首歌曲的旋律非常的柔美。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把歌词加进去演唱。”13、加入歌词演唱。14、加入力度记号:mp mf p 渐慢15、加入力度记号完整演唱,要求演唱时声音连贯,要像一条线把每个音穿在一起,象弥漫着轻纱一般,老师范唱。16、有感情地完整演唱。17、分角色演唱。(三)拓展:1、“这首旋律如此优美的歌曲就是由我们近代的一位艺术全才李叔同所做的学堂乐歌《春游》。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李叔同和什么是学堂乐歌。”2、媒体介绍。3、“李叔同还有一首家喻户晓的学堂乐歌《送别》(老师哼唱),可能我们很多同学都听过甚至会唱,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4、媒体播放《送别》。5、“最后让我们在《春游》这动人的旋律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6、歌曲演唱。(四)师生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