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1.音乐欣赏《新疆之春》 2.竖笛练习《土拨鼠》教材分析:《新疆之春》是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四季放歌》的一首歌曲。是中国小提琴独奏曲。由马耀先、李中汉作于1956年。乐思流畅,感情豪爽奔放,具有鲜明的维吾尔音乐风格。《新疆之春》为单三部曲式。乐曲奔放流畅,潇洒自如,具有鲜明的维吾尔民族音乐风格,反映了解放后新疆人民欢欣、酣畅的生活情趣。也是大家较为熟悉的一首优秀作品。学情分析:由于小孩子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他们的认知活动都是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的。因此,创造音乐课堂的愉快情境尤为重要。针对以上情况,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够对我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大胆地参与歌表演3、能够集体吹奏出《土拨鼠》,并能感受其中的情绪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的情绪,并能认识小提琴的音色。 2、感受、体验音乐,参与音乐实践活动。3、吹奏《土拨鼠》教学难点:在聆听的过程中用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的音乐情绪及风格六、教法与学法:引导法、听赏法、讲授法、研究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法等;听唱法、探究法主动学习法等。七、课时:一课时八、教具准备:多媒体九、教学过程一、组织上课 师生互相问好。整体感知,课前交流1、感性欣赏《新疆之春》: 让学生看着画面,聆听音乐,感受完整的音乐形象和音乐风格。听完音乐,邀请学生将课前准备好的资料进行交流欣赏。2、作品简介: 《新疆之春》是一首小提琴独奏曲,作曲家马耀先、李中汉,采用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素材,1956年创作的一首具有新疆音乐风格的乐曲,乐曲的感情乐观豪爽,曲调优美、流畅、朗朗上口,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音乐欣赏乐曲初听 思考:(1)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这首乐曲主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用什么乐器做伴奏的?(3)这首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聆听并思考;乐曲听完后师生共同解决思考题)2、乐曲复听 (1)A段的音乐有什么特点? 乐曲第一部分的节奏由疏而密继而疏密交替,旋律加上铿锵有力的伴奏音型、小提琴的多种演奏技法,表现出热烈,欢快的音乐情绪。(2)B段的音乐采用的是新疆什么乐器的音乐素材?表现了什么样的音乐气氛?听到了这段音乐时,你最想做什么? 采用了新疆手鼓的伴奏节奏为素材,运用了转调的手法让音乐呈现高潮,给人载歌载舞的音乐情绪。(3)第三部分音乐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用A’来标记?基本上再现了第一部分的内容,但在结束部分有所不同。即:结束部分有一个尾奏。(4)再次聆听,感受《新疆之春》的歌曲情绪。实践与表演1.熟悉音乐旋律,体会第二部分旋律加入新疆手鼓节奏的特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创造自己喜欢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创编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为旋律伴舞。并邀请几个小朋友上台展示。吹奏竖笛《土拨鼠》教师展现歌谱,并示范歌曲,学生聆听教师讲授《土拨鼠》的歌曲背景以及含义找准七个基本音符正确吹奏出本节课的内容,并且能够吹奏出歌曲的意境。师生共同吹奏《土拨鼠》要求:下节课背吹七、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