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4.10《我们爱和平》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4.10《我们爱和平》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我们爱和平》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详案
适用教材版本: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10课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发展和结局,深入认识战争的本质。
2、理解战争对儿童的影响和生存状态,激发同理心,培养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3、感受战争中儿童面临的苦难,激发对非正义战争的痛恨之情和对战乱中人民的同情之心。
4、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索如何保持和平、避免战争,以及如何传递和平的理念,促进道德、法治素养的提升。
教学重点:
1、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发展和结局进行深入剖析,认识战争的本质;
2、关注战争中儿童的生存状态,激发同理心,培养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难点:
1、感受战争中儿童面临的苦难,激发对非正义战争的痛恨之情和对战乱中人民的同情之心;
2、帮助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周围的世界更加和平。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二战和战争中儿童的生存状态的图片、视频、文章等资料;
2、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学情背景:
本节课是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10课《我们爱和平》第一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和平”和“战争”的基本概念,具有一定的道德、法治素养和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教材分析: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点和战争中儿童的生存状态,让学生深入认识战争,并激发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设计:
一、引入(5分钟)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我们爱和平》这一课。请问你们知道二战吗?它是一场怎样的战争?”
学生回答:“二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全球性的战争,参战国众多,战争影响深远。”
教师:“非常好,我们接下来要了解更多关于二战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的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究(20分钟)
教师:“二战的起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二战的起因有很多,比如纳粹德国的侵略行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等。”
教师:“非常好。那么你们知道二战中有哪些主要参战国吗?”
学生回答:“有德国、日本、意大利等。”
教师:“非常好。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二战中的主要事件。请看屏幕。”
(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
教师:“你们看到的画面是二战中的主要事件,请你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回答:“二战中的事件非常残酷,让人感到很悲伤和痛心。”
教师:“非常好。二战中有很多儿童因为战争而失去了家庭和幸福。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战争中儿童的生存状态。”
(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
教师:“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学生回答:“我们看到了很多儿童因为战争而失去了家庭和幸福,感到很难过。这样的情况发生是因为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伤害。我们要通过和平来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式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二战的起因、发展和结局,帮助学生深入认识战争的本质。同时通过展示战争中儿童的生存状态,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儿童的无辜,激发学生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三、总结(10分钟)
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二战的特点和战争中儿童的生存状态。通过学习,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可贵。希望大家时刻保持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教师:“现在请你们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和平的理解和对世界和平的期望。”
学生分组讨论,表达自己对和平的理解和对世界和平的期望。
各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非常好。听了大家的发言,我们更加坚定了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思考和讨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平的重要性,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拓展(5分钟)
教师:“同学们,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平,我给大家推荐一些关于和平的文章、故事或电影,希望大家能够多关注和平、传递和平的理念。”
以下是一些关于和平的文章、故事或电影的推荐:
文章:《和平宣言》(作者:恩格斯)
故事:《小王子》(作者:圣埃克苏佩里)
电影:《和谐》(导演:张艺谋)
文章:《和平的力量》(作者:达赖喇嘛)
故事:《兔子、乌龟和和平》(作者:未知)
电影:《和平之战》(导演:许鞍华)
以上推荐的文章、故事或电影都围绕着和平这一主题展开,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手法,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平的重要性,传递和平的理念。希望大家能够关注和平,从自身做起,为和平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内容,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和平的理念和相关内容,提高学生对和平的认识和理解。
作业布置:
请学生写一篇小作文,谈谈自己对和平的理解和对世界和平的期望。
板书设计:
主题:我们爱和平
重点:深入认识战争,向往和平
难点:关注战争中儿童的生存状态,培养同情心
课前问题:你们知道二战吗?它是一场怎样的战争?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考察学生对战争和和平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学生作文、课堂表现等形式,综合评价学生的道德、法治素养以及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如图片、视频、讨论、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感受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同时,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引入环节的问题设置上可以更具体、更有针对性,让学生更容易进入课堂主题;在板书设计上可以更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和难点。此外,我还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反馈,更好地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