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选择题训练0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选择题训练03

资源简介

(共79张PPT)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选择题训练03
1.根据农业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西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油菜 C.高粱 D.水稻
D
2.我国草场资源自东向西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产草量下降,草的高度下降,草的分布越来越稀,草场上放牧的动物也不同,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不同 B.海拔不同
C.纬度不同 D.降水不同
D
3.下图为某国土地类型构成柱状图,该国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的是(  )
A.林业 B.渔业 C.种植业 D.畜牧业
D
4.下图甲、乙为“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大豆、油菜、甘蔗、棉花)分布图”,则下列经济作物的排序与图中主要分布区一致的是(  )
A.①油菜 ②大豆 ③棉花 ④甘蔗
B.①大豆 ②油菜 ③甘蔗 ④棉花
C.①甘蔗 ②大豆 ③棉花 ④油菜
D.①棉花 ②大豆 ③油菜 ④甘蔗
D
不同地区,农作物耕作制度不同。回答5-6题。
5.关于各地农作物耕作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为一年一熟B.三江平原为一年三熟C.江汉平原为两年三熟D.海南岛为一年三熟
6.影响上述农作物耕作制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海陆位置 D.洋流
D
B
下图为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播种面积统计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A.新疆、湖北、安徽、河北 B.河北、湖北、安徽、新疆C.新疆、安徽、河北、湖北 D.安徽、河北、新疆、湖北
8.下列四种经济作物适合在甲省种植的是
A.甘蔗 B.黄麻
C.甜菜 D.花生
A
C
9.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A.①地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
B.②地沿海利用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
C.③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④地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
B
10.与如图水利工程密切相关的是
A.旱地农业B.水田农业C.灌溉农业D.河谷农业
C
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11-13题。
11.以高寒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区域是
A.甲 B.乙C.丙 D.丁
12.下列地理区域与民风民俗搭配正确的是
A.甲—冬季滑雪运动B.乙—迎送宾客献哈达C.丙—端午赛龙舟D.丁—那达慕大会
13.具有“地广人稀”的地理区域和其代号一致的是
A.甲、丁B.甲、乙C.乙、丙D.丙、丁
D
A
D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14-16题。
14.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其中水热资源最丰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图中椭圆甲、乙、丙、丁中,交通网比较稠密的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16.确定南方、北方两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 B.地势 C.季风 D.气候
A
A
D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17-18问题。
17.与①、④两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A.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D
18.关于四大地理区域优势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①主要是煤炭和石油
B.区域②主要是石油和水能
C.区域③主要是地热能和核能
D.区域④主要是水能和石油
A
19.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区目前是我国最主要的水稻生产基地
B.南方地区物产丰饶,是主要的小麦、茶叶、甘蔗和热带作物产区
C.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自然景观大致呈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D.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农作物的产量不高
C
读“我国四地气温降水资料图”,完成20-21题。
20.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地理区域是 ( )
A.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
B.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D.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21.四地中,丙地夏季气温最低,主要原因是 ( )
A.地势高 B.纬度低 C.身居内陆 D.靠近沿海
C
A
读图M、N,回答22-23题。
22.图M中①地区和②地区的分界线F山脉是( )
A.昆仑山 B.太行山 C.秦岭 D.天山
23.图N中甲、乙两地分别反映的是图M中我国四大区域中的(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②和④
C
C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24-25题。
24.从A到B一线,能大致反映植被变化的是
A.草原一森林一荒漠草原一荒漠
B.森林一荒漠草原一草原一荒漠
C.森林一荒漠草原一荒漠一草原
D.森林一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
D
25.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C到D反映了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逐步递减
B.从C到D反映了我国东部地区热量分布逐步递减
C.从C到D反映了我国东部地区降水逐渐减少
D.从C到D反映了我国东部地区昼长逐渐增加
B
众多的“驴友”游遍大江南北,感受美丽中国。他们在网上发微博,分享沿途见闻。据“驴友”真真提供的旅行路线图完成26-27题。
26.下列真真所发微博错误的是
A.沿路线1领略了天山风光的美丽
B.沿路线2看到了东耕西牧的差异
C.沿路线3感受到了壮族和藏族同胞的热情
D.沿路线4自北向南从麦浪滚滚到稻花飘香
C
27.下列博文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A.甲地江南水乡小桥流水
B.乙地的采茶戏委婉动听
C.丙地冰川广布牦牛成群
D.丁地的烤全羊味道纯正
B
读图,完成28-29题。
28.和珠江三角洲内地相比,港澳的优势是(  )
A.先进的管理经验 B.土地资源丰富
C.廉价的劳动力 D.矿产资源丰富
A
29.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充分合作,形成了独特的“前店后厂”模式,在该合作中, 港澳地区主要扮演的角色是(  )
A.提供土地、劳力和产品,扮“店”的角色
B.进行产品加工、制造,扮演“厂”的角色
C.对产品进行市场推广和外销,扮演“店”的角色
D.从事样品制造和开发,扮演“厂”的角色
c
30.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我国不同地理界线,其中表示我国地势第二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B
3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B.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C.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C
32.下列农业生产活动中,不符合因地制宜发展理念的是
A.在地形陡峭的山区发展林业
B.在内蒙古草原地区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C.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
D.在上海郊区发展肉、乳、禽、蛋生产
B
33.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的主要原因是
A.峡谷多,水流急 B.瀑布多,河道深
C.洼地多,降水少 D.形成“地上河”,支流少
34.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治理的根本在于
A.加固下游两岸大堤 B.在上游修建水库C.搞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D.解决凌汛带来的影响
D
C
35.长江被誉为我国的“水能宝库”,其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河段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
36.长江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分别是
A.巴颜喀拉山、东海 B.巴颜喀拉山、渤海C.唐古拉山、东海 D.唐古拉山、渤海
A
C
37.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这主要是因为我国
A.山区面积广大 B.平原面积广阔
C.季风气候显著 D.气候复杂多样
38.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A.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B.从西向东递减 C.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
D
39.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具有 的特点
A.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 B.各民族均匀分布
C.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D.大聚居、小杂居
40.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国分布比较均匀 B.东部多,西部少
C.西北多,东南少 D.西部多,东部少
C
B
41.长江、黄河发源于同一省区,该省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分别是
A.宁、银川 B.青、西宁 C.川、成都 D.川、西宁
42.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
B.西靠亚欧大陆,东部濒临海洋,海陆兼备
C.位于北半球,跨东西半球
D.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纬度较低
B
B
43.我国东部濒临的海域,自北向南依次是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南海、东海、黄海、渤海C.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D.南海、渤海、黄海、东海
44.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到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A
B
45.符合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是(  )
A.水资源——华北多、西南少
B.草地——东南多、西北少
C.林地——西北多、东北少
D.耕地——东部多、西部少
D
46.下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个省级行政区中,①的人口密度最小
B.四个省级行政区中,②的人口数量最多
C.四个省级行政区中,③的面积最大
D.四个省级行政区中,④的人口密度最小
D
47.如图是我国东、西部面积和人口比较图,从图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A.东部面积比西部大
B.西部人口比东部多
C.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D.西部人口密度大,东部人口密度小
C
48.我国西北地区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乱占耕地 D.滥伐森林
A
49.读图“我国土地利用构成图”,判断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比重最小的是(  )
A.牧草地
B.林地
C.耕地
D.未利用土地
C
50.下列对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B.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
C.农村新建的居民的住宅区,尽可能移到地形平坦的平原地
D.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B
读“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示意图”,完成51-52题。
51.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沙漠
5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④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
A.种植业 B.林业
C.水产养殖业 D.畜牧业
A
D
53.下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其选项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A.①水田 ②旱地 ③林地 ④荒地
B.①水田 ②旱地 ③林地 ④草地
C.①旱地 ②水田 ③荒地 ④草地
D.①旱地 ②水田 ③荒地 ④林地
B
据报道,“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江苏、山东段2013年6月份试供水,年内将实现全线供水。请结合下图完成54-55题。
54.“南水北调”东线的水源主要来自(  )
A.丹江口水库B.钱塘江 C.淮河D.长江
55.“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受益地区是(  )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华北地区 D.东南沿海地区
D
C
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很不均匀。下图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57题。
56.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征是(  )
A.从西向东减少B.东北多,西南少C.从东南向西北减少D.北方多,南方少
57.目前,我国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  )
A.兴修水库B.跨流域调水C.提高水价
D.海水淡化
C
B
58.“早穿棉袄、午穿纱”说明新疆的气候( )
A.终年寒冷 B.炎热干燥
C.气温日较差大 D.气温年较差大
C
59.我国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主要成因是( )
A.迎风坡降水多的缘故
B.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C.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D.植被对气候的影响
B
60.四川盆地冬季气候比同一纬度的东部地区温暖,其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太阳辐射 C.人类活动 D.海陆位置
61.人类活动中可以调节气温增加降水量的是(  )
A.填海造陆 B.围湖造田 C.植树造林 D.毁林开荒
A
C
6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四位小朋友描述的传统民居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A.小红说:“我家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B.小强说:“我家屋顶坡度小,墙体厚”
C.小刚说:“我家住在窑洞里,冬暖夏凉”
D.小兰说:“我家房屋墙体厚,窗口小”
A
63.如图所示的传统民居中位于北京的是(  )
C
64.下列各组地理事物中,依次出现在黄河流经地域的一组是(  )
A.酥油茶-吊脚楼-蒙古袍-四合院
B.碉房-兰州拉面-马头琴-窑洞
C.蒙古袍-土楼-窑洞-京剧
D.坎儿井-那达慕大会-信天游-四合院
B
65.下列有关人口分布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
A.台湾岛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B.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人口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
D.青藏地区的人口主要分布在热量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带
D
66.使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最冷地区是由以下哪个因素造成的 ( )
A.纬度位置 B.海拔太高 C.人类活动 D.地球形状
B
67.2012年春节期间,小刚去了哈尔滨滑雪,小明则去了海南岛领略海岛风情,下面是他们拍摄的两张照片,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的影响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势的影响
B
68.下列关联正确的是(  )
A.春风不度玉门关--与夏季风的影响有关
B.青藏高原盛夏寒--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
C.华北平原春干旱--与地形的影响有关
D.天涯海角隆冬暖--与海陆位置的影响有关
A
读“冬季风示意图”,回答69-70题。
69.图中冬季风①盛行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70.图中①②方向刮来的风的性质是( )
A.寒冷干燥  B.温暖湿润
C.温暖干燥  D.寒冷湿润
A
A
71.以下各线与“秦岭——淮河”一线大致相吻合的是(  )
①一月0℃等温线②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④水田与旱田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72.下图甲是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平均分配图,图乙中与此气候类型相对应的城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B
73.对“中国一月等温线图”图中各等温线所起的地理分界线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是0℃等温线,基本上也是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及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②是8℃等温线,也是1600毫米和800毫米降水量的分界线③是-8℃等温线,是我国东部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④是-24℃等温线,该界限是我国寒温带的最北界限,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
74.下面是某位旅游者,在我国四个不同地方所写的旅游轧记,与图中A、B、C、D四个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
①三月积雪仍厚,爬雪山虽然寒冷,但仍需做好防晒②六月的这里,麦浪翻滚,到处都是喜人的金灿灿的丰收景象,农民的心里格外甜③七月穿的短袖衣服一月穿也相当合适;阵雨像是识途老马,总在午后报到④凭良心讲,其骆驼真的是很恐怖的记忆,尤其是从骆驼背上落地,仿佛是突然从二楼降到一楼
A.①--A,②--B,③--C,④—D
B.①--B,②--C,③--A,④--D
C.①--C,②--B,③--D,④—A
D.①--D,②--B,③--A,④--C
D
下图为我国东部平原四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据图完成75-76题。
75.造成四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差异 B.经度差异
C.地势差异 D.纬度差异
76.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的熟制可达到一年三熟
B.甲乙两地位于北方地区
C.丙丁两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D.我国南北温差夏季比冬季大
D
A
77.造成图中我国东部山桃盛开花期时间差异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A
家住上海的小明同学想利用暑期(7月份)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了四条游览线路。读图,回答78-79题。
78.四条游览线路中,穿过我国不同干湿地区数量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9.若按④路线游览,下列景象可能为途中看到的是( )
A.银装素裹的大地 B.茫茫的沙漠
C.金灿灿的稻田 D.蜿蜒的长城
B
C
80.下列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A.渤海、琼州海峡B.渤海、黄海
C.黄海、东海 D.东海、琼州海峡
81.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
①广东 ②广西 ③云南 ④台湾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A
C
82.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南、西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位于亚欧大陆东部,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南北跨度大,兼有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
D.东西跨度大,是跨越经度最多的国家
B
83.下列国家中,与我国陆上接壤的是
A.韩国 B.日本 C.老挝 D.柬埔寨
84.我国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最大的是
A.新 B.内蒙古 C.藏 D.川
C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