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课外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课外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四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
课外阅读训练题
(一)超山赏梅记
初春,正是赏梅的大好季节,素有“雪梅十里香”之称的超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公园大门前的小山坡上,有一片梅林。朵朵白梅绽开枝头,如片片白雪。白梅有5片花瓣,洁白无瑕,给人一种纯洁高尚的感觉。
进门不远,便是大明堂。在草坪的东边,有一株宋梅,四周用石栏围着。这株古梅,饱经风霜,树皮已成了铁黑色,树枝苍硬弯曲,枯枝已经不少,但枝头却稀稀落落地开着一些梅花,看来它并不服老,像要展示出自己生命不息的顽强意志。
穿过大明堂,在浮香阁前的庭院里,有几株红梅,开得特别艳丽。花瓣层层叠叠,非常饱满,看了使人精神振奋。
啊!超山的梅是美丽的,诱人的。
1.给下面词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在括号里。
“饱”的字义有:①充分 ②饱足 ③充实、充足④满足了食量
A.饱满(    ) B. 饱经风霜(    )
2.这篇短文是按_________的顺序记叙的。用“________”画出表示顺序的词句。
3.归纳各种梅花的特点。
白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龙岩游记(节选)
材料一:我们来到了福建省的龙岩。放眼望去,群山连绵,一个个山峰就像大海的波浪。在蔚蓝的天空中一只老鹰张着苍黑的翅膀一会儿俯冲一会儿升起一会儿平滑它像流星,像出弓的箭,又像搏击风浪的小舟。这情景,真叫人惊叹不已。
车子沿着山路慢慢行驶。深谷里,层林叠翠,绿树碧竹一浪一浪;峻崖上,野花簇簇,时有山涧清水直下。清水或滴珠,或一线,或几缕,或成瀑。穿过一望无垠的万亩婆娑的竹林,绿意盈盈映入眼帘。在壁立千仞的山峰上,怪石嶙峋,望之生畏。
过了好一阵子,才进入龙岩的江山旅游度假区。一到目的地,我就来到潺潺流淌的溪水边。溪水浅处及膝,水翻白花;深处约有两米,清澈见底。我坐在溪中的岩石上,听溪声叮咚四起,看凉风游东窜西……心中有说不出的惬意。
(选自《龙岩游记》)
材料二:站在龙岩顶上,纵目远望,无数山头,铺天盖地,跌宕起伏在我们的脚下,宛若十二级台风震怒了大海,它奔腾、呼啸、汹涌,卷起无数的巨浪。收目近观,环山叠翠,几只白鸽,点缀在那一片绿色之中,使你想起“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那湖边的草地上,渔翁垂钓,小儿放牧;那湖中的波纹上,一叶小舟从彩虹下穿过,荡起水星点点,游离闪烁,变幻莫测;那明、黑二洞的水,像飘带,飘啊,飘啊,飘向龙岩湖。这些组成龙岩的整体形象,是那么自然朴实,优美动人。
(节选自《龙岩游记》)
1.材料一的短文的写作顺序是(  )。
A.时间顺序 B.游览顺序 C.事情发展顺序
2.在材料一的短文中的内加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
A., 。 , , 。B., , , , ……C., 。 、 、 ……
3.材料一中作者分别在龙岩的哪些地方细细观赏了美丽景色?( )
A.山外、山路上、江山旅游度假区
B.山路上、山谷、江山旅游度假区
C.山峰、山谷、江山旅游度假区
4.材料二中写了龙岩的哪些景色?(  )
A.群山、台风、大海、渔翁垂钓、小儿放牧、龙岩湖
B.群山、牛羊、渔翁垂钓、小儿放牧、龙岩湖
C.群山、大海、渔翁垂钓、小儿放牧、龙岩湖
D.群山、白鸽、草地、渔翁垂钓、小儿放牧、龙岩湖
5.两篇材料都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记游洞庭西山(节选)
叶圣陶
二十五日,我们就离开苏州,往太湖中的洞庭西山。
十二点三刻,我们到了石公饭店。这是节烈祠的房子,五间带厢房,我们选定靠西的一间地板房,有三张床铺,价两元。节烈祠供奉全西山的节烈如女,门前一座很大的石牌坊,密密麻麻刻着她们的姓氏。隔壁石公寺,石公山归该寺管领。除开一祠一寺石公山再没有房屋,唯有树木和山石而已。这里的山石特别玲珑,从前人有评石三字决叫作“皱,瘦,透”,用来品评这里的山石,大部分可以适用。人家园林中有了几块太湖石,游人就徘徊不忍去,这里却满山的太湖石,而且是生着根的,而且有高和宽都达几十丈的,真可以称大观了。
饭店里只有我们两个客,饭菜没有预备,仅能做一碗开阳蛋汤。一会儿茶房高兴地跑来说,从渔人手里买到了一尾鲫鱼,而且晚饭的菜也有了,一小篮活虾,一尾很大的鲫鱼。问可有酒,有的,本山自制,也叫竹叶青。打一斤来尝尝,味道很清,只嫌薄些。
吃罢午饭,我们出饭店,向左边走,大约百步,到夕光洞。洞中有倒挂的大石,俗名倒挂塔。洞左右壁上刻着明朝人王所写的寿字,笔力雄健。再走百多步,石壁绵廷很宽广,题着“联云嶂”三个篆字。高头又有“缥缈云联”四字,清道光间人罗绮的手笔。从这里向下到岸滩,大石平铺,湖波激荡,发出汩汩的声音。对面青青的一带是洞庭东山,看来似乎不很远,但是相距十八里呢。这里叫作明月浦,月明的时候来这里坐坐,确是不错。我们照了相,回到山上,从所谓一线天的裂缝中爬到山顶。转向南往下走,到来亭。下望节烈桐和石公寺的房屋,整齐,小巧,好像展览会中的建筑模型。再往下有翠屏轩。
出石公寺向右,经过节烈桐门首,到归云洞。洞中供奉山石雕成的观音像,比人高两尺光景,气度很不坏,可惜装了金,看不出雕凿的手法。石公全山面积一百八十多亩,高七十多丈,不过一座小山罢了,可是山石好,树木多,就见得丘壑幽深,引人入胜。
(理解词语)照样子,写词语。
徘徊(偏旁相同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密麻麻(AABB式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节烈祠”是用来干什么的 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3.石公山的山石有什么特点 用三个字形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作者游洞庭西山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游乐山
妈妈的故乡四川有一处中外闻名的游览胜地——乐山。今年暑假妈妈一起回家乡,我有幸游览了乐山。
清早,江面上晨雾弥漫。我们由乐山城乘汽艇沿江而下,过青衣江、泯(mǐn)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口来到有中流砥柱之称的乌龙山。
乌龙山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荫,山壁陡峭,江流澎湃。古人曾赞道:“河处悄来缥(piāo)渺(miǎo)峰,独立江心江四曲。环水有山不见山,一耸云树插天绿。”
我们离船登岸,踏上山间小径,小径两旁竹木苍翠,不时传来阵阵鸟语,十分幽雅恬静。不知不觉悟我们来到乌龙寺,乌龙寺坐落在乌龙山顶。楣(méi)门正中高悬金匾,门上雕刻着十分精美的花卉图案,显得富丽堂皇。寺内主要建筑有经弥陀(tuò)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方丈室等,这些建筑结构严谨,庄严雄伟。入门为天王殿,殿内有四大天王雕塑,一个凶猛,一个严肃,一个威武,一个神气。天王手拿擒妖宝物,个人魁梧高大,形态庄重。寺中烟气弥漫,看来寺内香火很盛,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
沿着石铺小路下了山,过铁索桥,来到雄伟秀丽的凌云山。凌云山文物古迹丰富,历史名人题咏遍山皆是。加上寺宇辉煌,并有世界最大的石佛,因此自古以来有“天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州,嘉州山水在陵云”的美誉。险峻的竣云栈(zhàn)道下,奔腾的江水不时地冲击着山石,十分壮观。
顺着凌云栈道,我们来到大佛脚下。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勒坐像。佛像依凌云山西壁凿岩而成,在三江激流汇合处,坐东面西,佛像高71米,鼻长5.6米,单是脚前可坐百余人,如今大佛身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像披着绿色的袈裟(jiā shā),大佛背山面水,已在这里打坐一千一百多年了。大佛一双慧眼远眺峨眉,近观乌龙,双眼欲睁似闭,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其雕刻的精细,充分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技艺,实在令人惊叹。
夕阳红着脸儿,慢慢地西沉了,天空中的浮云化作片片美丽的晚霞。此刻,乐山奇景我们尽收眼底。我为祖国有如此辉煌灿烂的历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1)解释下列成语。
①络绎不绝:   
②巧夺天工:   
(2)本文的记叙顺序是(  )
A.时间变化B.地点变化C.事情的发展
(3)填出下列地点变化的缺项。乐山城→   →   →   →   
(4)用横线画出第六自然段描写大佛高大句子,用波浪线画出这节中描写大佛神态的句子。
(5)短文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一)、1. A. ③ B. ① 2. 地点的转移  小山坡上  大明堂庭院里 3. 白梅:洁白无瑕,给人一种纯洁高尚的感觉。 宋梅:生命不息的顽强意志。 红梅:看了使人精神振奋。 4. 本文记叙了超山白梅、宋梅、红梅的美丽和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二)、1.B 2.B 3.C 4.D 5.表现了作者对福建龙岩的喜爱,对大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
(三)1.呼吸 江河 蹦跳 快快乐乐 急急忙忙 清清楚楚
2.供奉全西山的节烈妇女。
3.皱,瘦,透
4.承上启下,引出下文
5.节烈祠 石公寺 夕光洞 明月浦 来鹤亭 翠屏轩 归云洞
(四)(1)用来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2)B (3)乌龙山;乌龙寺;凌云山;乐山大佛
(4)横线:佛像高71米,鼻长5.6米,单只脚面可坐百余人。 神态:大佛背山面水,一双慧眼远眺峨眉,近观乌龙,双眼欲睁似闭,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
(5)与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