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第二框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 导学案一、重难点重点:1.感性具体的含义与局限性; 2.思维抽象的含义与环节;3.思维具体的内涵; 4.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的环节。难点:1.思维抽象的环节;2.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的环节。二、自主探究【探究一】回顾所学的哲学知识:(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2) 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是认识的 阶段。(3) 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是认识的 阶段。【探究二】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关系区别:庖丁从“不知道该从何处下刀”到“纯熟地解牛”经历了怎样的思维过程?(以下填空选填“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①初学解牛时,只对牛的外部特征有直观的认识,这时他形成的只是 ;②经过一段实践之后,他逐步知道了牛的内部结构,达到“庖丁解牛,目无全牛”的阶段,这时他已经形成了 。③再经过一段实践之后,庖丁弄清了牛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特征之间的关系,这时呈现在他面前的牛是一头既知其表又知其里,且知道其表里关系的牛,这时他的认识发展到 。联系:【探究三】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回答以下问题:①下列认识是感性具体还是思维抽象?第一次见到范老师,她给我留下了温柔、美丽、风趣的印象。范老师是一位优秀教师。②你觉得你对范老师的第一印象完全吗?为什么?③以上的回答给了你什么启示?(3)在地球大气层的自然状态下,自由落体运动受着空气阻力因素的干扰,人们直观看到的现象是重物比轻物先落地,因此,亚里士多德作出了重物比轻物先落地的结论。在伽利略时代,伽利略撇开了化学现象、生物现象以及其他形式的物理现象,把落体运动这一特定的物理现象从现象总体中抽出来。他在思想上撇开空气阻力的因素,设想在纯粹状态下的落体运动,从而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定律。伽利略用落体定律(vt2=2gh)来表述其思维抽象结果。伽利略在设定的真空状态下的实验得出结论,如果不计空气阻力,轻重物体的自由下落速度是相同的,即重力加速度的大小都是相同的,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结论。①以上材料是如何体现从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的?感性具体是 ;思维抽象是 。②伽利略把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经历了分离、提纯、简略化、理想化四个环节。请在以下的填空中选填这四环节以及其在思维抽象中相应的地位。A “撇开了化学现象、生物现象以及其他形式的物理现象,把落体运动这一特定的物理现象从现象总体中抽出来”。这是 ,是思维抽象的 环节。B “在思想上撇开空气阻力的因素,设想在纯粹状态下的落体运动”。这是 是思维抽象的 环节。C “用落体定律(vt2=2gh)来表述其思维抽象结果”。这是 ,是思维抽象 的环节。D “设定的真空状态”,这是 ,是思维抽象的一种 。【探究四】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你知道以下所选择的上升起点是什么吗?并列举你所知道的上升起点。A马克思揭示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联系和普遍规律,选择的上升起点是“ ”;B 马克思揭示国家的本质,选择的上升起点是“ ”;C列举我知道的:【巩固练习】1.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其起点和中间环节分别是( )A.思维抽象 思维具体 B.感性具体 思维抽象C.思维抽象 感性具体 D.感性具体 思维具体2.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上升起点,这样的起点应该是( )①某一认识领域里最复杂、最高级的概念②它能以“胚芽”的形式,包含整个世界的一切矛盾③某一认识对象的矛盾焦点④是认识深化的环节,是思维从抽象逐步走向具体的桥梁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马克思说:“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马克思的这句话主要说明( )A.思维过程中有两条路可走,要么从具体到抽象,要么从抽象到具体B.思维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即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和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C.抽象和具体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D.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目的是获得感性认识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分析商品开始,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总过程,才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规律性,建立起一个再现资本主义社会的严密的逻辑体系。这说明( )A.实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必须从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B.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起点C.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要选择一个合适的逻辑中介D.理想化是思维抽象的一种重要形式5.弗兰西斯 培根说:“真正的哲学家应当像蜜蜂一样,从花园里采取原料,消化这些原料,然后酿成香甜的蜜。”这句话的寓意是( )A.感性具体是对现象的认识,思维抽象是对本质的认识B.感性具体和思维抽象都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C.思维抽象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把握必须既要充分占有感性材料,又要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D.思维抽象有赖于感性具体6.在流体力学中,“理想液体”既不可压缩又没有黏滞性。这说明( )①纯粹理想化的状态并不存在②理想化有利于人们揭示认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③提纯能够在思想中排除那些干扰人们认识的因素④分离无须考虑研究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各式各样的联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这句话中的“具体”是指( )A.感性具体 B.思维具体C.既包括感性具体,也包括思维具体 D.具体的认识对象8.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是同一思维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感性具体与思维具体的区别在于( )①感性具体能由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思维具体需要人的抽象思维去把握②感性具体是对事物外部形象的认识;思维具体是对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③感性具体以整体形象的形式反映客观对象;思维具体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反映客观对象④感性具体是人脑对事物外在现象的整体反映,是综合性的感性认识;思维具体是人脑对事物内在方面(要素、属性和关系)的特定反映,是分离性的理性认识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9.“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从思维发展阶段上看,其中的“热闹”与“门道”分别是指( )A.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思维抽象感性具体C.事物的现象事物的本质 D.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或思维具体10.自由落体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在几何学中,“点”没大小,“线”没宽度,“面”没厚度。相对于现实来说,以上现象属于思维抽象的___环节( )A.分离 B.提纯 C.简略化 D.理想化11.一位禅师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认识事物所经历的“是山”“不是山”“只是山”的过程表明( )①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②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③正确认识总是在与错误认识的斗争中发展的 ④思维抽象要上升到思维具体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2.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上升起点,这样的起点应该是( )①某一认识领域里最复杂、最高级的概念②它能以“胚芽”的形式,包含整个世界的一切矛盾③某一认识对象的矛盾焦点④是认识发展的环节,是思维从抽象逐步走向具体的桥梁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人们到某地旅游,首先看到的往往是旅游地山水风光、风土人情等,于是在人的头脑中形成了关于这个旅游地的比较整体的印象。人们对旅游地的初次印象的思维形式是( )A.思维抽象 B.感性具体 C.思维具体 D.感性认识14.吴锋同学学习很用功,可在历次考试中得分总是不高,在老师的帮助下,他找到了原因:审题不准确。在以后的练习和测试中,吴锋重抓审题关。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吴锋的成绩有了起色。吴锋重抓审题关,属于思维抽象环节中的( )A.分离 B.提纯 C.简略化 D.理想化15.关于玫瑰花和百合花,有的人认为是爱情和幸福的象征。有的人认为是治疗疾病的良方(玫瑰具有祛斑、养颜、消炎等药用价值。百合花具有润肺,清火,安神,治咳嗽、眩晕、夜寐不安和湿疹等治疗功效)。还有的人认为玫瑰和百合可以给自己带来好运,是吉祥之花。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实践的需要不同,抽象的目的也就不同B.抽象,既可以从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部分,抽取事物某一方面质的规定性,也可以从事物个性中抽取某种共性C.理想化环节有利于人们揭示认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D.分离是思维抽象的起始环节17.有一天,牛顿坐在苹果树下思考问题,一个苹果从树上落到了地上,引起了牛顿的思索:苹果在树上, 哪个方向都可以飞去,为什么偏偏坠向地面,一定是地面和苹果相互吸引。由此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后来,牛顿借助万有引力定律又描绘了宇宙万物的运动景象。(1)从苹果落地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思维的什么阶段 从万有引力定律到描绘宇宙万物的运动景象又是思维的什么阶段 (2)这两个阶段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的关系怎样 18.刘旭海到林中游玩,见到了大量蹦蹦跳跳的松鼠,觉得非常可爱。回到家后,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松鼠的种类、生理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又通过对市场行情的考察,他觉得养殖松鼠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决定办松鼠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 他和松鼠亲密接触,对松鼠的习性、生长发育、生活规律、市场需求量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的养殖场越办越红火,由一家到多家,由本地到外地。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思维具体的内容的 第十课第二框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 导学案答案【探究一】回顾所学的哲学知识:(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2)初级(3)高级【探究二】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关系①感性具体;②思维抽象。③思维具体。【探究三】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①下列认识是感性具体还是思维抽象?感性具体。。思维抽象②不完全,仅了解她的表象,尚未认识到她的优秀内涵。③要把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和思维具体。(3)①以上材料是如何体现从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的?感性具体是重物比轻物先落地;思维抽象是自由落体运动定律。②伽利略把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经历了分离、提纯、简略化、理想化四个环节。请在以下的填空中选填这四环节以及其在思维抽象中相应的地位。A “分离,起始。 B 提纯,关键C 简略化,表述结果 D 理想化,特殊形式。【探究四】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1)你知道以下所选择的上升起点是什么吗?并列举你所知道的上升起点。A“商品”; B “阶级”;C教学专家研究教学规律,选择的上升起点是“教学设计”。【课堂评估】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途径这一知识点,该问题以感性具体为起点,经过思维抽象的中间环节,又回到思维中的具体,故选B项。2.答案:B解析:①②观点错误,因为一个合适的上升起点,应是某一认识领域里最简单、最基本的概念,是对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的反映。它能以“胚芽”的形式,包含着研究对象整个发展过程中的一切矛盾。把这个“胚芽”扩展开来,就能展现出一个完整的对象。3.答案:B解析:在认识过程中存在两个阶段,即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故选B。4.答案:B解析:材料说明商品概念在马克思《资本论》中的重要性,而商品是其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的起点,B项符合题意;商品概念已经不属于感性认识,A项错误;C、D两项内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5.答案:C解析: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认识 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要获得正确的认识, 必须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并对之进行加 工制作。6.答案:B解析:①错误,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人们能够排除各种干扰,创造出“理想液体”。“理想液体”既是提纯的结果,也是在思维中设想的特殊状态、理想情形,②③均合题意。④不合题意。7.答案:B解析:话中“具体”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由此可知是思维具体,故应选B项。8.答案:A解析:③表述错误,思维具体以完整结论或理论体系的形式反映客观对象;思维抽象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反映客观对象。④表述错误, 思维具体是人脑对事物各方面联系的完整再现,是整体的理性认识; 思维抽象是人脑对事物内在方面(要素、属性和关系)的特定反映,是 分离性的理性认识。①②是正确的表述。故选A。9.答案:D解析:“热闹”表明看到的是事物的外部表象,属于感性具体的认识; “门道”可以是从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质的规定性(属于思维抽象的范畴),也可以是对事物整体的本质与规律的认识(属于思维具 体的范畴)。因此,D正确。A、B错误。C与题干指向“从思维发展 阶段上看”不符。故本题选D。1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思维抽象环节的理解。材料介绍了物理学和几何学中的几个现象,要求判断它们属于思维抽象的什么环节。题干中现象在现实中是根本不存在的,是人们的思维想象,属于理想化环节。1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见山是山”得到的是感性具体的认识,“见山不是山”得到的是思维抽象的认识,“见山只是山”得到的是思维具体的认识,这体现了思维的上升过程,故答案为D项。③与题意无关,故排除。12.答案:B解析:①错误,应该是某一认识领域里最简单、最基本的概念;②错误,应该是它能以“胚芽”的形式,包含着研究对象整个发展过程中的一切矛盾;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13.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思维形式的相关知识。感性具体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直观认识。人们对旅游地的初次印象明显属于感性具体,故选B。14.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各环节的内涵,并将之区别开来。“重抓审题关”,相对忽略了其他环节,属分离的环节,故选A项。15.答案:A解析:关于玫瑰花和百合花,不同主体的抽象定义不同,有人认为是爱情和幸福的象征,有人认为是治疗疾病的良方,有人认为是吉祥之花,这说明实践的需要不同,抽象的目的也就不同,A符合题意;B、C、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16.答案:(1)前者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阶 段,后者是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阶段。(2)思维过程中的这两个阶段相互依赖、不 可分割。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是从思维 抽象到思维具体的基础,但是人们通过思 维抽象形成的对事物的认识是零散的、片 面的,还不能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 因此认识还不能停留在思维抽象阶段,要 在思维中再现内容丰富的具体事物,认识 必须发展到思维具体。掌握抽象和具体之 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正确地运用这种辩证 思维方法,对我们获得对事物全面而具体 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解析:注意题目考查的是思维的两个阶 段,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从感性具体到思 维抽象,而描绘万物的过程是从思维抽象 到思维具体过程;阐明两个过程的关系。17.答案:()1刘旭海从在树林中觉得松鼠可爱到查阅资料了解松鼠各方面的知识,体现了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认识过程。“觉得可爱”属感性具体;查阅资料了解松鼠各方面的知识属于对松鼠某些方面的本质的把握,应属于思维抽象的认识。(2)从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松鼠各方面的知识到办松鼠养殖场属于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阶段。在实践中检验、发展、补充理论知识,对松鼠有了更加全面和具体的了解,从而在整体上具体地把握了松鼠的本质和生长规律,达到了思维具体。养殖场由一家到多家、由本地到外地的发展就是思维具体的最好证明。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思维具体的内容,包括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和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两个阶段,在与材料相结合得出本题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