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 鸦片战争的烽烟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1 鸦片战争的烽烟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8张PPT。鸦片战争的烽烟19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和英国原料 市场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中国英国1781年~1790年扭转贸易逆差鸦片贸易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仓库(摘自刘炜主编,陈万雄、张倩仪著:《中华文明传真》,第十卷。《清一中华民族新生的阵痛》,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第67页)资料1 鸦片输入与白银外流关系表材料2:当鸦片未盛大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其身,故杖徙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
材料3:瘾至,其人涕泪交横,手足委顿不能举,即白刃加于前,豹虎逼于后,亦惟俯首受死,不能稍为运动也。故久食鸦片者,肩耸项缩,颜色枯羸,奄奄若病夫初起。
――俞蛟:《梦厂杂著》1.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危机
2.腐蚀统治机构
3.毒害中国人身心健康
4.削弱军队战斗力
请你把鸦片对中国的危害归纳成几条写出来。比一比看谁归纳得内容全面、文字简练。 动脑筋林则徐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人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虎门 烟销为什么用“销”不用“烧”?销烟不是 “烧烟”。林则徐派人在虎门海滩上挖了两个大池。池底平铺石板,由沟道放水入池。然后撤入盐卤,投入切开的烟土浸泡半日;再投入生白灰,池内立即沸腾、翻滚,鸦片变成泡沫。待海水退潮时,启放涵洞,使销毁的鸦片随潮入海。虎门销烟场面庄重,过程严密,使在场观看的外国人,也感叹佩服。 虎门销烟:民族尊严的象征 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
这一观点正确吗?鸦片战争能否避免?为什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硝烟
封锁广州攻陷定海直逼天津进攻厦门查办林则徐与英国议和第一阶段 1840年6月——1841年5月第一阶段 1840年6月——1841年5月占香港进吴淞逼近南京第二阶段 1841年6月——1842年8月厦门、定海、镇海、宁波失守中英签订《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 谈判时,英方代表动辄扬言开炮攻城,还屡次做出杀人的姿势。清政府代表一听到英军要开炮,立即接受英方的全部要求,不敢说一个不字。败 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丧权辱国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关天培虎门威远炮台遗址 战争中,清军涌现出关天培等一大批爱国将士。当英军进攻虎门时,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兵奋起抵抗。他亲自点燃火炮,轰击敌人。当英军涌上炮台时,关天培拔出腰刀进行搏斗。他受伤十余处,最后战死在炮台上。1. 割香港岛给英国2. 赔款2100万银元3.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
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4. 中国收取英商进出口
货物关税由两国商定《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领土主权被破坏加重人民的负担损害贸易主权关税主权被破坏《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国家主权。
2.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3.对“半”的正确理解是“不完全的或者是部分的封
建社会和殖民地社会。”
《南京条约》割让地及五口通商图资料 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向中国开战,我们称之为“鸦片战争”。但有些英国人认为,这场战争主要是为了让英国在中国更多港口和城市进行贸易活动,所以一直称其为“通商战争”。当时,若有华人到英国走私鸦片,按英国法律要处死刑。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当时的英国政府维护的是鸦片贩子的商业利益,这场战争虽然因鸦片贸易而起,但英国发动战争的真正的动机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是以掠夺为目的的非正义的殖民主义侵略战争。对中国而言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1)会审公廨是个怎样的机构?
(2)说一说,在中国的领土上,案件应该由谁来审理?
(3)说一说,图中审理案件的和受审的分别是什么人?
(4)说一说,会审公廨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司法机关中国官员审理案件的是外国领事和清朝官员,受审的是洋人和中国人。 会审公廨名义上是中国的司法机关,实际上完全被外国领事把持。会审公廨的出现,说明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独立的司法主权被严重侵犯。①闭关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
②只有对外开放,与时俱进,与世界交流、竞争才能进步……鸦片战争的启示鸦片战争2.根本原因:
3.直接原因:打开中国市场虎门销烟4.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定《南京条约》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6月-1842年8月课堂小结1.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