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大单元任务群“童心童趣”(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大单元任务群“童心童趣”(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大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
单元解读
本单元是二下第四单元,教材编排了《彩色的梦》《枫树上的喜鹊》《沙滩上的童话》《我是一只小虫子》4篇课文及语文园地四。4篇课文体裁多样,有儿童诗、儿童散文和儿童故事,内容富有童心童趣。4篇课文都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但想象的角度各不相同,各具特色。
《彩色的梦》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描写了小朋友用彩色铅笔在白纸上画画时丰富的想象,表现了儿童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向往。《枫树上的喜鹊》和《我是一只小虫子》都是散文,讲述的内容都和“我与小动物”有关,都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生动有趣地讲述了童年的故事。《枫树上的喜鹊》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把读者带到村里渡口旁的大枫树下,听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课文多次运用反复手法,形成了一种往复回环的节奏美,还运用排比的句式,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人格化的动词“教、唱歌、做游戏、学、发明”,表现“我”对喜鹊一家的喜欢。《我是一只小虫子》从小虫子的视角描述了小虫子生活中的苦与乐,表达了“我”对生活的热爱。通篇运用拟人化的描写,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走进小虫子的世界,和小虫子一起懊恼、一起快乐。语言幽默、俏皮,富有童趣。《沙滩上的童话》描述了一群孩子在海边的沙滩上修长城堡、编织童话故事的情景,表现了孩子们纯真的童心、快乐的生活。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将孩子们的游戏与想象交织在一起进行描写,在儿童的生活故事里面套着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
这些课文组合在一个单元之中,除了内容主题有很大的相关性,文本之间也有自己的逻辑,从童年彩色的梦,到经历过的一个个童年趣事,再到自己在不经意间编织有趣的童话故事,为学生感受童年生活快乐、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生活的乐趣埋下了伏笔。“语文园地”中的有关玩具名称的的识字加油站、“写话”中借助词语按时间顺序把小动物们一天的经历写下来,“我爱阅读”中提供的《手影戏》,也都和童年的故事紧密相关。因此,确定本单元的主题为“童心童趣”,与教材所提供的课文和其他学习内容基本一致,可以整合单元主题内容,形成核心任务“编织有趣的童年”,展开真实情境下的大单元的教学活动。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结合活体验,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纯真快乐的童年生活,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想象能力,提升语言运用能力,逐渐产生热爱生活的情趣。教材在4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及语文园地的相关栏目中都对此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比如《彩色的梦》在课后练习中,要求学生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枫树上的喜鹊》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情景展开想象,借助课文的句式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沙滩上的童话》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运用学过的词语根据故事的开头编故事;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栏目要求学生仿照提供的句式,借助泡泡中的提示展开想象,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写话”栏目要求学生看图发挥想象,借助词语按时间顺序写话……这些要求都为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打下良好基础。因此,要注意训练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言语运用能力”,同时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获得感受和体验,使联系生活经验阅读逐渐成为一种能力。
一、目标与内容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本单元58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4个字,会写36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枫树上的喜鹊》。
3.结合生活体验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纯真快乐的童年生活。
4.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想象能力,提升语言运用能力,逐渐产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二)学习内容与教学要点
学习内容 教学要点
教材内容
◎阅读:
1.《彩色的梦》
2.《枫树上的喜鹊》
3.《沙滩上的童话》
4.《我是一只小虫子》
◎语文园地四: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补充资源(教学设计中增加的文本、视频、音频等)
1.歌曲《小小蜡笔穿花衣》《童年》
2.绘本《生气汤》《我为什么快乐》《童年的梦》《毛毛虫变形记》《好饿的毛毛虫》
3.诗歌《我的七彩中国梦》
4.故事《喜鹊信使》
5.经典诗歌故事《童年的水墨画》《我的影子》《王冕学画》《滚铁环》等 1.认识本单元58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4个字,会写36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枫树上的喜鹊》。
3. 阅读关于“童心”的儿童诗、儿童散文、儿童故事,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的梦》中彩色铅笔画出的梦;能说出《枫树上的喜鹄》中“我”喜欢的是什么;能就《我是一只小虫子》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同学交流。
4.阅读课文,感受奇特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试着运用学到了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根据提供的情景展开想象,借助课文的句式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运用学过的词语根据故事的开关编故事;仿照提供句式说句子,看图发挥想象,借助词语按时间顺序写话。
5.根据提示写好三包围、全包围结构的字。
6.积累与心情有关的词语和与诚信有关的名言。
(三)设计说明
本单元是二下第四单元,教材编排了《彩色的梦》《枫树上的喜鹊》《沙滩上的童话》《我是一只小虫子》4篇课文及语文园地四。4篇课文体裁多样,有儿童诗、儿童散文和儿童故事,内容富有童心童趣。4篇课文都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但想象的角度各不相同,各具特色。
《彩色的梦》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描写了小朋友用彩色铅笔在白纸上画画时丰富的想象,表现了儿童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向往。《枫树上的喜鹊》和《我是一只小虫子》都是散文,讲述的内容都和“我与小动物”有关,都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生动有趣地讲述了童年的故事。《枫树上的喜鹊》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把读者带到村里渡口旁的大枫树下,听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课文多次运用反复手法,形成了一种往复回环的节奏美,还运用排比的句式,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人格化的动词“教、唱歌、做游戏、学、发明”,表现“我”对喜鹊一家的喜欢。《我是一只小虫子》从小虫子的视角描述了小虫子生活中的苦与乐,表达了“我”对生活的热爱。通篇运用拟人化的描写,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走进小虫子的世界,和小虫子一起懊恼、一起快乐。语言幽默、俏皮,富有童趣。《沙滩上的童话》描述了一群孩子在海边的沙滩上修长城堡、编织童话故事的情景,表现了孩子们纯真的童心、快乐的生活。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将孩子们的游戏与想象交织在一起进行描写,在儿童的生活故事里面套着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
这些课文组合在一个单元之中,除了内容主题有很大的相关性,文本之间也有自己的逻辑,从童年彩色的梦,到经历过的一个个童年趣事,再到自己在不经意间编织有趣的童话故事,为学生感受童年生活快乐、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生活的乐趣埋下了伏笔。“语文园地”中的有关玩具名称的的识字加油站、“写话”中借助词语按时间顺序把小动物们一天的经历写下来,“我爱阅读”中提供的《手影戏》,也都和童年的故事紧密相关。因此,确定本单元的主题为“童心童趣”,与教材所提供的课文和其他学习内容基本一致,可以整合单元主题内容,形成核心任务“编织有趣的童年”,展开真实情境下的大单元的教学活动。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结合活体验,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纯真快乐的童年生活,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想象能力,提升语言运用能力,逐渐产生热爱生活的情趣。教材在4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及语文园地的相关栏目中都对此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比如《彩色的梦》在课后练习中,要求学生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枫树上的喜鹊》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情景展开想象,借助课文的句式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沙滩上的童话》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运用学过的词语根据故事的开头编故事;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栏目要求学生仿照提供的句式,借助泡泡中的提示展开想象,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写话”栏目要求学生看图发挥想象,借助词语按时间顺序写话……这些要求都为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打下良好基础。因此,要注意训练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言语运用能力”,同时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获得感受和体验,使联系生活经验阅读逐渐成为一种能力。
二、情境与任务
(一)学习情境
儿童是天生的想象家,儿童的想象力起于观察、阅读和交流。在尊重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借助文字表现的形象、图画展示的情境、故事叙述的情节,唤醒儿童的生命体验,让他们借助文本的视角去观察自然,去阅读文本,去交流体验。在阅读中更好地“带入自己”,在绘画时把自己画进去,在编织童话时让自己“进入角色”。
(二)任务框架与内容安排
1.任务框架
2.内容安排
任务 课时 学习内容
做个彩色的梦 3-4 《彩色的梦》
《语文园地四》字词句运用
补充:
绘本《生气汤》《我为什么快乐》《童年的梦》
诗歌《我的七彩中国梦》
歌曲《小小蜡笔穿花衣》
我与小动物 4-5 《枫树上的喜鹊》《我是一只小虫子》
《语文园地四》字词句运用、写话
补充:
《喜鹊信使》故事
《毛毛虫变形记》《好饿的毛毛虫》等视频和绘本
《昆虫记》法布尔
玩出心中的童话 3-4 《沙滩上的童话》《语文园地四》识字加油站、书写提示、我爱阅读等
补充:经典诗歌故事《童年的水墨画》《我的影子》《王冕学画》《滚铁环》等等
歌曲《童年》
(三)设计说明
本单元以“编织有趣的童年”为单元学习总的任务情境,整合“三个任务,七个活动”进行学习,将识字写字、课文阅读、练习写话、统整在“童心童趣”这一主题情境中,学生通过结合生活体验,在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想象能力,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感受纯真快乐的童年生活,逐渐产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第一个任务是“做个彩色的梦”,通过阅读,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铅笔画出的梦,尝试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并配上鲜活的画面;创作问号后面的诗行等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借助音乐、图画等媒介,实现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儿童诗的目标;通过补充阅读绘本《小阿尔伯特》《我和我的脚踏车》,感受童年的梦是多姿多彩的。
第二个任务是“我与小动物”,通过“试试和喜鹊交谈”“我是一只小虫子”两个活动,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小动物,用一颗童心感受小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性等,展开丰富的想象,走进小动物的世界。通过“我与小动物”这一活动,让学生用说一说、画画写写、评一评的方式,说说自己与小动物之间的故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第三个任务是“玩出心中的童话”,安排了“玩游戏编故事”“童年那些事”两个活动,让学生浸润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与自己真实的童年生活联系起来,让想象与现实、童话与游戏融为一体,在阅读的过程中识字、思考、想象,感受童年生活无穷的乐趣。
本单元的课文富有童心童趣,课文用多种体裁展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教学时要围绕“趣”字一步步激起学生对自己童年生活的憧憬与美好回忆。要紧扣单元教学重点,要巧用课文,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对大自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活动示例及说明
(一)任务一 做个彩色的梦
活动一 画下七彩的梦
1. 我是小小朗读者
(1)导入新课,提示课题《彩色的梦》,指导书写“彩”“梦”。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我是小小朗读者——读出梦境的美好与快乐。
第一小节:采用问题引读法朗读,例如梦怎么说是一大把?“我”有哪些彩色的梦?它们在哪里?
第二小节:“我”的彩色铅笔在纸上“跳蹦”,画了哪些景物,有哪些色彩呢?找到语句正确流利地朗读。“大块的草坪,绿了;大朵的野花,红了;大片的天空,蓝了”,读出排比语气的渐强,想象画面的明丽色彩,从“大块”“大朵”“大片”感受孩子作画时的潇洒欢畅,读出语言的跳跃和作画的惬意。
第三小节:彩色的铅笔还画了什么?用笔画一画。借插图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森林。朗读第三小节用叙述的语气,娓娓道来。“苹果般的太阳,又大——又红”读出轻快节奏中所蕴含的生命的灵动。
随文教学生字“森”“拉”“结”“般”。
第四小节:想象“水果香”“季节风”“紫葡萄的叮咛”可能画的是什么?
读好文末省略号。省略号代表还有许许多多的梦境,朗读时要减缓语速,适当延长“流动”一词的读音,语气轻柔,语音渐弱,读出溪水涓涓流淌、永不停息的感觉,突出“我”的彩色铅笔会画出更多更美的梦境,并理解“精灵”一词。
2.我有丰富想象力
(1)听歌曲《小小蜡笔穿花衣》。
(3)想象说话《我有一个七彩梦》。(例:我的梦是红色的,它像太阳……我的梦是橙色的,它像夕阳……我的梦是黄色的,它像秋天……我的梦是绿色的,它像荷叶……)
3.我给想象插上翅膀
(1)导读绘本《童年的梦》,边读边欣赏插图。
(2)出示第四小节,抓住省略号让学生想像彩色梦境里还有什么,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说一说。
(3)仿照课文第2节或第3节写一写、画一画。
(4)分组交流,选优秀作品展台讲解,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乐于表达。
4.我的七彩中国梦。指导朗诵诗歌《我的七彩中国梦》,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心怀梦想,发奋学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活动二 画出我的心彩
1.我有喜怒哀乐
创设情境,说说心情。
(1)过生日时,妈妈给你买了一个渴望已久的芭比娃娃,你的心情怎么样
形容高兴:兴高采烈、兴奋、愉快、快乐……
(2)要是心爱的礼物一不小心被弄坏了,你的心情又怎样呢?
形容难过:悲伤、哭泣、伤心、泪流满面、心如刀割……
形容生气:愤怒、发怒、气呼呼、火冒三丈、怒气冲冲……
(结合生活实际和回忆学过的课文、课外书上有哪些形容生气、高兴、难过的词语说一说,再写在横线上。)
2.读绘本,找找心情
(1)读绘本《生气汤》,说说霍斯的心情变化过程,并学习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①在第9课我们学到了这样一个句子:“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在这里你也能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句式说说霍斯心情变化吗?
②提供场景:妈妈一回到家就忙起来了…… 孙悟空…… 试着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句式说句话。
(2)读绘本《我为什么快乐》,让孩子从绘本中看到自己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形象,高兴的、生气的、害怕的、嫉妒的、兴奋的,引导孩子正确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绪,进而做到相互理解、关怀和情感上的融洽。
3.用色彩表现心情
在一朵花的花瓣上画下表示高兴、难过、生气的色彩和表情包,一个花瓣画一种心情和一个表情包。
【教学设计意图与建议】
以课文为载体,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的梦》中彩色铅笔画出的梦。通过谈谈自己的童年梦想,鼓励学生从小立志,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通过创设情境,结合生活实际、联系有关绘本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形容心情的词语,对形容心情的词语进行分类。在任务一中充分利用唱一唱、画一画、读一读等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充满趣味性。
【建议课时】
3-4课时。
【教学资源】
绘本《生气汤》《我为什么快乐》《童年的梦》。
诗歌《我的七彩中国梦》。
歌曲《小小蜡笔穿花衣》。
和七彩梦相关的画和图。
(二)任务二 我与小动物
活动一 试着和喜鹊交谈
1.自由读课文《枫树上的喜鹊》,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一想文中反复说“我喜欢”,说一说我喜欢的是什么。
2.交流“我”喜欢什么。
大致浏览课文后概括:我喜欢枫树、枫树上的喜鹊窝、喜鹊阿姨和弟弟
3.讲读第一、二自然段——我喜欢枫树、枫树上的喜鹊窝和喜鹊阿姨。
(1)正确流利地朗读。
学习生字词“渡口”“太阳伞”“绿荫”“遮蔽”“阿姨”。
(2)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枫树和枫树上的喜鹊窝。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读出“我”的喜爱之情。
4.讲读第三、四自然段——我喜欢喜鹊弟弟。
过渡:我还喜欢什么?
(1)正确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2)说说我喜欢什么及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
5.讲读第五至十三自然段。
(1)默读第五至十二自然段,思考:我看到了什么?
(2)交流:“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
这句话里说了几件事?喜鹊阿姨还会教小喜鹊做什么?
语言训练:试着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一句话。
学习生字词“教”“游”“戏”“母”。
(3)朗读“喜鹊阿姨教小喜鹊学拼音”。
分角色朗读:老师当喜鹊阿姨,学生当喜鹊弟弟 。
朗读想象并拓展想象:你听懂他们在学什么了吗?他们还会学什么拼音?
(4)朗读“喜鹊阿姨带小喜鹊看日出”。
分角色朗读第九至第十二自然段。感受喜鹊弟弟的兴奋与快乐和“我”丰富的想象力。
(5)想象写话。
第一句:我看见喜鹊阿姨找了一条虫子回来,站在窝边。喜鹊弟弟一齐叫道:“鹊!鹊!鹊鹊鹊!”
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 ”
第二句: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嘴里,叫起来:“鹊,鹊,鹊……”
我知道,她是在说:“ ”
(6)小结:在枫树下,我望着喜鹊的窝,就这样听着喜鹊阿姨问,听着喜鹊弟弟答,我真是无比的快乐。所以作者在课文结尾写道——“我真高兴啊!”
6.拓展神话中的喜鹊形象、童话中的喜鹊形象。(读故事:喜鹊信使)
除了这个故事,还有许多童话故事、神话故事中的喜鹊都是诚实、善良、吉祥的象征,难怪“我”这么喜欢喜鹊。
活动二 我是一只小虫子
1.当一只虫子好不好
(1)自读课文《我是一只小虫子》,要求标出自然段,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并想一想当一只虫子好不好。
(2)讲读第一至二自然段。
①随文认读生字词:屁股、头昏脑胀、刺痛、一泡尿、毛茸茸、蹦蹦跳跳。
②交流:当一只虫子好不好?
出示句子:“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都不好。”
③学生质疑:为什么说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都不好呢?
出示第二自然段第一句感知原因之一。认识植物苍耳。
出示第二自然段第二三句感知原因之二,同时理解“头昏脑胀”。
出示第二自然段第四句感知原因之三。
④试着用“因为……所以……”说说为什么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都不好。
小结:当一只小虫子会遭遇许多危险,所以认为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都不好。
说说第一、二自然段之间的关系。
⑤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3)讲读第三至七自然段
①认读生字词。
醒来、摇摇晃晃、伸懒腰、触须、旅行、免费、列车、屎壳郎、撞伤、螳螂、贪吃。
脾气、大婶、搬运。
②交流:“不过,我觉得当一只小虫子还真不错”这又是为什么呢?
用露珠洗脸。
跳到狗的身上作免费的旅行。
我有许多特别有意思的小伙伴,出示壳郎、螳螂、天牛等小虫子的图片、视频,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③引读第七自然段“我喜欢当一只小虫子……你就一定能找到我。”
④猜猜它是谁?结合课文有关语句说说你的理由。
⑤有感情地朗读。
(4)读一读,注意画线的字,说说你的发现。
屁股、脾气、腹部、胳膊。
肩、手臂、胃、肾。
(5)写字:尿、屁、屎。
2.虫子的故事
(1)画面编故事(语文园地四中写话部分)。
①小虫子、蚂蚁和蝴蝶是好朋友,它们经常在一起玩耍,可快乐了啦!睢,三个小伙伴又相聚了,认真观察画面:小虫子、蚂蚁和蝴蝶用鸡蛋壳做了哪些事情?
②每一幅图的时间相同吗?
早上、过了一会儿、到了下午、天黑了。
我们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说说它们一天发生的事情。
③在早上它们把鸡蛋壳当成了跷跷板,你能根据画面展开想象说说它们有趣的经历吗?
观察小虫子、小蚂蚁、小蝴蝶的动作、样子,并合理想象它们会说些什么,用“早上……”作为故事开头,先同桌说一说。
指名交流,师生评价修改。
把第一幅图的内容写下来,开关空两格。
④用同样的方法试着写写第二、三、四幅图的内容,把它们这一天的经历写下来。
⑤师生评价,学生修改。
(2)交流会:你读过哪些关于昆虫的读一读虫子的书或者绘本,把它介绍给大家吧!(《毛毛虫变形记》《好饿的毛毛虫》《昆虫记》等)
活动三 我与小动物
1.动物明信片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可以是鸟类、兽类或者昆虫等等,为它制作一张“明信片”,左侧是你的动物朋友的画像,右侧编写一则关于这位动物朋友的谜语。
2.猜猜我朋友
全班交流:猜一猜我的动物朋友是谁?(指生上台读谜语,其他学生猜一猜,猜中后台上小朋友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动物朋友以及自己与动物朋友之间发生的故事。)
【教学设计意图与建议】
以“动物”这一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展开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小动物,用一颗童心感受小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性等。“试着和喜鹊交谈”,以课文为载体,围绕“我喜欢什么”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抓住文中的省略号、利用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走进小动物的世界,与喜鹊一家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落实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通过“我是一只小虫子”让学生从课本中、生活中增长自然常识,感受虫子的内心世界,并在练说和写话中学会运用字词句。通过“我与小动物”这一活动中制作“动物明信片”,让学生画一画、猜一猜的方式说说自己与小动物之间的故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建议课时】
4-5课时。
【教学资源】
故事《喜鹊信使》。
《毛毛虫变形记》《好饿的毛毛虫》等视频和绘本。
法布尔的《昆虫记》。
(三)任务三 玩出心中的童话
活动一 玩游戏,编故事
1.学课文《沙滩上的童话》
(1)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①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游戏是什么。
②出示课文插图,说一说孩子们在哪里做什么游戏。看图识字“堡”。
③海边的沙滩是同学们快乐的天地,有一天,他们在沙滩上垒城堡,还编织了一个美妙的故事呢,我们赶紧去读读吧。
(2)自由读课文《沙滩上的童话》,要求:把生字词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连贯;想一想孩子们在沙滩上干什么。
交流:大致说说孩子们在沙滩上干什么。(垒城堡、编了一个童话故事……)
(3)教学“垒城堡”。
①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我们是怎样垒城堡的。
抓住描写动作的词:垒起城堡、筑起围墙、插上干树枝,抓住表示方位的词:周围、围墙外,想象孩子们垒城堡的场面,体会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欢快的心情。
教学生字“周、围”,指导三包围、全包围字的书写。
②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4)教学“编织童话故事”。
①这群聪明的孩子不但垒起了一座美丽的城堡,而且还编了一个非常美丽的童话故事呢,听课文朗读,思考孩子们编的童话故事的内容是什么。
②交流“公主被抢”
根据回答出示有关句子,指导读出魔王的可恶,孩子们气愤、焦急的心情。
“这里住着一个凶狠的魔王。” “他抢去了美丽的公主!” “你们快听,公主在城堡里哭呢!”
③交流“攻打城堡”的经过——我们想了什么办法去救公主呢?出示有关内容引读:
“我们亲手建造的城堡成了……我们也成了……我们又在商量着……一个伙伴说……我说……我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赞赏。于是……我挖呀,终于……我把手……,就……。”
学习生字词“魔窟、攻打、商量、驾驶、轰炸、反驳、火药、赞赏、火药、合力、趴在、塌”。
商量计策、攻打城堡、欢庆胜利。
小组分角色读。
组内练习。
指名小组交流,简评。
(5)总结全文,想象说话。
①齐读全文。
②你在那金色的沙滩上垒了什么?那里发生了什么事?编一个童话故事。
2.玩具总动员
(1)自读《语文园地四》识字加油站,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去掉拼音打乱顺序读词语。
(3)说一说:我玩过 玩具, 。(指生交流,结合我与玩具的故事,加强识字。)
(4)再读词语。
(5)乐翻天:我还玩过别的玩具,拿出自己最喜欢的玩具与同学交流分享。
(6)有趣的手影戏。
①自读《语文园地四》我爱阅读中的《手影戏》。
②找一找:文章里宁宁和伙伴做了哪些手影?
③学一学:跟着宁宁学做手影。
④玩一玩:小组合作,玩一玩手影游戏,编编童话故事。
活动二 童年那些事儿
1.我的童年趣事
(1)交流:你小时候有过什么有趣的事情?
(2)课前演讲,练习把自己的童年趣事说给大家听一听。
(3)写一写:指导学生在写话本上写一写“我的童年趣事”。
2.童年的故事书
(1)共读张继缕的《童年的水墨画》,感受童年的快乐和纯真。
《街头》 《溪边 》 《江上》
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 像刚下水的鸭群,
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
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你拨我溅笑哈哈。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
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虎牙。
《乡下孩子》
曾是妈妈怀里 捉一只蝴蝶,  挖一篮野菜, 哦,
欢唱的黄鹂, 能编织美丽的故事。 撑圆了小猪的肚皮。 乡下孩子,
曾是爸爸背上 含一片草叶, 逮一串小鱼, 生在阳光下,
盛开的野菊。 能吹出动听的歌曲。 乐坏了馋嘴的猫咪。 长在旷野里。
(2)读书交流会:你还有那些关于童年的故事介绍给大家?(《我的影子》《王冕学画》《滚铁环》等)
《我的影子》
一天晚上,我和爸爸一起去散步。走到路灯下,我忽然发现地上有自己的影子。我挥挥手,影子也挥挥手。我蹦蹦跳跳,它也蹦蹦跳跳。我做什么,它就做什么。
走着走着,嘿!我的影子变成《白雪公主》里的小矮人了?走着走着,啊,它怎么又变成“小人国”里的巨人了?真有趣啊!
影子一会儿跑在前,一会儿跟在后,一会儿跑到我的左边,一会儿又转到右边去了。它好像在和我捉迷藏。
一路上,影子总跟着我,可是它为什么会变来变去呢?
《王冕学画》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王冕。因为家里穷,他只念了三年书,就去给人家放牛。他一边放牛,一边找书来读。
一个夏天的傍晚,王冕在湖边放牛。忽然下了一阵大雨。大雨过后,夕阳照得满湖生辉。湖里的荷花更鲜艳了,花瓣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得出神,心想,要是能把它画下来,那多好啊!
王冕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钱买了纸、笔和颜料,每天把牛赶到湖边吃草后,就专心地画起来。开始怎么也画不好,可是他不灰心。
他仔细观察荷叶和荷花的形状,观察清晨傍晚、雨前雨后荷花的变化。他天天跟荷花在一起,把荷花当成了好朋友。这样练习画了很长时间,那纸上的荷花就像刚从湖里采来的一样。
《滚铁环》
晨光里,乡间路上,我滚着铁环朝前跑。
铁钩和铁环摩擦,发出“丝丝丝”的声音;铁环在路面上滚动,发出“丁丁丁”的声音;我追撵着铁环,脚步拍打着地面,发出“踏踏踏”的声音。这些声音像合奏着一支悦耳和谐的乐曲,跑进了刚刚醒来的早晨。
晨光里,乡间路上,我滚着铁环朝前跑。
朝霞张开绚丽的翅膀,飞来了;太阳露出笑脸,走来了;鸟儿们的歌声穿出树林,飘来了;学校摇响的清脆的铃声,迎面扑来了……
晨光里,乡间路上,我滚着铁环朝前跑。
条条乡间路在这里会合了,小伙伴们都滚着铁环跑来了。大家集合成一支铁环的队伍,一齐朝前跑,跑向霞光,跑向太阳,跑进春天的怀抱……
3.唱起童年的歌
(1)播放歌曲《童年》,感受歌词中无忧无虑的童年。
(2)学唱歌曲。
(3)唱一唱:举办班级合唱活动,齐声欢唱美好童年。
【教学设计意图与建议】
抓住“玩”这个字展开学习任务,着重引导学生在玩中体会童年的快乐,特别是带领学生感受“玩沙子”“玩玩具”和“玩手影戏”的乐趣,通过多种手段与方法创设情况,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童年的生活趣事,拓展阅读关于童年的经典故事,写一写自己的童年,歌唱自己幸福快乐的童年。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而辅以口语表达和写话,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建议课时】
3-4课时。
【教学资源】
各类玩具。
经典诗歌故事《童年的水墨画》《我的影子》《王冕学画》《滚铁环》等等。
歌曲《童年》。
四、单元教学建议
1.指导识字写字方面:采用多种形式随文识字,注意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识记生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学习独立识字的方法。关注三包围和全包围结构的字的特点,把字写端正、漂亮。
2.朗读课文方面:指导学生借助注音尝试朗读课文,再将生字新词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呈现,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让学生经历自主认读、集中强化、朗读巩固三个阶段,从而达到读正确、读流利的教学目标。在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注意语气和重音,让学生通过朗读实践,知道重音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体现,可以重读,也可以轻读,还可以通过拖长声音进行强调。
3.理解课文方面:给学生设计一些话题或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如学习《彩色的梦》,让学生说说彩色铅笔画了哪些梦,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试着写下来。学习《枫树上的喜鹊》,让学生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学习《沙滩上的童话》,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个故事,感受孩子们纯真的童心、快乐的生活;学习《我是一只小虫子》,让学生围绕“小虫子的生活有意思吗”展开交流讨论,从小虫子的视角观察世界,感受生活。
4.拓展阅读方面:推荐阅读绘本《生气汤》《我为什么快乐》《童年的梦》《毛毛虫变形记》《好饿的毛毛虫》,经典诗歌故事《童年的水墨画》《我的影子》《王冕学画》《滚铁环》,故事《喜鹊信使》,诗歌《我的七彩中国梦》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