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生物试题2023.4(满分100分,时间70分钟)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中,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的是( )A.水、无机盐、维生素 B.蛋白质、淀粉、脂肪C.蛋白质、维生素、脂肪 D.淀粉、无机盐、蛋白质2.很多药物对人体的胃有刺激作用,为了避免这种刺微,药物往往会被封装在胶囊内让病人服用,你能猜出胶囊的成分主要是什么吗?( )A.蛋白质 B.淀粉 C.维生素 D.脂肪3.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①是肝脏,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B.②是大肠,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C.③是胃,能初步消化蛋白质D.④是胰腺,分泌的消化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4. 下列表述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A.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酶 B.小肠绒毛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C.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和绒毛 D.小肠长5至6米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胃和小肠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B.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C.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完全消化后的产物是氨基酸D.在口腔里食物只能进行物理性消化6.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食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关于食品安全,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过期食品,只要味道没有什么变化,可以放心食用B.三无产品一般是指无毒、无害,无隐患的产品C.清水浸泡冲洗或削去外皮就可完全去除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D.选购包装食品,要查看营养成分,选食品添加剂少的食品7.大课间跑步时,体育老师让大家用鼻呼吸而不要用嘴呼吸,这是因为人体呼吸道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与此对应的结构有( )①鼻毛 ②毛细血管 ③气管内表面的纤毛 ④鼻黏膜 ⑤会厌软骨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⑤8.甲型流行性感冒是一种典型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会出现高热、鼻塞、咽喉疼痛等症状,个别严重者会出现呼吸衰竭、休克等并发症,这让人们重新认识到呼吸系统的重要性。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 B. 呼吸道是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C. 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系统来完成的D. 不要边进食边大声说笑是为了避免吞咽时食物进入气管9.生命不息,呼吸不止,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呼吸肌密切相关。当人体处于如左下图A所示状态时,呼吸肌的舒缩和气体经过的路线分别是( )A. 收缩 外界→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 收缩 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腔→外界C. 舒张 外界→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D. 舒张 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腔→外界10.如右上图中长方形高度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组织处,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情况。试推测甲、乙、丙、丁四种组织中呼吸作用最旺盛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11.如图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12. 假设你是一名营养师,请分析下列针对特定人群设计的饮食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人群 饮食方案A 坏血病 要补充肝脏、玉米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B 骨质疏松症 要补充肝脏 、蛋类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C 伤病员 多摄入鸡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D 神经炎 多吃糙米,豆类含维生素B1丰富的食物如图是呼吸道被异物阻塞时“海姆立克急救法”示意图,方法:施救者按图示左手压在右拳上,从患者上腹部向上向内快速冲击6-10次。原理:当向内向上冲击时,患者( )呼吸道变宽肺内气体增多肺内压力升高胸廓容积扩大14.探究不同浓度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的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酒精浓度为该实验探究的变量 B.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加快C.当酒精的浓度达到20%时,水蚤会死亡 D.酗酒会对青少年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15. 掌握急救知识,及时挽救生命。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可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其正确顺序是( )A. ①③② B. ①②③ C. ②①③ D. ③①②16.图一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材料,图二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①②③表示血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B. ①小动脉,判断依据是血液由主干血管流向分支血管C. ②是毛细血管,判断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D.血管中的血流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③②①17.以下有关血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B型血的病人可以接受AB型的血 B.血液中血浆约占25%,淡黄色、半透明C.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可以献血200~300mL、D.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会比红细胞多18.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的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下列观点,你不认同的是( )A.心血管病只和先天的遗传因素有关 B.心血管病是心脏血管疾病的统称C.健康的生活方式,会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 D.高血压、吸烟和肥胖等是导致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19.为心肌细胞提供氧气和养料的血管是( )A.主动脉 B.肺动脉 C.冠状动脉 D.冠状静脉20. 《黄帝内经》谈到“心主身之血脉,脉者,血之府也,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这是关于心脏、血管和血液之间关系的早期描述。左下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位于肺泡处 B. 先进行体循环,再进行肺循环C. ②、③中含氧量低于①、④D. 若乙位于小肠处,则③中营养物质高于④21.异氟烷是一种常用麻醉药,能通过呼吸道吸入肺后进入血液,起到全身麻醉的作用。病人手术时若采用异氟烷气体麻醉,异氟烷进入人体后,随血液循环流经如右上图所示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 )A. A→B→C→D B. C→D→A→B C. D→B→C→A D. B→C→D→A22. 呼吸的全过程包括下面四个环节,其正确顺序是( )①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②组织里的气体交换③肺的通气④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23.当心脏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时,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心房和心室的舒缩情况是( )A.心房心室同时舒张 B.心房心室同时收缩 C.心房舒张心室收缩 D.心房收缩心室舒张部分成分 甲 乙 丙蛋白质 8 0 0.03葡萄糖 0.1 0 0.1尿素 0.03 1.8 0.03无机盐 0.72 1.1 0.7224.下表表示某健康成年人血浆、肾小囊内液体和输尿管中液体三个样本中部分成分的含量(单位:g/100mL),根据数据判断,样品甲、乙、丙依次是( )A.血浆、尿液、原尿 B.原尿、尿液、血浆C.原尿、血浆、尿液 D.血浆、原尿、尿液25.当遇到别人突发紧急情况时,应力所能及的予以救助,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A. 遇到煤气中毒者,先将患者移至通风处,再实施人工呼吸B. 遇到突发心肌梗死者,不随意搬动病人,给其服用硝酸甘油片并拨打“120”C. 受伤时若出现喷射状出血,压迫伤口远离心脏的一端进行止血D. 对溺水的人施救时,人工呼吸的频率应保持每分钟16—18次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26.夏津是我国著名的桑葚之乡,这里的椹树经过改良,状似草莓,味甘如蜜。每年5月是椹果的成熟期,这时椹树枝头会挂满乳白色、散发着清香的累累椹果,果实采摘自然也称为夏津的一大特色。周末,小明一家来到黄河故道森林公园采摘、品尝椹果(8分)(1)小明吃了一颗椹果,这颗椹果在小明体内被消化(如图一)走过的“路线”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最终排出体外。经过一上午的采摘,小明又累又饿,来到一家饭馆,饭馆里有红烧肉,妈妈告诉他红烧肉含有较多脂肪,少吃一些,图二中表示脂肪的消化曲线是__________,参与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写全)。人每天吃进的脂肪主要在图二中的[ ]________内被消化,最终被消化成 。(3)小明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除了强调合理营养外,每天应比成年人多摄取“平衡膳食宝塔”中C、D层的食物,原因是该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__________。(4)小明近期因感冒发烧,出现消化不良现象,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影响各种 的活性。(5)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一日三餐摄入的热量之比约为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不吃早餐,或不定时就餐的习惯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A.30%、30%、40% B.40%、30%、30% C.30%、40%、30% D.40%、40%、20%图1是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图2是心脏结构示意图、图3是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形态图,请据图回答问题。(6分)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图2四个腔室中[ ]___________的壁最厚,这样有利于 。心脏的四个腔中,流静脉血的是 (填图2中数字)。王老师到西藏地区参加支教工作,半年后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有一种成分显著增加(该教师未患病),则增加的血液成分最可能是图3中的[ ]___________,这种细胞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王老师最近嗓子疼痛,经诊断为扁桃体炎,进行血液检测时,发现图3中[ ]______的数量高出正常。学习了呼吸系统相关知识后,请根据图一、图二和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7分)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其他气体A(%) 78 16 4 1.1 0.9B(%) 78 21 0.03 0.07 0.9(1)如图二结构为肺泡,肺泡壁很薄,由______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样有利于进行____________。(2)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密切,图二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一中[ ]________应处于收缩状态。(3)当我们刚下水游泳时,如果水漫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水的压迫使胸廓无法顺利________(选填“扩张”或“回缩”),导致肺内气压________ (选填“升高”或“减小”),气体不易进入。(4)表中数据比较了人体吸入与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含量,A组数据表示的是人体________(选填“吸入”或“呼出”)的气体。外界气体进入肺泡的过程是通过____________实现的。29.据统计,到2022年全球已超过3亿万新冠病毒感染者。用体外膜肺氧合设备(人工肺)可以抢救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7分)(1)图1中,人体呼吸和消化的共同通道是[ ]_____,这也是新冠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常用的取样部位。(2)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攻击主要呼吸器官肺,它使肺泡内形成了一层透明的膜,就像在肺泡内表面刷了一层糨糊,阻碍了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气体交换。(3)新冠病毒感染者的 (填序号)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痰液,如果随地吐痰,会加速病毒的传播。(4)要用图2“人工肺”进行辅助呼吸,经过体外气体交换后,血液②中 的含量增加,并最终到达细胞的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5)在做胸部的X光检查过程中,医生要求你吸气后闭气不动,检查结束后你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可用图3中的曲线______(填“AB”或“BC”)段表示。30.红心火龙果含有“甜菜红素”,这种色素不容易被身体分解和代谢,小明发现大量食用红心火龙果色素会随尿液或者粪便排出,造成红色尿液和粪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它是形成尿液的器官。人体中尿液形成是连续的,但排尿却是间断的,因为图一中的[ ]___________有暂时储尿的功能。(2)每个肾脏中大约有100万个___________,是形成尿液的结构单位,由图二中___________(填标号)组成。(3)随血液循环到达肾脏的甜菜红素也会被人体排出。甜菜红素通过滤过作用后在肾小囊腔里成为_________中的成分,在流经4时,甜菜红素大部分不能被4重吸收导致尿液呈现红色。(4)若图二中[ ]__________出现病症,其通透性增加,患者尿液中会出现___________和大分子________,因此出现血尿和蛋白尿。31.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既有分工又有协调配合。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及相关系统或器官的示意图(A、B、C、D表示系统,E表示某器官,①~⑨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7分)(1)A表示消化系统,食物被消化后,经过吸收过进入[B] 系统,最先到达心脏的 。(2)C表示 系统,③④过程能够实现,依赖的是____________原理。经过③④过程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3)D是泌尿系统,功能是排出体内 和多余的水,而且还可以调节人体内 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32.将馒头放入口中,慢慢地咀嚼,细细地品尝你会感觉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他们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实验方案。请据此回答问题。(7分)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是否搅拌 温度 水浴时间 检测试剂 实验现象1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 37℃ 10分钟 碘液2 馒头块+2毫升唾液 不搅拌3 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 充分搅拌4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 0℃(1)馒头在口腔中变甜是口腔中唾液里的 将馒头中的淀粉转变成 的缘故。(2)若选用1号和3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 ?(3)要想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____试管进行对照。(4)预测实验现象,只有_________号试管不变蓝色,原因是 。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探究结果告诉我们,吃饭时应该____________。答案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5 BBBAD 6-10 DABAA 11-15 BACBD16-20 DCACB 21-25 BDCA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26.(8分)(1)②③⑤⑦⑧⑨(2)Z 胆汁、肠液、胰液 [D]小肠 甘油和脂肪酸(3) 蛋白质(4)消化酶 (5)C27.(6分)(1)[7]左心室 将血液送到全身各处 6、8(2)[b]红细胞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c]白细胞28.(7分)(1) 一 气体交换(2)[③]膈肌(3) 扩张 升高(4) 呼出 呼吸运动29.(7分)(1)[②]咽 (2) 肺泡 血液 (3)④(4)氧气 线粒体 (5 ) BC30.(8分)(1)肾 [③]膀胱 (2)肾单位 1、3、4(3)原尿(4)[1]肾小球 红细胞(或血细胞) 蛋白质31.(7分)(1)循环 右心房(2)呼吸 气体的扩散作用(或扩散作用) 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3)代谢废物(或尿素) 水和无机盐32.(7分)(1) 唾液淀粉酶(或淀粉酶) 麦芽糖(2)唾液是否影响淀粉的消化?(意思相同即可)(3)1和4(4)1 淀粉被消化了(意思相同即可) 细嚼慢咽(意思相同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