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嵊州市三界片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社会法治期中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片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社会法治期中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三界片2022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检测
社会·法治
考生须知:
1.本学科考试为开卷考试。全卷分试卷I、试卷II,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题前,先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规定位置上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号;答题时,把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直接做在试卷I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收回。
试 卷 Ⅰ
一、选择题(共40分,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新中国成立初期,刚刚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在严峻的形势下,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等运动。这些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B.实现了祖国大陆统一
C.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3.它为中国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大业,同时也为西藏的民主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使西藏人民从此走上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它”指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三大改造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实施
4.右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曲线图,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处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
B.②③时期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③④段变化得益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D.④处召开十二届三中全会
5.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开国大典开始 ②三大改造完成
③抗美援朝爆发 ④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6.1954年宪法颁布后,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1954年宪法具有这双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三大改造尚未完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尚未颁布
C.新民主主义革命尚未成功
D.第一个五年计划尚未完成
7.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以下史实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南方谈话 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实施
③手工业合作化 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整开。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 B.实行政企分开
C.实行按劳分配 D.推行公司制
9.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运动完成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D.“文化大革命”结束
10.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得益于当时我国(   )
A.改革城市经济体制 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C.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化 D.开放内陆市县
11.近年来,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其根本原因在于(  )
A.中国梦已实现 B.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C.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
12.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体包括( )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13.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布置场馆时将屠呦呦、袁隆平的照片放在了一起。这一场馆的主题应该是(  )
A.国防建设的成果 B.科学技术的成就
C.文化事业的发展 D.社会生活的改善
14.20世纪五六十年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电影《英雄儿女》、动画电影《大闹天宫》、话剧《茶馆》《龙须沟》,小说《红岩》等深受群众喜爱。这些成就的取得,直接得益于(  )
A.“三个面向”的提出 B.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双百”方针的提出
15.下列行为符合土地资源中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塔里木盆地——发展林业 B.长江中下游平原——围湖造田
C.东南丘陵——毁林开荒 D.内蒙古高原——发展畜牧业
16.我国人口生育政策从“单独二胎”到“全面放开二孩”、“全面放开三孩”的变化,有助于减缓的人口问题是(  )
A.人口分布不均 B.人口素质低
C.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D.人口老龄化严重
17.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开源和节流是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主要措施
②以色列绿洲农业中的滴灌技术体现了科学的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③西气东输工程能合理开发西部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④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能成为工业基地,得益于它们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8.近年来,某地雾霾天气逐渐增多,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有当地居民调侃:“遛狗不见狗,狗叫我才走”,“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
这警示我们必须(  )
①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④把保护环境、绿色发展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某地理小组绘制了一幅思维导图,解释某地形区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与影响。据图回答问题。
19.上图中序号与其填入的内容合适的是(  )
A.①海拔低,一马平川 B.②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
C.③冬暖夏热,日温差小 D.④湖泊星罗棋布,沟壑纵横
20.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而言,该地区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昼夜温差大
C.高寒缺氧低气压 D.太阳辐射强
三界片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八年级社会·法治答题卷
试 卷 I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试 卷 Ⅱ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共60分)
21.(14分)治理水土流失,实现绿色富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长汀县的治理举措(部分)
①2000年始,福建省政府每年对长汀县投入治理资金达1000万元。
②封山禁伐,村民违规砍树要受到相应处罚。
③因植被稀少,夏季地表温度高,当地先种草,给地表降温后再种树。凿山平地,
“前埂后沟”,保土保水。养猪蓄粪作肥,提高土壤肥力。
材料三: 长汀县1985年与2020年环境和发展状况比较表
年份 水土流失率(%) 植被覆盖率(%)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85年 31.5 5—40 1.5 163
2020年 6.78 80.3 311 17812
——数据来源于《福建日报》等
(1)依据材料一,简述长汀县水土易流失的自然原因。(3分)
(2)“长汀经验”是各地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请根据材料二中的举措提炼几条借鉴经验。(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长汀县发生的巨变,并揭示该变化蕴涵的道理。(5分)
2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
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
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
形成稳定的关键。
——约翰·乃尔比特《中国大趋势》
(1)材料一中图片所示会议的主要任务和通过的文件分别是什么?根据约翰·乃尔比特的论述谈谈该会议的重要意义。(4分)
材料二:
国民改为人民,中间用意深深,
民众站立起来,堂堂地做个人。
——黄炎培《天安门歌》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让我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6分)
23.(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和1953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表
1950年(%) 1953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1)请找出材料一中数据变化并分析其原因。(4分)
材料二: 1949年—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图表
(2)材料二中1956年、1960年和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分别与什么农业政策密切相关?(6分)
(3)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经验教训?(4分)
24.(22分)某中学举办专题展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展板一:对外开放篇】
(1)请写出图中①处名称。此图反映出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4分)
【展板二:和平外交篇】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70年代,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高潮。
(2)依据展板二,举例说明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发出了哪些“中国声音”。并指出引发70年代“和中国建交的高潮”的关键史实。(6分)
【展板三:民族团结篇】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2001年以来,国家共投资1000多亿元用于西部建设;国家按照自愿原则,帮助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
(3)根据展板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少数民族地区获得发展得益于哪些原因。(6分)
【展板四:国家统一篇】
(4)港澳成功回归祖国得益于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展板四说明了什么?(4分)
(5)请根据四个展板的内容,为它们拟一个合适的主题。(2分)
三界片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D C A B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B D D D C A B C
综合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共60分)
21.(1)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度较大;
年降水量较大且相对集中;
土质疏松容易被冲刷。(3分)
(2)政府加大治理投入;
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植被;
因地制宜开展水土流失治理,提高植被覆盖率。(6分)
(3)从一个生态环境恶劣、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县
变成了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县。(3分)
道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分) (发展应该与环境统筹兼顾等,言之有理)
(1)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共同纲领》。(2分)
会议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2分)
(2)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2分)。
意义: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3分)
23.(1)贫农中农的人口比重和土地占有比重都增加(或富农地主的人口比重和土地占有比重都下降)。(2分);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2分)
(2) 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2分)
1960年: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
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3)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要注意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任写两点,每点2分)
24.(1)深圳。(2分)
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分)
(2)中国声音: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参加亚非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任答两点给4分)
关键事件:中美关系正常化。(2分)
(3)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国家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援;西部大开发战略;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等。(三点即可,6分)
(4)“一国两制”。 (2分)
说明港澳回归有利于港澳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有利于港澳的繁荣发展。(2分,言之有理,任意一点即可)
(5)建国以来取得的成就。(2分,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