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第一章 科学入门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节 科 学 观 察 (1)---用心观察、拓展观察力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解科学观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有计划的细致观察是观察的基础;知道人的感官对事物判断的局限性,知道通过仪器来扩展观察力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科学思维:知道进行观察的方法有很多;能选择合适的仪器或工具观察事物。探究实践:通过师生互动来了解多种观察方法及科学观察的要求。态度责任:通过观察训练养成良好的观察方法,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热身活动1)说一说两张图片有什么不同。仔细观察,才会有发现。新知导入6个杯子?6对不同态度的脸?2)仔细观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发现来源于用心观察。新知讲解一、用心观察1、科学发现源于用心观察。(1)案例故事:①1859年德国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偶尔发现放在阴极射线管附近用黑纸包裹得很严实的照相底片发生了严重的感光现象,于是想到可能有种神秘的光穿过了黑纸。通过进一步仔细的观察和研究,他发现了伦琴射线(X射线)。②瓦特因观察到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明了蒸汽机;③牛顿观察到苹果落地,发现地球万有引力。新知讲解(2)什么是观察:科学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观”是运用一切感官去接受各种信息,包括耳闻、目睹、手摸、鼻嗅、舌尝等。“察”是考察、了解事物,是用脑积极思考分析。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科学发源于用心观察。合作探究观察指纹①先用肉眼仔细观察自己十个手指的指纹,比较指纹的纹路是否相同? 。②再用放大镜观察一个手指的指纹。与肉眼观察相比较,用放大镜观察到的指纹大小与清晰程度有什么变化?。不相同指纹纹路比原来大且更清晰③将自己的右手食指的指纹用印泥清晰地印在白纸上,并将其与同学的指纹比较,你发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你的结论是: 。不同人的指纹纹路不同指纹人人有,但却各不同。由于指纹重复率极小,故其称为“人体身份证”。所以,现在人们常用指纹识别系统来辨别人的身份。同一个人不同手指的指纹平同;不同人的指纹纹路不同。视频:指纹在显微镜下放大(点击图片播放)新知讲解2、观察的分类:(1)按接触方式分: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2)按是否需要测量分: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3) ……直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借助仪器和工具进行的观察不需要测量数据的观察需要测量数据的观察新知讲解(3)观察的方法:科学观察是通过精密计划或研究后进行的。案例:1845年,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和法国科学家勒威耶通过对太阳系中天王星轨道的数学计算,预言了天王星外有一颗新行星存在。1846年,人们果然在他们预言的位置发现了新的行星,并将它命名为海王星。因此,海王星又被称为 “笔尖上发现的行星”。活动:仔细观察下面两图:(1)左图两条横线平等吗?(2)右图的小圆圈是白色的还是黑色的?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人的感觉器官对事物的判断具有局限性一错觉,在很多情况下,观察会受环境与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此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视频:八个有趣的视觉错觉(点击图片播放)新知讲解二、拓展观察力1、感官观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自然界中,仅靠我们感官观察的范围有很多局限。在很多情况下,观察会受环境与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此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新知讲解2、拓展观察力:(1)借助仪器可以观察更加微小的世界。显微镜下的流感病毒新知讲解(2)借助仪器可以观察更遥远的星系。哈勃望远镜拍摄到的一个充满蓝色恒星的巨大星系拓展阅读: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世界最大天文射电望远镜工程投资额:6.27亿建设在我国贵州。世界最大天文射电望远镜新知讲解(3)用频闪照片或高速摄像机观察运动极快的物体网球频闪运动轨迹思考讨论列举你周围(家里、学校里、医院、商场、社区等)见到过的观测仪器。试着通过查资料,了解这些仪器的用途和简单原理,并与小组内同学交流与讨论。望远镜显微镜监控仪“CT”检查仪身高体重测量仪放大镜课堂练习1、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仪器是为了( )A.延长观察过程 B.完成观察任务C.得到观察结果 D.扩大观察范围D课堂练习2、下列仪器可以用来进行定量观察的是( )A.玻璃棒 B.温度计C.放大镜 D.显微镜B课堂练习3、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B.科学观察必须借助有关工具才能进行C.观察是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B课堂练习4、科学研究中,关于人的感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的感觉总是正确的B.人的感觉有很大的局限性C.有许多时候需借助仪器进行测量来做判断D.光凭人的感觉有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A课堂练习5、当一位科学家通过实验宣称他在某领域获得一项重要发现时,判断这项发现是否可信的最好理由是( )A.该领域其他专家的意见B.能否重复实验并得出相同结果C.该科学家是否权威D.实验报告撰写的详细程度B课堂练习6、 关于下列实验中的观察实例,正确的是( )A.用手摸感冒同学的额头,判断同学的发热程度属于定量观察B.用量筒测量石块的体积属于定性观察C.在生物实验中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属于直接观察D.用眼睛观察叶片的形状和构造属于直接观察D课堂练习7、意大利科学家曾经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 )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B.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C.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D课堂总结一、用心观察1、伦琴射线的发现2、科学观察是通过精密计划或研究后进行的。二、拓展观察力1、借助仪器可以观察更加微小的世界。2、借助仪器可以观察到遥远的星系。3、用频闪照片或高速摄像机观察运动极快的物体。板书设计1.3 科学观察(1)一、用心观察精密计划或研究 用心、用脑分类:直接与间接观察、定性与定量观察等二、拓展观察力借助仪器或工具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CT仪等诊疗仪器作业布置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4、预习“观察结果的记录与整理 、观察与实验”相关内容 。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七上科学1.3科学观察(1)教学设计课题 1.3科学观察(1) 单元 一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上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浙教版七上第1章第3节,主要阐述什么是科学观察和进行科学观察的必要性有及如何进行科学观察。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作为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观察可利用人的感官直接观察,也可借助于仪器设备间接观察。生活需要观察,科学研究也要观察,实验过程中更需要细致观察并记录现象,对现象进行深刻分析,发现内在规律,提示事物的本质。所以科学观察在整个学习阶段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本节课内容分2课时完成,第1课时介绍用心观察及拓展观察力;第2课时观察结果的记录与整理、观察与实验。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科学观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有计划的细致观察是观察的基础;知道人的感官对事物判断的局限性,知道通过仪器来扩展观察力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科学思维:知道进行观察的方法有很多;能选择合适的仪器或工具观察事物。探究实践:通过师生互动来了解多种观察方法及科学观察的要求;态度责任:通过观察训练养成良好的观察方法,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点 通过仪器来扩展观察力难点 科学家是怎样通过观察与实验进行科学研究的。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热身活动:1)说一说两张图片有什么不同。 2)仔细观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说明:发现来源于用心观察。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一、用心观察 1、科学发现源于用心观察。 (1)案例故事: ①1859年德国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偶尔发现放在阴极射线管附近用黑纸包裹得很严实的照相底片发生了严重的 感光现象,于是想到可能有种神秘的光穿过了黑纸。 通过进一步仔细的观察和研究,他发现了伦琴射线 (X射线)。 ②瓦特因观察到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明了蒸汽 机;③牛顿观察到苹果落地,发现地球万有引力。 (2)什么是观察: 科学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 “观”是运用一切感官去接受各种信息,包括耳闻、目睹、手摸、鼻嗅、舌尝等。 “察”是考察、了解事物,是用脑积极思考分析。 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科学发源于用心观察。合作探究:观察指纹①先用肉眼仔细观察自己十个手指的指纹,比较指纹的 纹路是否相同? 。 ②再用放大镜观察一个手指的指纹。与肉眼观察相比较,用放大镜观察到的指纹大小与清晰程度有什么变化? 。 ③将自己的右手食指的指纹用印泥清晰地印在白纸上,并将其 与同学的指纹比较,你发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你的结论是: 。 [参考:①不同 ②纹路清晰且放大③不同的人指纹纹路不同④同个人的不同手指的指纹纹路不同,不同人的指纹纹路不同] 指纹人人有,但却各不同。由于指纹重复率极小,故其称为“人体身份证”。 所以,现在人们常用指纹识别系统来辨别人的身份。 视频:指纹2、观察的分类: (1)按接触方式分: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2)按是否需要测量分: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 (3) ……(3)观察的方法: 科学观察是通过精密计划或研究后进行的。 案例: 1845年,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和法国科学家勒威耶通过对太阳系中天王星轨道的数学计算,预言了天王星外有一颗新行星存在。1846年,人们果然在他们预言的位置发现了新的行星,并将它命名为海王星。因此,海王星又被称为 “笔尖上发 现的行星”。活动:仔细观察下面两图: (1)左图两条横线平等吗? (2)右图的小圆圈是白色的还是黑色的? 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说明:人的感觉器官对事物的判断具有局限性一错觉,在很多情况下,观察会受环境与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此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视频:八个有趣的视觉错觉二、拓展观察力 1、感官观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自然界中,仅靠我们感官观察的范围有很多局限。在很多情况下,观察会受环境与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凭我们的 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此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2、拓展观察力: (1)借助仪器可以观察更加微小的世界。 (2)借助仪器可以观察更遥远的星系。 拓展阅读:我国的射电望远镜(3)用频闪照片或高速摄像机观察运动极快的物体思考讨论:列举你周围(家里、学校里、医院、商场、社区等)见到过的观测仪器。试着通过查资料,了解这些仪器的用途和简单原理,并与小组内同学交流与讨论。(参考:望远镜、显微镜、门镜、CT扫描仪、B超、监控仪、身高体重测量仪等) 从普通观察引入到观察引致的重大发现,说明观察的重要性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观察的具体含义通过活动,说明观察及其作用观察的种类较多,只介绍常用的观察。以科学家的案例说明观察需要精密计划或研究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感官观察是有局限性的,从而提出借助仪器和工具进行观察的必要性。常规介绍生活中相关的一些观察仪器课堂练习 1、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仪器是为了( D ) A.延长观察过程 B.完成观察任务 C.得到观察结果 D.扩大观察范围 2、下列仪器可以用来进行定量观察的是( B ) A.玻璃棒 B.温度计 C.放大镜 D.显微镜 3、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B.科学观察必须借助有关工具才能进行 C.观察是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4、科学研究中,关于人的感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人的感觉总是正确的 B.人的感觉有很大的局限性 C.有许多时候需借助仪器进行测量来做判断 D.光凭人的感觉有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5、当一位科学家通过实验宣称他在某领域获得一项重要发现时,判断这项发现是否可信的最好理由是( B ) A.该领域其他专家的意见 B.能否重复实验并得出相同结果 C.该科学家是否权威 D.实验报告撰写的详细程度 6、 关于下列实验中的观察实例,正确的是( D ) A.用手摸感冒同学的额头,判断同学的发热程度属于定量观察B.用量筒测量石块的体积属于定性观察C.在生物实验中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属于直接观察D.用眼睛观察叶片的形状和构造属于直接观察7、意大利科学家曾经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 D ) 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 B.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C.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课堂小结 一、用心观察 1、伦琴射线的发现 2、科学观察是通过精密计划或研究后进行的。二、拓展观察力 1、借助仪器可以观察更加微小的世界。 2、借助仪器可以观察到遥远的星系。 3、用频闪照片或高速摄像机观察运动极快的物体。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七上 §1.3科学观察(1)学案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科学观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有计划的细致观察是观察的基础;2、知道人的感官对事物判断的局限性;3、知道通过仪器来扩展观察力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用心观察1、 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许多科学知识需要经过仔细、准确的 和 ,并通过认真、严密的论证后,才能总结出来。2、科学发现往往源于用心的 与研究。例如,1895 年, 德国物理学家伦偶尔发现放在阴极射线管附近用黑纸包裹得很严实的照相底片发生了严重的 现象,于是想到可能有种神秘的光穿过了黑纸。通过进一步仔细的观察和研究,他发现了伦琴射线( )。3、在很多情况下,观察会受 与 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此经常要借助于一些 和 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4、科学观察是通过精密 或 后进行的。例如,1845年,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和法国科学家勒威耶通过对太阳系中天王星轨道的数学计算,预言了天王星外有一颗 存在。1846年,人们果然在他们 位置发现了新的行星,并将它命名为海王星知识点2、拓展观察力1、自然界中,仅靠我们感官观察的范围有很多 。我们的肉眼看不到很远的物体和微小的物体,也看不清运动极快的物体。2、为了扩大我们观察的 和 ,科学家们研究和发明了很多方法,设计与研制了许多观测仪器,其目的是极大地拓展 。3、可以帮助我们拓展观察力的仪器很多,如 、 等。二、例题讲解例题1、为探究温度与蟋蟀鸣叫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某同学将蟋蟀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蟋蟀的鸣叫次数,该研究过程主要采用了(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例题2、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的选择不恰当的是 ( )A.观察蜗牛时用放大镜 B.观察面包霉菌菌落时用显微镜C.观察月球时用天文望运镜 D.观察番茄果肉细胞时用显微镜例题3、不借助仪器凭眼睛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显微镜可扩大观察范围 B.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C.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 D.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例题4、“拓展观察力”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科学仪器作为人的感官的延长和补充,克服了感官的局限性,开拓了认识的视野,并使观察走向精确化和定量化。下列科学实例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段的是( )A.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来观察遥远的天体B.用显微镜来观察肉眼看不清的微小物体C.用高速摄像机来研究运动极快、肉眼无法辨清的运动过程D.用地球仪来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状况例题5、小明到楠溪江游玩,溪水清澈见底,溪底和河滩上都是一层厚厚的鹅卵石。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河滩上的树木都向流水方向倾斜(如图所示),小明猜想:这可能是溪水上涨,流水冲刷胡树木导致的。(1)下列小明收集的信息可以作为支持他猜想的证据是 (可以多选)A. 河滩上的树木都是樟树 B. 溪流中的鹅卵石有大有小C. 岸上的树木没有向流水方向倾斜 D. 河滩的树下都是鹅卵石没有泥土(2)小明想通过调查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你认为他选择调查的内容应该是 。三、随堂练习:1、科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最初来源于( )A.观察 B.实验 C.调查 D.阅读2、下列可以扩大我们的观察范围的仪器有( )A.电子停表 B.杆秤 C.望远镜 D.三角尺3、伽利略通过对吊灯摆动的观察,发现了摆的等时性,这主要是因为伽利略( )A.能用眼仔细观察 B.能用脑进行深入的思考C.能用耳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D.能带着问题仔细观察,并进行深入的思考4、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观察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 B.观察就是仔细的看一看C.观察就是用眼睛看、耳朵听的过程 D.观察一定要借助工具5、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观察的是( )A.上网搜索资料 B.去图书馆查阅书刊C.用望远镜看星空 D.进行人口普查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和观察是两回事,它们互不相干B.电流表是测电流的,电压表是测电压的C.观察就是用眼睛看,而不能用其他的仪器D.在熄灭酒精灯时,可以用嘴吹7、下列观察符合科学要求的是( )A.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宇宙中的恒星 B. 发生日食时用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C. 观察细胞时要客观、规范地记录 D. 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不用记录四、课后巩固:1、下列测量中属于借助仪器帮助我们作出准确判断的是 ( )A.用手摸发烧病人的额头 B.用手掂球的轻重C.用酒精灯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 D.用手表了解时间2、下列研究属于直接观察的是( )A.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 B.用鼻子闻香水的气味C.用B超诊断病人的病情 D.用哈勃望远镜观察太空3、下列关于观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耳听为虚,眼见为实B.人观察事物有时要借助仪器才行C.人的感觉有很大的局限性,哪怕眼睛看到的也未必是真的D.观察时要集中注意力,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4、关于“观察”有下列说法:①观察就是用眼睛看;②借助工具观察可以扩大观察范围;③借助观察仪器使人的感觉器官与大脑功能得到扩展。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5、仅凭肉眼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观察时我们会借助工具。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 B.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人眼看不到的微生物C.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 D.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6、小明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些,正确的做法是( )A. 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一些 B.换为显微镜C.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一些 D.换为望远镜7、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以下属于观察法的是( )A. 用肉眼看书缝里的小蜘蛛 B. 查看介绍蜘蛛的有关知识C. 上网搜索更多关于蜘蛛的资料 D. 把有关蜘蛛的信息进行归类8、下列有关科学观察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A. 它总结了由重复实验得到的证据支持的假设B. 它是提出了一种能够证实调查收集到的数据的预测C. 它是人类基于自身的经验对自然现象的一种解释D. 它是人类通过感觉获取对自然界的认识9、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明了蒸汽机……在讨论这些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时,4位同学分别讲了如下的看法:甲说: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乙说: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丙说:科学的发现有赖于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实验丁说:科学的发现都是从偶然的观察中得到的根据你的观点,最不同意谁的看法( )A.甲 B.乙 C.丙 D.丁10、小东和小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东说:“我的橡胶球弹性比你的好。”小明回答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请你帮助小东选择下列方案中的一个来解决这个问题( )A.把两球向墙掷去,测量它们反弹落地时离墙的距离B.用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C.让两球于离地等高处坠下,测量它们反弹的高度D.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测量它们反弹的高度11、下列观察:①用体温计测量体温;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③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④用耳朵辨别是哪种乐器发音;⑤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星系;⑥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⑦用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⑧用显微镜观察细菌。属于直接观察的是 ;属于间接观察的是 。(均填序号)12、用肉眼观察图甲中标了箭头的线段AB和CD,长度更长的是 ,用肉眼观察图乙中的线段AB、CD和EF的长度是否相等: 。然后用直尺量一量,检验自己的观察是否准确。(第12题图) (第13题图)13、观察图中甲环的外圈与乙环的内圈,哪个更大? 。这个现象说明了 。再动动脑想一想,你可以有几种方法来证明你的判断? 。参考答案: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1、观察 观察 实验 2、观察 感光 X射线3、环境 心理 仪器 工具 4、计划 研究 新行星 预言的知识点2、1、局限 2、 内容 范围 人类的观察能力 3、显微镜 望远镜(合理均可)二、例题讲解:例题1、B解析: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不符合题意;B、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题中叙述的某同学将蟋蟀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蟋蟀的鸣叫次数,是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的,符合实验法的要求,符合题意;C、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故不符合题意;D、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故不符合题意。例题2、B解析:借助放大镜可观察蜗牛的形态结构,A正确;面包霉菌菌落比较大,观察时用到的是放大镜,B错误;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的情景,C正确;番茄果肉细胞较小,需借助显微镜观察,D正确。例题3、D解析:A.用显微镜可扩大观察范围,观察到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细小物体,正确;B.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正确;C.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正确;D.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一般存在误差,所以不一定正确。例题4、D解析:A.哈勃太空望远镜属于科学仪器,有助于人的感官延长、补充,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显微镜属于科学仪器,有助于人的感官延长、补充,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高速摄像机属于科学仪器,有助于人类开拓认识的视野,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地球仪属于一般仪器,不能帮助人的感官延长,故D错误;符合题意。例题5、(1)C、D(2)当地不同季节的降水量或楠溪江水位变化情况等(合理即可)解析:(1)小明猜想:这可能是溪水上涨,流水冲刷胡树木导致的,小明收集的信息可以作为支持他猜想的证据是岸上的树木没有向流水方向倾斜、河滩的树下都是鹅卵石没有泥土。(2)小明想通过调查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那么他选择调查的内容应该是当地不同季节的降水量或楠溪江水位变化情况等。三、随堂练习:1、A 2、C 3、D 4、A 5、C 6、B7、C 8、四、课后巩固:1、D 2、B 3、A 4、C 5、C 6、A 7、A8、D 9、D 10、C11、②③④;①⑤⑥⑦⑧ 12、CD;不相等13、一样大 说明人的直观是不可靠的(人的感官是有限的)用刻度尺测量直径或其他测量仪器进行测量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浙教版七上科学1.3科学观察(1) 学案.doc 2023浙教版七上科学1.3科学观察(1) 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2023浙教版七上科学1.3科学观察(1).pptx 指纹在显微镜下放大100倍.mp4 错觉.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