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下复习系列——第七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复习课件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下复习系列——第七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复习课件1)

资源简介

课件37张PPT。复习导读1.什么是“工业革命”?
2.工业革命什么时候开始?
首先在哪个国家哪个行业发生?
什么时候结束?
3.工业革命过程中有哪些科技发明?
4.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
5. 工业革命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给我们什么启示?工业革命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等圈地运动 工场手工业长期的积累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广阔的海外殖民地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对工业品的需求。工业革命背景篇1.时间进程:
2.行业进程:
3.重大发明:
4.扩展
5.完成标志:
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棉纺织业①棉纺织业: 珍妮机(时间、人物) ----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②动力: 瓦特改良蒸汽机,并广泛应用---“蒸汽时代”③交通运输: 富尔顿(美)---汽船(1807)
史蒂芬孙(英)----蒸汽机车(火车)(1814)★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什么?交通运输业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进程篇19世纪中期,德、美等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期间的主要发明:年 代 内 容 国 别 发 明 人1785 改良蒸汽机 英国 瓦特1765 珍妮纺纱机 英国 哈格里夫斯1807 轮 船 美国 富尔顿1814 蒸汽机车 英国 史蒂芬孙1.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影响篇2.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工业革命的启示: 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感悟篇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提升篇英国的宪章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
两次起义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原因: )失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指导工人运动)巴黎公社工业革命国际工人运动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结果马克思
恩格斯缺乏科学理论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工 人 运 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斗争的失败说明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条件。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不能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虽然空想社会主义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但他们对理想社会的设想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理论条件。1.创立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3.《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表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规定了党的性质和纲领,指出了党的最终目标是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道路,号召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诞生①从此,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②马克思主义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③工人阶级政党陆续建立起来。
社会主义的号角成为工业时代的最强音。4.影响:2.标志: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巴黎公社背景:时间:结果:意义:纪念: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政府屈膝投降,镇压人民,巴黎人民起义1871年3月失败。“五月流血周”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作《国际歌》。
词:欧仁·鲍狄埃。曲:狄盖特。措施:建立了工人政权——巴黎公社。建立工人自己的军队和行政、司法、立法机构,还让工人自己管理工厂。资本主义的扩展德国统一1.必要性: 工业革命进行,资本主义发展,
但分裂阻碍了其发展。 (1)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
(2)强大的军事实力
(3)民族成分单一。
(4)统治阶级野心勃勃 2.可能性:①推行“铁血政策”
②灵活的外交活动普鲁士掌握统一运动的领导权德国统一的历史条件:(5)俾斯麦的作用1864年,普联合奥 丹麦
1866年,普 奥(萨多瓦)
1870年,普 法(色当)
三次王朝战争背景德国统一19世纪中叶,德意志的四分五裂严重阻碍了其经济发展普鲁士成为德意志统一的领导力量过程对丹麦战争(1864)普奥战争(1866)普法战争(1870)结果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影响积极: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跃为世界强国。消极:奠定了德国军国主义传统。三次王朝战争资产阶级性质的自上而下的统一战争性质:南方
奴隶制种植园制度领土扩张
工业革命奴隶制美国内战
1861—1862—1865 维护统一废除奴隶制 林肯当选
(导火线)存废北方
资本主义制度领土扩张
工业革命推动刺激第二次
资产阶级革命扭转战局
《宅地法》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意义 1个重要人物
2个重要法律文献
3个历史影响
4年艰苦历程美国南北战争导火线:1860年,林肯就任美国总统爆发: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初期形势:北方失利转折:《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结果:1865南方军队投降,内战结束原因:经过:影响:斗争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性质:进步作用人物评价:林肯局限性美 国 南 北 战 争黑人奴隶制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比较表1775-17831861-1865英殖民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黑人奴隶制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独立统一民族解放战争、资产阶级革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导火线、开始、转折、文献、结束摆脱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扫清外部障碍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统一,扫清内部障碍俄国改革彼得一世改革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1.背景:2.目的:3.措施:5.作用:①16世纪中期,俄国盛行农奴制,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那时的俄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②17世纪,俄国开始出现手工工场,但是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缓慢。
③1689年,羡慕西欧先进科技文化的沙皇彼得一世掌握实权。为了使俄国成为强国。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的改革。4.性质: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改革根本原因)1855年克里米亚战争俄国失败
充分暴露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腐朽
(改革直接原因)政治上: 农奴制激化阶级矛盾,打击沙皇的专制统治农奴制危机内忧: 外患:1861年农奴制改革 1.背景:①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②局限性:这次改革留下大量封建残余。2.时间、人物: 1861年,在经过与贵族的多次讨论之后,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3.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5.作用:4.性质:由封建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彼得一世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1689年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
赎买份地。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明治维新政治上: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
经济上: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改革根本原因)外患:1853年黑船事件,美国军舰打开了日本国门,民族危机加剧社会矛盾
(改革直接原因)内忧:幕府统治危机国内武士阶层发起倒幕运动背景篇1.政治方面:
①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管理,
以加强中央集权。
②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平民可以自由择业。
2.经济方面: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3.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4.军事方面:
开始实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最能体现资本主义性质内容篇1.性质:3.影响:明治政府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积极影响: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从此走上了发
展资本主义道路。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
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强大,成为亚
洲第一个迈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2)消极影响:保留大量封建残余,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成为亚洲和平的新威胁。 影响篇2.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89年,天皇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也称《明治宪法》),标志着日本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确立。农奴制的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幕府的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亚历山大二世,
资产阶级性质明治天皇,
资产阶级性质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农奴在获得“解放”时,要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大力发展教育;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军队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留下大量封建残余。是俄国历史上重大转折点。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俄国和日本的历史告诉我们:
改革是强国之路。当前,我国也只有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才能使我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感悟篇请不要转载!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