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下复习系列——第七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复习课件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下复习系列——第七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复习课件2)

资源简介

课件43张PPT。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三角贸易欧洲对拉美的掠夺英国对印度的掠夺拉美独立运动印度反英大起义民族解放运动(1)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先后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
(2)欧洲殖民者对印第安人野蛮的屠杀,造成美洲劳动力短缺,无法满足种植园主对劳动力的需求。
(3)欧洲人看到从非洲运黑人到美洲出卖有利可图,纷纷加人黑奴贸易的行列。1.背景(原因)罪恶的“三角贸易” (1)出程:奴隶贩子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
(2)中程:将黑奴运往美洲,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
(3)过程:奴隶贩子再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2.路线因为贸易路线呈三角形,因此称为“三角贸易”。(1)对非洲:三百多年的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极大地制约了非洲的发展,造成了非洲传统文明的衰落和社会经济的倒退,导致非洲长期贫困。
(2)对欧洲:黑奴贸易使欧洲奴隶贩子大发横财,他们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
(3)对美洲:使美洲种植园主获得了廉价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发展。3.影响 从对非洲、欧洲、美洲三个角度归纳罪恶的“三角贸易”的影响?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南美解放者摆脱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赢得了独立运动的胜利,鼓舞了其他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1.原因:2.时间:3.领导人:4.序幕:5.结果:6.意义:①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
②受欧洲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18世纪末19世纪初。玻利瓦尔、圣马丁等。1804年,海地独立揭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到1822年巴西独立时,除古巴等少数地区外,几乎整个拉丁美洲都获得了独立。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 英国价格低廉的工业产品很快占领了印度市场,印度传统的手工业迅速衰落,手工业者大量失业;印度的社会经济受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1.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①17世纪,东印度公司负责英国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殖民侵略。
②18世纪中期开始,英国开始对印度发动侵略战争,逐渐蚕食印度的土地,并掠夺财富。
③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占据了印度大部分土地。2.殖民侵略对印度的影响:印度反英大起义 1.概况:1857年,印度人民发起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大起义,起义烽火迅速蔓延到印度的大部分地区。
2.结果:1859年,在殖民当局的镇压下,起义失败。但是,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有人说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侵略是一种罪恶,也有人说这种侵略客观上有利于历史的发展。那么,我们怎么看待上述观点呢?(1)对西欧:殖民扩张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等国进行殖民侵略,掠夺当地财富,贩卖奴隶,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2)对殖民地:遭到西方国家的疯狂掠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造成这些国家长期贫穷和落后。伴随西方的殖民侵略,同时还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以及新的思想观念,客观上推动了亚非拉国家工业文明的进程。巩固提升全面认识殖民扩张第二次工业革命 1.开始时间:2.领先国家:3.最突出的特点(标志):19世纪70年代德国和美国电力的广泛应用4.代表人物及重要发明1831年1866年1870年1879年19世纪中期19世纪晚期19世纪晚期1885年1903年19世纪80年代法拉第西门子格拉姆爱迪生莫尔斯马可尼贝尔卡尔·本茨等人卡尔·本茨莱特兄弟英国德国比利时美国美国意大利美国美国美国美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气时代)西门子发明可实际使用的发电机发明电动机的格拉姆爱迪生发明的电灯19世纪巴黎的电力铁路最早的电影放映机电气时代内燃机和交通领域的革命卡尔·本茨和他发明的汽车
(从此汽车成为大众化交通工具) 卡尔·本茨: 内燃机发明者之一,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被称为 “汽车鼻祖”。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架飞机,使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变为现实。 19世纪中期,美国人莫尔斯首次试拍有线电报成功,为近代电讯事业发展打下基础。19世纪晚期,定居美国的苏格兰人贝尔研制有线电话成功;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 19世纪电讯事业发展贝尔试通电话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时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后半期 (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国家: 第二次工业革命范围遍及欧洲北美 多个国家,其中美国德国后来居上,发 展势头赶超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1.美国和德国率先实现了电气化,工业发展的势头超过了英国;2.人类迈进了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2.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技术和新发明超出一国范围,其规模更广泛,发展较迅速;
3.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想一想 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石油开采和提炼,石油、电力、煤炭成为三大能源。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以及化学工业等新的工业部门纷纷兴起,并开始在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5.电能与蒸汽能相比的优点:6.结果:7.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电力在工厂和家庭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人类迈进了电气时代。电力功效高、污染小、应用范围大、使用便利。福特汽车装配线 20世纪初,美国人亨利·福特采用流水线生产方法,大批量生产汽车,最终成为著名的汽车大王。在福特的工厂内,专业化分工非常细,仅一个生产单元的工序就多达7882种。为了提高工人的劳动效率,福特反复试验,确定了一条装配线上所需要的工人数目,以及每道工序之间的所需距离。这样一来,每个汽车底盘的装配时间从12小时28分缩短到1小时33分,汽车产量逐年增加。 流水线生产 流水线生产方法通过连续不停地运转,强制工人快速操作,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迅速增加产品的数量,实行这种制度简化了操作方法,降低了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可降低生产成本,但劳动强度增加,因此两种观点都有片面性,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流水线。 在电影《摩登时代》中,著名喜剧电影大师卓别林扮演一位在流水线上工作的工人。由于他双手长时间反复做同一个动作,结果在吃饭的时候竟然习惯性地把刀叉当成了扳手,拿着它扳个不停。电影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流水线生产对人的精神造成的影响。
观点1 流水线生产是必要的。只有采用这种生产方式,才能生产出大批物美价廉的产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观点2 流水线生产要不得,因为这种单一的生产方式对工人的身心健康有害。谈一谈,流水线生产有什么利弊。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第二次工业革命(2)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2.电力的广泛应用(1)内燃机的诞生(卡尔·本茨)(2)汽车的出现 1885年 卡尔·本茨 (德)(5)贝尔发明电话 1876年(德) (1)英国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电气时代”的到来19世纪70年代,电力成为主要动力(4)爱迪生发明电灯 1879年(美)(3)飞机的出现 1903年 莱特兄弟 (美)(3)比利时格拉姆设计出电动机电灯汽车飞机电话无线电报有线电报贝尔爱迪生莱特兄弟本茨莫尔斯马可尼比较两次工业革命早期阶段(蒸汽时代)新阶段(电气时代)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广泛应用珍妮纺纱机、蒸汽机、蒸汽轮船、蒸汽机车电动机、电灯、汽车、飞机、电话英国美国、德国纺织业、机器制造业、冶金业、采矿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
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根据两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思考谈谈给我们的启示?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感悟工业革命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回望: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讨论: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弊辨析:
文明生活的追求工业化、城市化的含义、发展历程、主要的历史成就工业化和城市化有什么好处,带来了哪些弊端改变了社会生产、对文明生活的影响工业化的表现:1.工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逐渐超过农业,占据主要地位;
2.工业的发展为农业提供生产工具和化肥农药,推动农业的发展;
3.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大,工人日益增多;
4.兴起了许多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纽约等。工业化的含义: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逐步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回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 城市化的含义: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城市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城市成为工业文明的中心和象征。人们把这种变化过程称为城市化 。城市化的表现:1.农业机械化使劳动力出现富余,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工厂,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上升;
2.城市生活方式成为社会生活方式的主要形式;
3.城市成为文明的中心和象征。弊:利:1.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提高,物质产品日益丰富。1.人口过于集中,居住条件恶化。2.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3.人类文明得到发展。
……2.污染严重,交通拥挤。3.失业人口增加。4.犯罪率高。
……讨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弊人们应该怎样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我们应该理性、科学地对待工业化与城市化,顺应其发展。同时我们还要具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也要注意美化我们的城市,改善我们的生活。提示:
工业化和城市化有一定的弊端,会带来污染与交通堵塞、人口膨胀以及环境恶化等问题。综合探究辨析:文明生活的追求讨论:工业化和城市化改变了什么?1.合理的饮食结构2.平均寿命延长3.生活质量的提高4.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得到提高5.国民文化素质提高6.大众传媒的普及7.服饰和休闲娱乐活动的改变工业文明的生活变化 想一想,上述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变化,是否表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得到根本改善,社会地位有了极大提高。如果不是,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 工业革命使贫富分化加剧,富人的文明生活状况越来越好,而绝大多数劳动人民根本不可能享受到与他们一样的文明生活,可以说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根本没有得到改变,政治地位也没有得到提高。
这是因为国家政权掌握在少数资产阶级手中,广大劳动人民的政治、经济地位都十分低下,根本不可能有条件去享受工业文明。资料
  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过这样一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解释狄更斯描述的那个时代,并对照现实生活的感受,辨析人们所追求的文明生活究竟是什么。 狄更斯的话富有哲理地告诉我们工业革命的双重影响,它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其发展速度超过以前几个世纪生产力发展的总和,人类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产生活用品。对许多人来说,工业文明提供了许多机会,使他们充满希望。但是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社会两极分化,对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来说,他们做牛做马,辛勤劳动,却所得甚微,甚至一无所有,对他们来说这个春天是“令人绝望的”。
人们追求的文明生活应是物质生活丰富,生活环境优美,人人平等,相互尊重。 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负面效应能否避免?尝试提出一些消除这些弊端的方略。提高技术水平;
工人联合起来与资本家进行斗争;
加强国家干预,用法律手段保障工人权益;
注重环保与发展经济相协调;
合理规划城市等。 能避免。方略:小结 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社会生活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人类文明快速前进,人们开始过上了现代意义上的文明生活。但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需要我们去解决,从而建设更美好的家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请不要转载!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