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年小学一年级下册劳动教案情况分析:教材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开设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手工劳动,便于学生自学、讨论和理解,教材还注意渗透思想教育,注意学生劳动观点、劳动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开拓创新意识。指导思想: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将手工劳动列入课程计划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它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方式,它同其它学科是相辅相成的,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目标:1.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爱劳动、爱人民、爱生活、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养成勤俭节约、认真负责、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爱护公物、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以及良好的劳动习惯。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该课程趣味性较强,并且小学生动手的机会也很多,这正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动的个性特征,这与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玩一玩,做一做很接近,这样就能在玩中学到知识与制作技能,使小学生的心情变得轻松而又愉快,在宽松而又愉悦的气氛中,极大地调动了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小学生的双手与大脑的思考变得协调起来。手工劳动需要动手,手一动,就会引起大脑的积极思考,如手工制作的剪纸艺术,小学生先欣赏漂亮的剪纸,再自己动手剪一剪。动手剪时,他们就要思考:如何折叠,如何画出合理漂亮的图案,怎样才能剪好,贴好。一件作品的完成,使他们的小手变得更灵巧,脑的思考变得更敏捷。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了小学生的毅力和耐力 。现在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并且他们的耐力和毅力都很差,依赖性较强。在手工劳动课上,他们过的是群体生活,同龄人在一块,常常使小学生变得争强好胜,加上老师正确的指导和鼓励,一些难做的手工,他们靠着争强好胜的信念,也能独立完成。这样,长此以往就使小学生的毅力和耐力加强了。教学措施:1.制定好具有操作措施的计划和备课,每节课都有课前准备,确保课堂上学生能动手操作。2.加强思想道德的教育,进一步教育学生尊敬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养成爱劳动的习惯。3.扎实教学,每节课都要让学生训练技能,不但知道程序,而且能实践,达到熟练的程度,课的形式多样化。4.在班级中开设展示角,展示优秀作品;开展劳动竞赛,培养劳动兴趣。5.认真考查,对学生的劳动制作要及时评价,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完成作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第1课时 多功能课表教学目标:1.巩固“剪”“折”“粘贴”的技法。2.掌握剪内尖角的技法。3.初步形成结构的概念。4.能根据步骤图制作多功能课表。教学重点:能根据步骤图完成多功能课表的制作。教学难点:剪内尖角。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好的多功能课表成品或半成品相关教学设备。2.学生准备:多功能课表的制作材料;剪刀、胶水、长尾图钉、直尺等纸工制作工具。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请学生读一读关于多功能课表的儿歌。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制作一个多功能课表。展示:制作好的多功能课表成品。板书:多功能课表二、探究学习,掌握技法。请学生拿出多功能课表的材料纸。提问:对比材料纸和多功能课表成品,说一说怎样制作多功能课表。请学生拿出工具。提问:谁能对照多功能课表的材料纸说一说这些工具都有什么用途 教师回顾“剪”的技法要点:剪直线时,要一手拿稳材料纸,一手拿剪刀,刀尖朝前,沿剪切线剪下,每次剪的距离可以长一些。剪曲线时,剪刀沿着曲线剪,每次剪的距离要短一些对于弧度较大的曲线,例如圆形,要一边剪一边转动材料纸。提问:这样的内尖角应该怎么剪 带领学生阅读技术信息,找到答案。让学生练习剪内尖角。(可以从材料纸上剪下边角料练习也可以让学生自备卡纸)三、实践体验,制作思考。让学生先剪下材料纸上的各部件。提问:谁能说一说部件上的折线应该怎样折 (先划痕再折叠)教师再演示及讲解划痕和折叠的技术要点:直尺要对齐折线压紧,划痕的力度要适中,折叠后要用手指沿折线压平整。提问:粘贴有什么注意事项 (涂抹胶水要适量,粘贴后用手按压一会儿)让学生继续制作到步骤⑤。教师:这个支撑条是一种结构设计,可以让多功能课表更稳固。四、互相比一比,交流评议。学生玩一玩做好的多功能课表,互相比一比谁的更好。引导学生着重从“剪切准确”“操作安全”“组合正确”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在书本打星)第2课时 折笔帽教学目标:1.会用卷、贴、折的技法折笔帽,能用实物参照的方法确定尺寸。2. 通过制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自己动手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乐趣。教学重点:掌握折笔帽的基本技法,能用实物参照测量确定尺寸。教学难点:制作大小合适、平整美观的笔帽。教学准备:铅笔、彩纸、双面胶、剪刀、水彩笔、装饰盒等。教学过程:看一看,说一说1.下面两幅图中的笔帽在外形和材质上冇什么不同?2.你冇笔帽吗?你知道它冇什么作用吗?笔帽既可以保护鼻尖,又能防止露出的笔尖乱涂抹,保持文具盘的干净整洁。3.折笔帽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昵?二、探究学习谈话:我们一起去看看如何折笔帽。提问:笔帽应该做多长?3.拿出你们材料中的红纸,将削好的铅笔放在纸上,确定笔帽的长度,做好记号 再在记号处与边对齐折叠,展开。三、实践体验1.谈话: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吧。课件出示过程图。2.沿着折痕剪下纸条,剩下的纸片待用。3.将纸条紧紧卷在铅笔上.4.卷紧后在纸条末端贴上双面胶,黏合。5.取备用的纸片,剪下四支铅笔宽的纸条,沿长边对折两次。将纸条包在纸卷上,多余部分塞进纸卷内,最后插入铅笔。四、交流评议互相看一看,你们的笔帽谁的更美观,更结实?第3课时 包书皮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包书皮的方法2.学生养成爱护书籍的好习惯。3.训练学生手指协调能力。教学重难点:会包书皮教学准备:大纸若干张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来评价一下同学们的书,看一看谁的书保护的最干净,最完美。指导学生要懂得保护好书籍。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包书皮。二、出示课题:包书皮指导学生认识书的有关名称:书脊、封面、封底三、出示包书纸。展示多种图案和厚度的包书纸四、讲解包书皮需要的工具五、指导学生学习包书皮讲述、演示包书皮的方法1.把包书纸正面朝里,轻轻对折后展开,反面,放在桌面上。2.把书放在包书纸上,使书脊与纸上的折纸平行,中间留出书本厚度的一半距离,左手按住书本,右手拿铅笔,顺着书的四边,依样画线。3.把书放到折纸的另一边,再依样画线,使折线两边的两个书样完全对称。4.在包书纸两头,离对折线约1.5厘米的地方,两边各剪一道口子,剪的时候刀尖微向折线倾斜,使刀口正好剪到画出的书样边线上。5.把包书纸正面朝下展平摊开,将对折线两端剪开的两片小纸,分别沿画线向里折去,使折线和两边线形成一条直线。6.把书本对折右边的书样放好。7.将右边上下两头的包书纸沿着画线向书的封底折进去,然后把边上留出的一条包书纸,也按照画线向里折进去。8.用同样的方法把书的封面包好9.书包好后,用双手顺着包书纸来回将书压平。10.在封面上写上书名,所在班级和自己的姓名。六、组织学生操作练习1.学生独立包书皮,教师巡回指导2.看谁包的又快又好七、巩固练习,教育安全八、总结第4课时 整理书包教学目标:1.了解整理书包的方法,知道应该自己整理书包,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2.学会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有条理地整理各种物品。3.初步养成爱整洁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学会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整理书包内的物品教学难点:分类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书包、课本、练习本、文具盒。2.学生准备:书包、课本、练习本、文具盒。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猜谜语:它是我的好朋友,每个同学全都有,笔盒书本帮我拿,可我还得背它走。学生猜一猜,读一读。二、探究学习。1.看一看,说一说。教师:展示学生的书包,学生说一说书包的构造和作用。总结:大多数同学的书包内有大、中、小三个夹层,可以分类摆放书本;书包外部的两侧还有两个小袋子,可以放水壶和雨伞等;书包的背面有两条又宽又软的背带,可以让我们轻轻松松地把心爱的书包背在肩膀上。2.想一想,说一说。教师:怎样快速整理书包 你有什么诀窍 孩子们互动,交流经验。教师再列举一些整理书包的方法。按学科分类:语文放在最上面,然后是数学,其他的放在下面。按课本和练习本分类课本放在上面,练习本放在下面。按课程表分类:按每天课程的先后顺序摆放,先上课程的相关书本及练习本放上面,后上的放下面。按面积的大小分类:小的放上面,大的放下面,不大不小的放中间。按课内和课外分类:在学校需要用的书放上面,课外书放下面。教师:你们也可以用老师没有想到的分类方法整理书包。三、实践体验。1.试一试,做一做。教师出示整理书包的步骤图,引导学生了解怎样整理书包:①选择需要的物品,并将其分类。②将练习本放入主袋的夹层。③将课本放入主袋。④将文具盒放入主袋。⑤将跳绳等物放入前袋。⑥拉上拉链。⑦将水壶、纸手帕等物品放入侧袋。2.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在整理书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总结:(1)课本、练习本中卷起的页面要压平。(2)注意分类整理、分层摆放。(3)不要将贵重物品、钱币装进书包,以免丢失。(4)可将常用书本装在书包的上层,便于拿取。(5)整理书包可以根据书包的面积大小、课内与课外、纸张与非纸张等不同的标准分类,也可以综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标准分类。要把水壶盖拧紧后再装入书包。学生读整理书包的儿歌。理书包,要分层。大书小书排好队,书脊一侧要对齐。练习本、文具盒,样一样依次放。小水壶、纸手帕,分别摆放左右袋。拉上拉链关上门,我的书包最整齐。四、交流评议。1.看一看,比一比。学生相互检查书包是否干净整洁,教师请一个学生示范练习,其他学生认真观看,并给出建议。布置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并表扬操作过程中表现好的学生。2.复习巩固整理书包的技能。让学生想想、说说、做做。启发学生:为什么要自己整理书包、如何整理书包、先放什么、最后放什么,然后再反复练习。学生讨论:什么时间需要整理书包 怎样做 组织学生进行整理书包的比赛。五、拓展创新。教师提供一些任务:1.回家自己动手整理书包、书架,整理自己的房间、床铺等。让学生们了解哪些事情是自己可以完成的,然后再扩展到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自己完成。让学生们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2.学习清洗书包的方法。3.查一查,了解书包的发展。总结: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需要经常整理,整理时也要运用今天的整理方法,要摆放整齐、分类清楚、拿取方便。今天回家后,可以试着整理衣柜或书桌,还可以向爸爸妈妈学习,寻求帮助。两周以后,我们将再组织一次整理书包小能手的评比,请家长和小伙伴来当评委,评选“最佳小能手”。第5课时 择菜和洗菜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蔬菜,能根据蔬菜的食用部位选择不同的择菜方式。2.掌握择洗青菜的基本步骤与方法,能把青菜择洗干净。3.初步形成家庭小主人的意识,养成珍惜食物的习惯。教学重点:择洗青菜的步骤与方法。教学难点:青菜根部的清洗。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青菜、课件、剪刀、水盆、沥水篮、抹布。学生准备,水盆、抹布。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播放灵灵与巧巧对话的音频。2.学生从对话中,发现灵灵、巧巧的优点。3.用课件展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图片,介绍蔬菜营养丰富,多吃蔬菜好处多。4.引导学生关注巧巧热爱劳动,会帮助大人择菜和洗菜的行为,鼓励学生向巧巧学习。5.给学生法一读项目导入环节中的文字,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择菜和洗菜。二、探究学习。1.用课件展示各种蔬菜围片,学生辨认并说出各种蔬菜的名称,教师介绍蔬菜的营养价值。2.对于不同的蔬菜,择菜的方式不同。学生跟着教师读一读课本上写出的各种择菜方式。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尝试完成课本中的连线题。4.出示劳动项目:择洗青菜。5.用课件展示“百宝箱”中的工具图片。比较厨房剪刀与儿童安全剪刀的不同,提醒学生要规范操作,注意安全。让学生观察沥水篮,了解沥水篮的用处。三、劳动体验。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择洗青菜的方法与步骤。2.教师示范使用厨房剪刀剪去青菜根部。3.用课件展示青菜的各种叶片图片,学生辨认哪些叶片需要去除。4.用课件出示垃圾桶图片,学生辨析将菜根、黄叶、烂叶和老叶等放进哪个垃圾桶合适。5.请学生尝试掰开叶片,发现问题,探究掰开叶片的好方法。6教师介绍“小贴士”,补充介绍相关妙招。7.用课件播放去除脏污的方法的视频。8.一位学生在投影设备下尝试实践,教师进行指导并在学生出现错误时及时纠正。9.提醒学生关注:冲洗时,水龙头要开得小一些。10.教师出示学生劳动实践的任务与要求。11.学生独立完成青菜的择洗,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四、交流评议。1.同桌互相看一看,菜叶是否干净、完整,让学生进行经验分享。2.学生在小组内根据标准进行自评与互评,由得星最多的学生参加班级成果展示。五、拓展创新1.今天我们学习了择洗青菜的方法,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2.蔬菜的品种很多,吃的部位不同,择洗的方式也不一样。向父母请教不同蔬菜的择洗方法,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下节课请大家分享劳动经验。第6课时 洗水果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水果,初步了解水果的营养价值。2.掌握几种水果的清洗方法,能把水果洗干净。3.初步形成家庭小主人的意识,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劳动习惯。教学重点:水果的清洗方法与步骤。教学难点:根据不同水果的特点,把水果洗干净。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劳动小能手”贴纸、水果、食用盐、食用小苏打粉、水盆、沥水篮、抹布。学生准备:水果、水盆、抹布。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用课件展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图片,告知学生每天除了吃各种蔬菜,还需要吃多种水果,这样身体会更健康。2.播放灵灵与巧巧对话的音频。3.告知学生,大部分水果的表面会有污垢和残留的农药,所以一定要洗干净再吃。4.出示劳动项目:洗水果。二、探究学习。1.用课件展示不同的水果果的图片,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名称以及这种水果是否可以带皮吃。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带皮吃的需要清洗 用课件展示“百宝箱”中的工具图片。简单介绍食用盐和食用小苏打粉。这两种材料在生活中极为常见,无毒环保、健康安全,也不会影响水果的口感,添加在水中后,可以将水果清洗得更干净,吃起来更卫生。三、劳动体验。1.学生阅读课本,初步知道不同水果的清洗方法与步骤不同。2.学洗苹果和梨。教师取出在温水中浸泡约10分钟的苹果和梨。学生将食用盐撒在果皮上,教师示范用双手揉搓果皮以去除污垢和果蜡的动作。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关注细节,予以指导。学生冲洗水果时,教师提醒要节约用水。指导学生在操作完毕后,及时清理操作台。3.学洗葡萄和樱桃。学生观察葡萄和樱桃,说说它们与苹果和梨的不同之处。教师引导:因为葡萄和樱桃果粒小、颗粒多、表皮薄,所以不能用双手揉搓。学生尝试清洗葡萄和樱桃。教师适时提醒学生:浸泡前先要去除烂果、坏果;清洗时要轻轻揉洗,小心翻拨;冲洗时要把水龙头开得小一些,节约用水。4.学洗草莓。学生观察草莓,交流这种水果的特点。教师点拨:草莓、杨梅、桑葚等水果的果肉柔嫩,容易损伤,所以洗的方法与其他水果不同。教师示范:摘去草莓的果蒂,然后将草莓在流水下清洗。学生尝试操作。教师提醒:草莓洗净后需要在冷却的盐开水中浸泡,浸泡时间不能过长,否则草莓可能会重新吸附水中的农药。5.教师介绍“小贴士”:水果不可食用的部分属于厨余垃圾,要正确投放。四、交流评议。1.以小组为单位将清洗好的水果分成三类摆放,请每组的卫生监督员投票,优胜小组进行经验分享。2.请学生根据教材上的评价标准在小组内进行自评与互评,得星最多的学生获得“劳动小能手”贴纸。五、拓展创新。1.今天学习了常见水果的清洗方法,同学们都掌握得非常好。2.苹果皮虽然含有丰富的营养,但是很多老人由于牙口不好,需要去皮吃。3.展示削皮刀和削果器,用视频播放使用方法。4.对于不同的水果,处理的方法不同。大家在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学习更多的劳动本领。第7课时 小蜗牛教学目标:1.巩固“剪”“折”“粘贴”的技法。2.掌握剪内尖角的技法。3.初步形成结构的概念。4.能根据步骤图制作小蜗牛。教学重点:能根据步骤图完成小蜗牛的制作。教学难点:剪内尖角。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好的小蜗牛成品或半成品,蜗牛图片相关教学设备。2.学生准备:小蜗牛的制作材料;剪刀、胶水、长尾图钉、直尺等纸工制作工具。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请学生读一读关于小蜗牛的儿歌。提问:你们见过蜗牛吗 出示蜗牛的图片。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制作一个会摇摆的小蜗牛。展示:制作好的小蜗牛成品。板书:小蜗牛二、探究学习,掌握技法。请学生拿出小蜗牛的材料纸。提问:对比材料纸和小蜗牛成品,说一说怎样制作小蜗牛的身体。(一个圆形对折后得到的)提问:小蜗牛的左右两侧是不是一样的 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特点。(对称)板书:对称请学生拿出工具。提问:谁能对照小蜗牛的材料纸说一说这些工具都有什么用途 (剪刀剪下制作部件,白乳胶粘贴壳和触角等,长尾图钉和直尺用来划痕折叠)教师回顾“剪”的技法要点:剪直线时,要一手拿稳材料纸,一手拿剪刀,刀尖朝前,沿剪切线剪下,每次剪的距离可以长一些。剪曲线时,剪刀沿着曲线剪,每次剪的距离要短一些对于弧度较大的曲线,例如圆形,要一边剪一边转动材料纸。提问:看看小蜗牛眼睛的部位和两片壳的连接处,剪切线是什么样的 (既不是直线,也不是曲线,形成了内尖角)板书:剪内尖角。提问:这样的内尖角应该怎么剪 带领学生阅读技术信息,找到答案。让学生练习剪内尖角。(可以从材料纸上剪下边角料练习也可以让学生自备卡纸)三、实践体验,制作思考。让学生先剪下材料纸上的各部件。提问:谁能说一说部件上的折线应该怎样折 (先划痕再折叠)教师再演示及讲解划痕和折叠的技术要点:直尺要对齐折线压紧,划痕的力度要适中,折叠后要用手指沿折线压平整。提问:怎样将小蜗牛的触角和壳与身体连接 (粘贴)提问:粘贴有什么注意事项 (涂抹胶水要适量,粘贴后用手按压一会儿)让学生继续制作。提问:为什么要在小蜗牛的“肚皮”底下粘贴一根支撑条 (更牢固,两侧身体不会分开)教师可以分别展示粘贴支撑条和未粘贴支撑条的两只小蜗牛,让学生体验它们在结构强度及稳定性方面的区别。教师:这个支撑条是一种结构设计,可以让小蜗牛更稳固。板书:结构四、互相比一比,交流评议。学生玩一玩做好的小蜗牛,互相比一比谁的更好。引导学生着重从“剪切平滑”“折叠平整”“粘贴牢固”“精致美观”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五、拓展创新。提问:这几只小动物的结构与小蜗牛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是两侧对称的)让学生拿出提供的材料纸,材料纸上有印好的圆形和折线。提问:想一想怎样才能剪出对称的动物 (先对折、再画、再剪;或者先画一半,对折剪)举一反三,让学生制作其他的纸工小动物。第8课时 变色鱼教学目标:1.了解神仙鱼,知道它的外形。2.根据制作步骤制作出变色鱼。教学重难点:制作出变色。教学过程:4. 教学流程设计学生学习活动及调整反思一、欣赏不同的神仙鱼。二、讨论:你知道神仙鱼吗?它的外形是怎样的?学生活动一:讨论你知道神仙三、教师小结神仙鱼的外形是三角形。四、学习制作步骤:1.剪下底板和五个正方形图样~并折山是怎样的,线。学生活动二2.沿线折出鱼形。读一读:3.修剪出鱼尾巴。剪下底板和五4.把折、剪好的鱼排列、粘贴在底板。个正方形图样~5一群变色鱼。并折山线。五、学生做~教师指导。2沿山线折出鱼六.作品展示。形。3.修剪出鱼尾巴。4把折、剪好的鱼排列、粘贴在底板。5.一群变色鱼。第9课时 大熊猫教学目标:1.会压片和搓水滴形状,能按照课本中的步骤图完成大熊猫的制作。2.能抓住大熊猫的特征进行立体塑形。3.在制作过程中感受比例对作品的影响,提高制作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根据大熊猫的特征塑形。教学难点:掌握各部分的比例。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做好的纸黏土大熊猫,黑、白、绿三种颜色的纸黏士,工具刀。2.学生准备:黑、白、绿三种颜色的纸黏土,工具刀。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出示谜面:叫猫不抓鼠,每天爱吃竹。戴着黑眼镜,别国都没有。提问:这是说的什么动物 (大熊猫)教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老师把大熊猫请到咱们教室里来了。瞧!拿出做好的大熊猫。提问:你对大熊猫有什么了解呢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黑白色……)小结: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呢!是的,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属哺乳动物,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我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纸黏土捏一只可爱的大熊猫。板书:大熊猫二、探究学习。1.看一看,说一说。观察教师手中的大熊猫,说一说,用纸黏土捏一只大熊猫需要做几个部分 它们各是什么形状的 脑袋眼睛板书:身体球形耳朵圆片鼻子瓜子四肢→水滴形2.试一试,练一练。提问:怎么做大熊猫的黑眼圈 (先揉球,然后压片)请一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示范。提问:搓水滴形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手掌倾斜前后搓)请一位学生示范,教师纠正操作不规范的地方。三、实践体验。1.请同学们自学教材,然后说一说制作步骤。学生自学教材,汇报制作步骤。提问:你认为制作过程中有什么注意点 (要确定好位置再粘)提问: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白色纸黏土和黑色纸黏土的大小分配情况 请一位学生说一说,不完善的地方教师补充。2.学生捏制大熊猫。教师巡视指导,注意适时点评、多鼓励。交流评议:大熊猫最爱吃竹子了,你能试着用绿色纸黏土或其他材料给它准备点食物吗 学生自由创作。把学生的作品放到一起。教师:瞧!这儿变成大熊猫乐园了!哪只大熊猫最可爱呢 我们来给它们取名字吧!学生评选最可爱的大熊猫,并取名字。小结:制作时要保持桌面和手的整洁,分纸黏土时要考虑各部分的大小比例,组合时一定要确定好位置后再粘贴。请同学们从造型逼真、操作有序、精致美观三个角度给自己画五角星。看看自己的作品还有什么不足,想想该如何改进 四、拓展创新。今天制作大熊猫,我们用到了球形、圆片、水滴形,你能用这些形状做其他动物吗 课后请大家尝试做自己喜欢的小动物。PAGE3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