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六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4.15 多样的生物(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六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4.15 多样的生物(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5多样的生物(教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
核心素养目标
※通过对鸟喙的观察与比较,说明同类生物的多样性对该类生物延续的意义。
※通过制作卡片,举例说出同一生态环境下的不同类生物之间以及同类生物之间的差异。
※通过研究消失的动物,解释物种消失会造成哪些影响。
※通过讨论生物变少的原因,概括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的做法。
※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重点
※理解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物种的延续。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学生分组材料:用于制作生物多样性卡片的材料。
教学内容
本课讨论构成理想家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有三个层面的含义,即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本课以物种的多样性(即物种的丰富度)为切入点,将生态环境、不同类生物、同类生物的差异综合起来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建立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整体性、概略性的认识。
本课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活动。活动一,通过观察、比较鸟喙形态的不同,让学生认识到同类生物之间的差异性对这类生物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活动二,制作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卡片,让学生认识到地球上有很多不同的生态环境,在一个生态环境中,不同类生物之间以及同类生物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活动三,通过资料学习,认识到每一个物种的消失都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活动四,通过讨论,分析生物变少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并归纳概括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的切实做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地球上有着众多不同的生态环境,每个生态环境中都生活着许多物种,同一物种又有着许多个体差异,这些统称为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面,即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仔细观察并比较雀鸟的鸟喙有什么不同。
这是几种生活在科隆群岛和科科斯群岛的雀鸟。这些雀鸟羽毛呈暗色,体形相似,鸟喙却不同。
2.鸟喙的不同,对雀鸟的延续有什么意义?
不同种类的雀鸟有不同的鸟喙,说明它们的取食方式和食性都有差别,这样在环境发生变化时,一些种类的雀鸟可能被淘汰,而另一些种类的雀鸟可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生存下来,这样就能保证物种的延续。
3.根据你掌握的知识,以及通过查阅资料,按照不同的生态环境,制作生物多样性卡片。
分别是帝企鹅、帽带企鹅、跳岩企鹅,都属于企鹅科,区别主要在于头部色型和个体大小。
分别是金琥、仙人掌、巨人柱,都属于仙人掌科,区别主要在于茎的形状(球状、扁平状、柱状等)。
它们分别是跳羚、汤氏瞪羚、长颈羚都属于羚羊亚科,区别主要在角的类型和身上的花纹等。
4.选择两种生态环境,完成下表,比较两者的不同。
雨林环境 海洋环境
生态环境 阳光和雨水充足 海水充足、温度起伏不大
不同类生物 猴子、蛇、青蛙、芭蕉树、榕树等 各种鱼、海龟、章鱼、海藻等
同类生物的差异 皇狨猴、狮面狨猴、侏儒狨猴头部绒毛颜色及长短和个体大小 虎鲨、大鲨、鲸鲨头部形状、体形大小不同
5.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只有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生存下来。如果一个生物种群是多样性的,那么能适应环境变化的个体可能就更多,这就确保了物种的延续。而某一物种的消失,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相关生物的生存。
设计意图:在自然界中,存在生物多样性的现象,这对于生物的延续有着重要意义。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具有多样性,并从雀鸟鸟喙的差异这样生动具体的例子着手,分析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
活动二 正在消失的昆虫
1.正在消失的昆虫。
近年来,不断有科学家指出,昆虫的数量正在减少,而且减少的幅度非常大,涉及地域几乎遍布全球。是什么原因导致昆虫数量锐减呢?答案就在人类自身。人类的活动,更确切地说,是人类为了发展农业,长年累月地使用大量的杀虫剂,这些杀虫剂杀死了所谓的“害虫”,提高了粮食和农作物的产量,同时也让无数昆虫遭遇了灭顶之灾。
据联合国预测,人类到2050年将要养活90亿人口,到2100年甚至要养活120亿人口,粮食问题的加剧会迫使人类变本加厉地使用农药来杀虫,到那时,昆虫面临的境况又会怎样呢?
2.如果昆虫真的消失了,对动植物以及人类会有哪些影响?
(1)生物——以昆虫为食的动物将会灭绝,在动物界,昆虫的数量约占已知种类的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数量庞大的昆虫是很多肉食动物的食物,如果昆虫消失了,以昆虫为食的动物也会随着消失,进而影响食物链中其他物种的生存,甚至会给全球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2)农业——人类将被迫忍饥挨饿。人类的食物中约有三分之来自依赖蜜蜂或其他授粉动物的植物,而全球超过75%的粮食作物或多或少都需要昆虫授粉来保证产量!人类失去昆虫等同于失去食物。
(3)工业——很多产品将消失。多种昆虫的分泌物或附属产物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一旦昆虫消失,这些产业也要关门大吉。如家蚕等蚕类幼虫产出的丝,用作丝绸工业和医用材料已有上千年历史。
(4)环境——草原将被粪便淹没。
当蜣螂(屎壳郎)一类的“分解者”消失,我们的环境可能很快就会遍布动物的粪便。
设计意图:生物多样性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是学生未必清楚这个“多样”究竟表现在哪里。通过制作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卡片的活动,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具体的生态环境,关注这个生态环境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以及同类生物的差异。
活动三 了解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1.查资料,了解近200年来已经灭绝的动物有哪些。
(1)渡渡鸟。
渡渡鸟,或作多多鸟(Dodo),又称毛里求斯多多鸟、愚鸠、孤鸽,是仅产于印度洋毛里求斯岛上一种不会飞的鸟。这种鸟在被人类发现后仅仅200年的时间里,便由于人类的捕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彻底灭绝,堪称是除恐龙之外最著名的已灭绝动物之一。
(2)旅鸽。
旅鸽体长35~41厘米,体重约250~340克,是一种特别喜欢旅行的鸽子。鸽形目鸠鸽科鸠鸽亚科的一种。又称漂泊鸠,为近代灭绝鸟类中最为著名的代表。原分布于北美洲的东北部,秋季向美国佛罗里达、路易斯安那州和墨西哥的东南方迁徙。是典型的群居社会性物种,每群可达1亿只以上。当群旅鸽飞过时,有6千米长,1.6千米多宽,遮天蔽日。主要食用浆果、坚果、种子和无脊椎动物。1900年最后一只野生旅鸽被杀死。
(3)笑鸮(xiāo)。
笑鹗是猫头鹰的一种,头上无立耳,产于新西兰,已于100年前消失。笑鹗之所以有这样一个名字,是因为它的叫声十分奇特,它常常像炫耀胜利似的放声大笑。笑鹗主要以寻找地面上的昆虫为食,并在山洞、崖缝以及悬崖的草木茂盛处筑巢。人类将狗与鼠类带到其栖息地,这些狗与鼠类或变为其捕食者或与其竞争食物,使得它们的数量减少。人类为博物馆与动物园猎杀它们是另外一个使其灭绝的原因。
(4)白暨豚。
白暨豚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仅产于长江中下游。白暨豚自成一科,是古老的孑遗生物,化石证据表明530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就已在长江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白暨豚种群数量锐减,2002年估计已不足50头,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白暨豚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12种最濒危的动物之一。2007 年8月8日,《皇家协会生物信笺》期刊发表报告,正式公布白暨豚功能性灭绝。
2.生物变少的原因是什么?
(1)对动植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
人们在利益的驱使下毫无节制地攫取身边宝贵的自然资源,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直接导致很多珍稀动植物的数量急剧减少和灭绝。
(2)对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
人类的各种活动正一点点地减少野外自然生态的面积,破坏着动植物的栖息地。使很多野生动植物的生活范围减少,动物觅食困难,加剧了种间竞争和种内竞争,减少了各物种的数量,从而导致很多物种无法适应而走向灭绝。
(3)对环境的严重污染。
工农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给许多动植物的生存带来了灭顶之灾。
(4)生态系统结构的改变。
物种的生存依赖于它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位置,一个物种数量的增加和减少,会导致其他相关物种在数量上发生大变化,因此人类活动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到物种的灭亡,还能通过这些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而把灭亡范围扩大。
(5)外来物种的入侵。
人类频繁的活动会直接或间接地将外来物种从一个区域带入另一个区域,由于这样的物种在新环境里缺少天敌,并且没有种内竞争的威胁,因此很容易立足,将原生物种淘汰,占领新环境。
(6)气候变化。
由于大量砍伐森林和燃烧化石燃料使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大幅度上升,导致了“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导致的气候变化会影响到植物开花、结果的时间。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减少了冰原生物的生存空间。而变幻莫测的反常气候可能会带来干旱、雪灾、洪涝等多种自然灾害,给很多生物带来灭顶之灾。因此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生物灭绝。
3.我们可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些什么?
(1)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九寨沟、四川卧龙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为动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2)迁地保护,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因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殖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种质资源是一切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的总称。包括品种类型、近缘种和野生种的植株、种子、花粉甚至单个细胞,只要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都可归入种质资源范畴之内,通过建立种质库、基因库等,保护濒危物种。
(4)制定必要的法规完善法律,加大执法力度,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
(5)加大环境保护知识教育,加强物种保护的科学研究。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加大公众对环保的重视,多组织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活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使社会形成环保氛围,减少人们无意识的环境破坏行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球共同的大事,最重要的是行动,全世界必须广泛合作,积极行动。
4.说说你对“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句话的理解。
动物与我们同住地球村,它们本应享受大自然的美妙,但一部分人却为了私欲丧心病狂地捕杀它们。
如人们为了象牙而杀害大象、为了熊掌而杀害熊、为了品尝不同“野味”而猎杀野生动物……如果人们没有了上述需要,偷猎者也许就不会如此丧心病狂地捕杀它们。
设计意图:生物的生存状况与所生存的环境关系密切。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生物的灭绝,而且一类生物灭绝会影响到其他相关生物的生存。地球上昆虫数量正急剧减少,正是说明以上道理的生动案例生物多样性正遭到破坏,主要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讨论生物变少的具体原因,并从问题出发寻找对策,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课堂总结
本课通过阅读材料,认识到每一个物种的消失都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昆虫为例,如果昆虫消失了,那么依靠昆虫授粉的植物无法繁衍,以昆虫为食的动物失去食物,这将引起全球生态链的毁灭。通过观察、比较鸟喙形态的不同,认识到同类生物之间的差异对这类生物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一个生物种群是多样性的,那么适应环境的个体可能就更多,这就确保了物种的延续。
板书设计
莺雀具有比其他物种更尖细的探测鸟喙,这种理想的鸟喙使它们能取食小昆虫。
小树雀独特的鸟喙小而尖,可以啄食树皮和树叶表面的成虫和毛虫,还可以吃果实、种子和花蜜。
大嘴地雀有着不成比例的大喙,喙大而钝,它的大喙允许它吃较硬的坚果和大昆虫。
勇地雀的喙大小适中,可以取食果实,坚硬并带钩状的喙,可以撕开果实,能吃小的仙人掌种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