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导学案(含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导学案(含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高一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导学案
第二课第一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课标要求】 【课时目标】
1.2 引述党章规定,明确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1.通过学习党的基础知识,认同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加深对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和保持先进性的理解。 2.通过列举事实,证明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3.通过学习本课知识,升华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自觉向党组织靠拢,自觉投身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建设中去。
【学习重难点】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
【课前自主预习】
1.党的性质和宗旨
(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 的先锋队,同时是 的先锋队。
(2)宗旨: 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3)要求: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 。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 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 、 , ,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 。
2.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含义:
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 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 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 、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执政为民:就是要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 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原因:
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 。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 ,坚持 。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期盼民主、法治、公正、正义、安全、环境等达到更高水平。 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措施:
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践行 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牢记执政党的权力是 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就是要坚持 ,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持 ,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课堂合作探究】
议题一:党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材料一:一心为民,把扶贫路当“长征路”
为了拉近与村民的距离,黄文秀努力学习方言;为了帮村民提高收入,她请专家指导,培养致富带头人;为了帮助村民卖产品,她尝试用电商打开销路;为了方便运输,她帮助村民修路。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她带领干部挨家挨户宣传,通过党员带头示范等方式,和群众摸索并发展了适合本村的产业——种植砂糖橘、八角、杉木等。仅2018年,砂糖橘销售额达22万元左右,每户增收2500元左右。贫困发生率从她上任时的22.88%降至2.71%。
群学讨论:
1、黄文秀身上体现了共产党员哪些品质?黄文秀是怎样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
2、为什么广大共产党员要奋战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从中体现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什么?
议题二:党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材料二:无数人,一件事,惊天又动地
为稳步推进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娄底市委副书记华学健带领工作队先后来到荷塘镇富田桥游浆豆制品发展有限公司、桥头河镇蔬菜基地等地,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根据各个地方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一起想方法,出策略,全心全意为人民解决问题。他们还随机来到贫困监测户家中,勉励他们坚定信心、勤劳实干,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逐步走上致富道路。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传承初心、接续奋斗,让无数个家庭过上幸福生活。
结合材料,乡村振兴过程中共产党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议题三:助力中国梦,青年责不旁贷
问题:到2035年,你能为社会作出哪些贡献?那现在的你能为未来的你做什么准备?请你撰写一份职业规划。
构建思维导图
【课后巩固练习】
1.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 )
①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先锋队③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④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先锋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项重大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根本上说是由( )
A.党的性质决定的 B.政府的性质决定的 C.党的宗旨决定的 D.国家性质决定的
3. “我们这一代人有这样一个情结,一定要把我们的老百姓特别是我们的农民扶一把,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这条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情结”。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情结”( )
①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②把人民需求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③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④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古今中外,很少有像中国共产党一样的政治集团,可以为了实现伟大的目标愿意付出一切。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体现,中国共产党可以创造奇迹是因为( )
①中国共产党是没有自己特殊利益的政党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③中国共产党探索出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④中国共产党成功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尚书》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其意是说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稳定了,国家才能安宁。要做到“本固邦宁”,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必须( )
A.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C.履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D.不断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6.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这一承诺( )
①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与使命的充分体现②反映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③是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指导思想
④说明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 2022年全国两会上,来自四川省的政协委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展示了两张四川“悬崖村”前后变化的照片。一张,是昔日挂在陡峭悬崖上摇摇欲坠的藤梯;另一张,是能让乡亲们走得踏实、走得稳当的钢梯。总书记指出,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材料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执政理念是( )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对人民负责C.以人民为中心 D.牢记初心使命
8.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中央想的就是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 )。
A.党的根本任务的体现 B.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C.党的基本路线的体现 D.党的奋斗目标的体现
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重视放手发动群众,并最终带领群众建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改革一切束缚群众创造力的体制机制,带领人民奔向全面小康;进入新时代,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若对上述内容进行专题报道,请选取一个最恰当的标题( )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C.国家强盛、人民富裕、中国美丽 D.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10.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下列语句体现的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相符合的是( )
①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②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④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这句话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 )
①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②与时俱进,遵循发展规律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③不忘初心,视人民为决定党命运前途的根本力量④总揽全局,确保党的领导贯彻国家方方面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从全民族抗战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和现实都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带领最广大中国人民。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 )
①始终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③不断提高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能力④是能够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答卷,需要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来回答。牵挂、凝视、念着、惦记人民就是完成新时代赶考答卷的责任和担当。答好时代的答卷需要广大共产党人( )
①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②切实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③自觉放弃个人利益④满足人民群众的一切诉求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4.中国共产党要更好地坚持人民立场,必须融入思想里、落到行动上,努力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的有机统一。对此,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内化于心——加强思想教育,牢记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
②外化于行——提高行政效率,使党的各项工作经得起人民的检验
③固化于制——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国家机关权力行使始终为民执政
④坚持人民立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回顾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最突出的一条经验就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4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以解决人民问题为导向,以满足人民需要为目的,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①要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②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③要消除人民收入差距,满足人民的一切需求④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理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结新时代十年来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由此可见( )
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②历史性成就的取得表明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③全面从严治党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④实践证明了新时代党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 2022年,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党中央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继续战斗。这说明( )
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②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是当前党的中心工作
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④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脱贫攻坚实现了共同富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这两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和奋斗目标是( )
①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从2020年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标准的小康社会
③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④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9.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简要分析为人民谋幸福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
20. 从1921年到2021年,1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老百姓利益着想,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新中国成立时天安门城楼上飘荡的“人民万岁”,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人民至上”,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始终如一,并不断丰富和拓展其时代内涵。
习近平指出:“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问题,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制定出台的一系列顶层设计方案、一项项重大改革举措,无不蕴含着“人民”二字。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开始就鲜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以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和勇气充分展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共产党人情怀,也是对“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生动诠释和具体践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缘何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1. 【答案】B【解析】①③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错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不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先锋队。
④错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而不是世界人民的先锋队。故选:B。
2. 【答案】A
3. 【答案】C【解析】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情结”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①④符合题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人民需求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表述错误,②排除。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4. 【答案】A【解析】①②正确,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体现中国共产党可以创造奇迹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没有自己特殊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自己的初心和使命;③不合题意,选项中国共产党探索出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不是材料中国共产党可以创造奇迹的原因;④不合题意,选项中国共产党成功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材料中国共产党可以创造奇迹的原因。故选:A。
5. 【答案】A【解析】A符合题意,《尚书》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其意是说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稳定了,国家才能安宁。要做到“本固邦宁”,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错误,政府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党坚持依法执政;C错误,政府履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积能,而不是党D错误,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法定的,
6. 【答案】A【解析】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可见,我们党对人民庄严承诺要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与使命的充分体现,反映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①②正确。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指导思想,③错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④错误。
7. 【答案】A【解析】A: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A入选。B: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但这不是党的执政理念,B不选。C: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不选。D:中国共产党要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不是党的执政理念,D不选。故
8.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党的执政理念和其他知识点的联系。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体现。
9. 【答案】B【解析】ACD:材料体现的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改革开放,到新时代,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没有体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国家强盛、人民富裕、中国美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ACD不选。B:材料体现的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时代党始终重视人民的主体作用,带领人民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体现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B入选。故选B。
10. 【答案】C【解析】①不合题意,“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意思指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不符;②④符合题意,“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意思指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意思指我长叹一声啊,止不住那眼泪流了下来,我是在哀叹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这都体现了关注民生,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相符合;③不合题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11. 【答案】B【解析】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中“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这句话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忘初心,视人民为决定党命运前途的根本力量;②说法错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而不是行政机关,“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表述错误;④说法错误,材料中强调中国共产党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没有阐述要将党的领导贯彻国家方方面面。故选B。
12. 【答案】A13. 【答案】A14. 【答案】B
15.【答案】B【解析】①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理念.,故①④入选。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无关,故②不选。
③:消除人民收入差距的说法错误,我国允许收入差距存在,但收入差距不能过大,满足人民的合理需求,故③不选。故本题选B。
16.【答案】B【解析】①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结新时代十年来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这说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实践证明了新时代党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性,①④符合题意。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错误。③: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③错误。故选B。
17. 【答案】B【解析】①③:党领导中国人民脱贫攻坚,体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①③符合题意。②:当前党的中心工作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错误: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脱贫攻坚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但是还没有实现,④错误。故选B。
18. 【答案】B【解析】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19. 【答案】(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决定了党治国以利民为本,在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实践中为人民谋实利。
(2)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因此,党治国要以利民为本,将利民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执政为民。
(3)将为人民谋幸福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真正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有利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地位,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答案】①这是由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决定的,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实践选择了党,所以党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②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都决定了党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③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以人为本要求党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④这是党坚持和完善民主执政的需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掌好权,用好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