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导学案(含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导学案(含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高一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导学案
第五课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 【课时目标】
2.1 列举宪法有关人民主体地位的规定,说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制度体系中的地位。 2.了解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决定性因素,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自觉增强政治认同感。 3.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功能。 4.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性因素,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何优势。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课前自主预习】
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___________原则,由人民定期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___________历史任务的___________组织形式。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决定因素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2)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把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___________,并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___________规范。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___________政治制度。
(2)表现: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体现___________,突出强调___________,最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___________地位,国家的其他制度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___________创制出来的,都要受其统领和___________。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___________,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突出的制度优势。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全国各族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___________、民主决策、民主管理、___________,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广泛的民主权利,促进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广泛调动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___________,把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朝着国家的发展目标前进。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国家行政机关、___________、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既能保证国家权力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有利于各个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履行职责。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和民族团结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___________,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___________、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我们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课堂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走近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十四五规划纲要三步走:2020年10月1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建议》的指导下,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全面对标党中央的《建议》,起草形成了一个纲要草案。随后参与“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各个政府部门、有关单位,也有知名高校、高端智库,还包括林毅夫、雷军等在内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也特别注重听取一线工作者的声音。征求了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以后,提交了党中央、国务院审议,最终提交给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来审查,进而上升为国家意志。
结合材料,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和地位是如何体现的?
探究活动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材料一 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确保国家一切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要确保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就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材料二 带领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走上富强之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最令世界钦佩的奇迹。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纪念活动前夕,一些外国政党负责人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高度评价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理政能力。“中国共产党已经成功让这个曾经积贫积弱的国家改变了命运。”这是外国政党负责人的普遍看法。他们认为,中国共产党能取得一系列成就主要是因为富有远见,确实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制定政策的基础,能够系统地开展中长期规划与建设,注重加强党内监督,强化组织职能,维持高效运作。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构建思维导图
【课后巩固练习】
1.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上发挥更大作用。这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①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③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是为国家部委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搭建的全国性网上群众工作平台。目前入驻中央部委达34家。“超350万件来自天南海北的群众留言通过‘领导留言板’得到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回复办理;120万件闪耀着群众智慧的‘人民建议’被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政策惠及民生……”。“领导留言板”( )
①实现了对入驻职能部门的全时段监督,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职
②践行了数字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彰显了我国人民民主显著优势
③保障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提高了地方社会综合治理效能
④及时回应和解决了人民群众的诉求,有效增强了人民的获得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确立,对于这一制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它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②它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③它将党的主张依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④它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的基本政治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以下关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②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我国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2021年3月31日,《甘肃省中医药条例》由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这说明( )
A.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机构中处于最高地位B.政府受人大监督、对人大负责
C.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决定权D.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
6.2021年8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九十一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21年8月2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由此可见(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②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
③国家主席拥有重大事项的最终决定权④作为国家机关,国家主席拥有公布法律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2年4月至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赴多省份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法》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组重点检查科普工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强国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情况、政府领导和组织管理科普工作的情况等。全国人大常委会严格执法检查说明( )
①我国不断完善科学民主立法程序,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②落实《科学技术普及法》需要法律监督机关加强监督
③人大常委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推动法律有效实施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政府的工作,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我国中央政府能够要求地方政府的依据是( )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②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
③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代议制 ④我国国家机构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北京举办了县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学习班。开办学习班主要就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之所以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因为( )
①它是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③它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④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坚持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因为这一制度( )
①符合中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②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唯一制度保障
③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④为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2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8周年。60多年风雨历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实现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确立了正确的前进方向。这一制度(  )
①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②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物质保障
③是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机关④维护了我国的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我国航天工程取得重大成就,重要原因得益于拥有完整的制度体系。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A.是当代中国航天科技进步的根本法治保障
B.既符合我国的国情,又可以在国际上广泛推广
C.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D.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政治制度
13.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于4月15日至5月16日开展,通过互联网就党的代表大会相关工作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活动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关注和参与,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854.2万条。此项活动的开展( )
①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优良作风
②是党坚持以公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走好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
③是保障人民享有对重大事务的决策权,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④是党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探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推动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有利于( )
①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拓宽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③丰富民主形式以凸显我国民主的优越性 ④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推进国家治国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是( )
A.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B.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C.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D.全体人民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圆满成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中国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在北京冬奥会筹办进程中,中国制度通过了一系列“压力测试”,交出了合格答卷。党中央始终关心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党和人民给予了强大的物质和精神支持。面临新冠疫情挑战,13个主要场馆按照冬奥会的举办要求如期交付;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在国内尚属首次建设,建设者迎难而上,不仅啃下了“硬骨头”,还填补了中国多项高难度雪上场馆建设空白。拔地而起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赛道,京张高铁、京礼高速领先世界……不断刷新着举办冬奥会的中国速度和质量。从火热的报名到严格的培训、学习、练习,数以万计的志愿者更是以志愿服务的方式点亮了冬奥之光。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制度是如何助力奥运成功的。
17.材料一 地方组织法是关于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是宪法关于地方政权建设规定的立法实施,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重要制度保障。
材料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节选)(2022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作如下修改: 四、增加一条,作为第三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职权。” 五、增加一条,作为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十四、增加一条,作为第十六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应当合理安排会期和会议日程,提高议事质量和效率。”
结合材料,说明修改地方组织法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
1.A【详解】①③: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上发挥更大作用。这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能把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故①③正确。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意义,故②错误。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故④错误。
2.C【详解】①:“领导留言板”有助于加强群众与机关单位的联系,但无法全时段监督,①错误。
②④: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工作平台是天南海北的群众留言,能够到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回复办理,这表明“领导留言板”践行了数字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彰显了我国人民民主显著优势,也及时回应和解决了人民群众的诉求,增强人民的获得感,②④符合题意。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保障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该选项夸大了“领导留言板”的作用,③错误。
3.A【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
①④:国体决定政体,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而不是基本政治制度,①④不选。②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我国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它可以将党的主张依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②③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4.A【详解】①②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与我国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其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①②③正确;
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任,但人民是间接参与国家管理,④说法错误;
5.D【详解】A:全国人大在国家机构中处于最高地位,地方人大在相应行政区域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排A。B:材料体现的是人大常委会通过《甘肃省中医药条例》没有涉及政府与人大的关系,排除B;
CD:人大常委会通过《条例》,这是体现了人大常委会行使了立法权,而不是决定权,D符合题意,排除C;
6.D【详解】①: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其常设机关,故①错误。
②: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②正确。③: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故③错误。④: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体现了国家主席是独立的国家机关,拥有公布法律权,故④正确。
7.D【详解】①:材料体现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执法检查,没有体现不断完善科学民主立法,①不选。
②:材料体现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执法检查,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检察院是我国法律监督机关,②不选。③④:材料强调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重点检查政府领导和组织管理科普工作情况等,体现了人大常务会坚持民主集中制,监督政府工作,推动法律实施,促进政府依法行政,③④入选。
8.C【详解】①: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材料主要强调政体,没有涉及国体,①错误。
②④: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表明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我国国家机构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②④正确。
③:代议制,就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材料没有涉及代议制,③错误。
9.C【详解】①③:这两项分别从由国体决定、如何产生等角度正确分析了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①③入选。②:该选项强调我国的人大制度是什么,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②不符合题意。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不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④错误。
10.A【详解】①③:要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因为这一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①③符合题意。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唯一制度保障”表述错误,②排除。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选项中“物质基础”表述错误,排除④。
11.B【详解】①④: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坚持民主集中制,维护了我国的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①④入选。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而不是物质保障,②不选。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不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才是权力机关,③不选。
12.C【详解】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当代中国航天科技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不是法治保障,A错误。
B: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在其它国家不一定适用,B不符合题意。
C:我国航天工程取得重大成就,重要原因得益于拥有完整的制度体系。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C符合题意。D: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错误。
13.B【详解】①④:党的二十大,通过互联网就党的代表大会相关工作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优良作风,是党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探索,①④入选。
②: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该选项混淆了公民与人民,②说法错误。
③:人民拥有参与权,但是没有重大事务的决策权,③说法错误。
14.B【详解】①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能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①④正确。
②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并未拓宽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也没有丰富民主形式,②③与材料无关,
15.A【详解】ABCD:根据教材知识可知,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是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A正确,BCD错误。故本题选A。
16.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中央始终关心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又动员全体人民积极投身冬奥会的筹办工作,最终取得冬奥会的圆满成功。③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和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17.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修改地方组织法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和科学理论的指导。
②发展全过程民主,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③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提高地方各级人大的效率,坚持民主集中制,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