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高新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泰安高新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2一2023学年下学期初一历史练习题
(60分钟
50分)
2023.4
得分栏

总分
题号
16
17
18
19
得分
第I卷(选择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下列答案栏中。)
答案栏
9
10
12
13
14
15
题号
2
3
5
6
8
答案
1,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仓。经考古发掘,其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
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隋朝社会经济繁荣的主
要原因在于下列哪个人物的励精图治(、)”
A.赢政
B.李世民
为C.武则天
D.杨坚
2.下图所示历史人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帝王,她统治时期的
史实有()
①结束割据局面,完成大一统②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③打击敌对官僚贵族
④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第华
3.学习“盛唐气象”这一课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
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走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4.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黄巢起义
B.安史之乱
C.贞观之治
D.陈桥兵变
初一历史练习题共8页第1页
CS
扫描全能王
5.北宋的建立者()
A,赵匡胤
B.耶律阿保机
C.元吴
D,赵构
6.苏辙评论王安石变法:“自新法以来,官吏皆请雇钱,
役人既便,官亦不至阙(耽误)
事。”苏辙所称的“新法”和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A.抑制土地兼并
B.限制大地主的特权
C.增加政府收入
D.减轻农民的负担
7.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典型的时代特征。下列政权并立示意图正确的是(
北宋

B
西夏
西夏北
西夏金


D
南宋
南宋
8,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盟约是北宋战败后与辽达成的
B.盟约有辽撤兵的内容
〈C.北宋答应送给辽岁币:8,D.使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9.2023年春节期间电影《满江红》热播,引起了全民诵读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中的词句“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与词中“靖康耻”相关的史实是()
A.西夏灭亡,B.北宋灭亡
C.南宋灭亡望,aD.辽朝灭亡
10.下面是南宋地方官就江南农业发展情况向朝廷做的汇报,查明属实的是(五)
①开始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并加以推广②粮食产量提高,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
③棉花的种植已经扩展到黄河流域
④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产茶的州县增加

A.①②.18
B.②③出
C.③④#D.②④
11.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称成吉思汗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伟大贡献是()
A,统一中国
B.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C.统一东北
D,设立宜政院,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
12.某同学在学习蒙古族先后灭亡其它政权的历史时画了如图的简易图,方框内的事件
应是(》)
初一历史练习题共8页第2页
CS扫描全能王六年级历史练习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3.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D B C B A C C A B D B D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6题9分,17题8分,18题8分,19题10分,共35分。)
16.(9分)(1)唐太宗李世民;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2分)
(2)开元盛世(1分)
(3)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分)
(4)对外开放。玄奘西行天竺或鉴真东渡日本。(2分)
(5)李白;杜甫(2分)
17.(8分)
(1)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1分)
(2)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1分)
(3)举措: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1分)
国策:重文轻武(1分)
(4)影响: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选官范围;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推动了教育发展。科举成为历朝选官的主要制度,维持了1300多年。(答对3点即可得3分)
实质: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1分)
18.(8分)(1)三省六部制(1分)
(2)藩镇之弊:武将专权;分化事权,削弱相权;转运使(3分)
(3)①行省制度(1分)②行省制的影响:奠定了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基础。巩固了空前辽阔的疆域;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1分)
③西域都元帅府、澎湖巡检司(2分)
19.(10分)(1)推荐观点:①开凿大运河利大于弊 ②大运河促进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③大运河是隋朝灭亡的催化剂
【详解】观点:大运河促进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论述: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运输能力,使南北粮草的运输更加的方便,巩固了政府对全国的统治;促进了经济发展,使得当时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加强了各个地方文化交流和融合,使人与人之间能够更好的通过和相处。所以说大运河促进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2分)
(2)A:筒车;B:曲辕犁;(2分)
(3)交子;南方人口增加并超过北方。(2分)
(4)经济重心南移(1分)
(5)机构:市舶司(1分)
原因: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②两宋经济繁荣
③造船业发达
④指南针的广泛应用
⑤北方少数民族的阻碍及战乱(2分,写出至少三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