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带上她的眼睛》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文学常识及科幻小说的特点;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2.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主旨。3.领悟科幻小说中想象与现实的关系,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1.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2.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主旨。[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主旨。[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进程]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提写生字词屏幕 点缀 漫步 迟钝 蒙眬 笼罩 闲暇 凸现 拍摄 蔚蓝 合拢 吟唱 不期而至 心有灵犀 天涯海角2.说说作者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小说的视角独特,讲述了一个震撼心灵的故事。“我”带上了一位因“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而被困在地底深处无法返回地面的女宇航员的“传感眼镜”一相当于用她的眼睛去四处游玩。“我”带着她的眼睛完成了她的最后一次地面探索。在结束任务的同时,女宇航员也永远留在了地底下。二、合作探究1.本文开头,“眼睛”还能被人单独带走,这样写有何作用?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设置悬念:(怎么可以带别人的“眼睛”去度假呢?带的是谁的“眼晴”?)同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营造神秘氛围。2.“我”带上这双眼睛去旅行,都去了哪里?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我”去了草原,去看了小花,在小溪里洗手,感受草原的风,去看了月亮。“我”在感受自由惬意的同时,对小姑娘更加地疑惑,也好奇了。3.旅行结束后“我”又做了什么?这双眼睛的主人是谁?她现在在哪儿?回到工作中后,“我”对这双眼睛的主人仍是念念不忘,于是,就去设法揭开谜底。这双眼睛的主人是在航行中失事的地航飞船唯一幸存的年轻女领航员。她现在在地心深处,她将一个人在那狭小的封闭的控制舱中度过漫漫余生。4.文中多次运用心理描写,描写“我”和小姑娘的心理感受,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眼睛”在文章中具体指什么?“小姑娘”在地心虽然身体被围困,心灵却是敏感的,是诗意的;而“我”在地球上,虽然身体是自由的,但内心却是封闭的,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心灵的空虚和乏味。从而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荒芜的心灵需要爱心、善良的灌注。三、课堂总结1.写法探究⑴想象奇特,科学与幻想结合这篇小说以奇特的想象记叙了“我”带着一双“眼睛”来到草原度假的故事,但也不乏科学依据,如对地心探索工程的设想,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文章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将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厚重的人文情怀隐藏在灵动精致的故事中,令人读时兴趣盎然,读后回味无穷。⑵构思奇特,巧设悬念作者很会讲故事,尤其善于制造悬念。比如那一支始终飘浮在空中的铅笔,小姑娘做出去“起航前去过的地方”的决定的艰难,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小姑娘对花草溪水微风的激动不已,以及没看到日出的遗憾,等等,这种悬念的构思,增添了作品的感染力,同时又使情节波澜起伏。2.主旨归纳这篇科幻小说叙述了“我”带着一位被困地心深处无法返回地面的女地航员的“眼睛”(即传感眼镜)去草原度假的故事,表现了这位女地航员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为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呼唤人们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珍视生命,珍爱所拥有的一切。四、拓展延伸刘慈欣的科幻是慈悲的,不仅满足于内容想象的恢弘,笔法写作的讲究,真正打动人心的更多是小说透露出来的作者理性而又深刻的思考,温暖不乏睿智的情怀。比如 “世界在我的眼中仍是灰色的,但星星点点的嫩绿在其中出现,并在增多。”“在我的意识深处,也有一颗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在我孤独寂寞的精神沙漠中,那颗种子已长出了令人难以察觉的绿芽。”对此,你有什么感想?示例1: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世界的色彩是“灰色”, 看不到五彩斑斓的画面,更感受不到美好和温暖,那么这是一个丧失信念,不热爱生活的人,“灰色生活”怎么可能孕育出灵敏的“感觉”呢?示例2:“我”和“她”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一个乐观,一个麻木。面对生活,物质甚至虚拟的情感,“我”选择了不再珍视,因为这些对“我”而言多到了泛滥。而“她”选择了珍惜,因为这些东西对她来说遥不可及。示例3:“她”教给“我”的,其实是一种热爱生活的心,这不仅仅给她的人生带来了影响,也给我们广大读者的人生带来了许多转变。我们应该珍惜所拥有的一切。“花堪折时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五、课堂检测阅读下列选文,回答文后问题①现在的地航飞船误入地核,就如同20世纪中期的登月飞船偏离月球迷失于外太空,获救的希望是丝毫不存在的。②好在“落日六号”主舱的船体是可靠的,船上的中微子通信系统仍和地面控制中心保持着联系。以后的一年中,“落日六号”航行组仍坚持工作,把从地核中得到的大量宝贵资料发送到地面。飞船被裹在6 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船外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周围是温度高达5 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它们密密地挤在“落日六号”的周围,密得只有中微子才能穿过,“落日六号”仿佛是处于一个巨大的炼钢炉中!在这样的世界里,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③后来,航行组中的另外两名地航员在事故中受伤,不久相继去世,从那以后,在“落日六号”上,只剩下她一个人了。④现在,“落日六号”内部已完全处于失重状态,飞船已下沉到6 300公里深处,那里是地球的最深处,她是第一个到达地心的人。⑤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飞船上有一个中微子传感眼镜,这个装置使她同地面世界多少保持着一些感性的联系。但这种如同生命线的联系不能长时间延续下去,飞船里中微子通信设备的能量最后耗尽,这种联系在两个月前就中断了,具体时间是在我从草原返回航天中心的途中。⑥那个没有日出的细雨蒙蒙的草原早晨,竟是她最后看到的地面世界。⑦“落日六号”的中子材料外壳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压力,而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⑧我听到了她同地面最后通信的录音,这时来自地心的中微子波束已很弱,她的声音时断时续,但这声音很平静。⑨“……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那里的每一朵小花呢……”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落日六号”因失事而误闯地核,“她”因此在地心处的封闭中一个人按照原计划工作。2.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⑴从那以后,在“落日六号”上,只剩下她一个人了。“只剩”“一个人”尽显“她”孤绝一人独处地心的凄惨无望。⑵现在,“落日六号”内部已完全处于失重状态。“已”“完全”表示最大程度的肯定,表明这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实。3.第⑨段体现了“她”怎样的品质?“她”本是个在“落日六号”失事后悲剧色彩浓厚的角色,但文中表现出的却是“她”的坚强、勇敢、乐观和善良。困于地心而无法返回地表的深重苦难与对人间美丽的留恋和自愿按照原计划努力工作的选择,彰显出“她”的人格魅力。4.结合全文,概括“落日六号”女领航员的人物形象。她是一位身处险境,时刻保持冷静,为国家科研事业勇敢献身的女科学家。六、布置作业1.请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未来生活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600字左右。2.课外可以阅读一些科幻小说名作,比如刘慈欣的《朝闻道》。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1.提写生字词屏幕 点缀 漫步 迟钝 蒙眬 笼罩 闲暇 凸现 拍摄 蔚蓝合拢 吟唱 不期而至 心有灵犀 天涯海角小说的视角独特,讲述了一个震撼心灵的故事。“我”带上了一位因“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而被困在地底深处无法返回地面的女宇航员的“传感眼镜”一相当于用她的眼睛去四处游玩。“我”带着她的眼睛完成了她的最后一次地面探索。在结束任务的同时,女宇航员也永远留在了地底下。2.说说作者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1.本文开头,“眼睛”还能被人单独带走,这样写有何作用?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设置悬念:(怎么可以带别人的“眼睛”去度假呢?带的是谁的“眼晴”?)同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营造神秘氛围。“我”去了草原,去看了小花,在小溪里洗手,感受草原的风,去看了月亮。“我”在感受自由惬意的同时,对小姑娘更加地疑惑,也好奇了。2.“我”带上这双眼睛去旅行,都去了哪里?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3.旅行结束后“我”又做了什么?这双眼睛的主人是谁?她现在在哪儿?回到工作中后,“我”对这双眼睛的主人仍是念念不忘,于是,就去设法揭开谜底。这双眼睛的主人是在航行中失事的地航飞船唯一幸存的年轻女领航员。她现在在地心深处,她将一个人在那狭小的封闭的控制舱中度过漫漫余生。“小姑娘”在地心虽然身体被围困,心灵却是敏感的,是诗意的;而“我”在地球上,虽然身体是自由的,但内心却是封闭的,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心灵的空虚和乏味。从而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荒芜的心灵需要爱心、善良的灌注。2.文中多次运用心理描写,描写“我”和小姑娘的心理感受,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眼睛”在文章中具体指什么?1.写法探究⑴想象奇特,科学与幻想结合这篇小说以奇特的想象记叙了“我”带着一双“眼睛”来到草原度假的故事,但也不乏科学依据,如对地心探索工程的设想,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文章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将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厚重的人文情怀隐藏在灵动精致的故事中,令人读时兴趣盎然,读后回味无穷。⑵构思奇特,巧设悬念作者很会讲故事,尤其善于制造悬念。比如那一支始终飘浮在空中的铅笔,小姑娘做出去“起航前去过的地方”的决定的艰难,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小姑娘对花草溪水微风的激动不已,以及没看到日出的遗憾,等等,这种悬念的构思,增添了作品的感染力,同时又使情节波澜起伏。2.主旨归纳这篇科幻小说叙述了“我”带着一位被困地心深处无法返回地面的女地航员的“眼睛”(即传感眼镜)去草原度假的故事,表现了这位女地航员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为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呼唤人们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珍视生命,珍爱所拥有的一切。刘慈欣的科幻是慈悲的,不仅满足于内容想象的恢弘,笔法写作的讲究,真正打动人心的更多是小说透露出来的作者理性而又深刻的思考,温暖不乏睿智的情怀。比如 “世界在我的眼中仍是灰色的,但星星点点的嫩绿在其中出现,并在增多。”“在我的意识深处,也有一颗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在我孤独寂寞的精神沙漠中,那颗种子已长出了令人难以察觉的绿芽。”对此,你有什么感想?示例1: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世界的色彩是“灰色”, 看不到五彩斑斓的画面,更感受不到美好和温暖,那么这是一个丧失信念,不热爱生活的人,“灰色生活”怎么可能孕育出灵敏的“感觉”呢?示例2:“我”和“她”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一个乐观,一个麻木。面对生活,物质甚至虚拟的情感,“我”选择了不再珍视,因为这些对“我”而言多到了泛滥。而“她”选择了珍惜,因为这些东西对她来说遥不可及。示例3:“她”教给“我”的,其实是一种热爱生活的心,这不仅仅给她的人生带来了影响,也给我们广大读者的人生带来了许多转变。我们应该珍惜所拥有的一切。“花堪折时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阅读下列选文,回答文后问题①现在的地航飞船误入地核,就如同20世纪中期的登月飞船偏离月球迷失于外太空,获救的希望是丝毫不存在的。②好在“落日六号”主舱的船体是可靠的,船上的中微子通信系统仍和地面控制中心保持着联系。以后的一年中,“落日六号”航行组仍坚持工作,把从地核中得到的大量宝贵资料发送到地面。飞船被裹在6 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船外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周围是温度高达5 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它们密密地挤在“落日六号”的周围,密得只有中微子才能穿过,“落日六号”仿佛是处于一个巨大的炼钢炉中!在这样的世界里,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③后来,航行组中的另外两名地航员在事故中受伤,不久相继去世,从那以后,在“落日六号”上,只剩下她一个人了。④现在,“落日六号”内部已完全处于失重状态,飞船已下沉到6 300公里深处,那里是地球的最深处,她是第一个到达地心的人。⑤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飞船上有一个中微子传感眼镜,这个装置使她同地面世界多少保持着一些感性的联系。但这种如同生命线的联系不能长时间延续下去,飞船里中微子通信设备的能量最后耗尽,这种联系在两个月前就中断了,具体时间是在我从草原返回航天中心的途中。⑥那个没有日出的细雨蒙蒙的草原早晨,竟是她最后看到的地面世界。⑦“落日六号”的中子材料外壳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压力,而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⑧我听到了她同地面最后通信的录音,这时来自地心的中微子波束已很弱,她的声音时断时续,但这声音很平静。⑨“……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那里的每一朵小花呢……”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落日六号”因失事而误闯地核,“她”因此在地心处的封闭中一个人按照原计划工作。2.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⑴从那以后,在“落日六号”上,只剩下她一个人了。⑵现在,“落日六号”内部已完全处于失重状态。“只剩”“一个人”尽显“她”孤绝一人独处地心的凄惨无望。“已”“完全”表示最大程度的肯定,表明这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实。3.第⑨段体现了“她”怎样的品质?“她”本是个在“落日六号”失事后悲剧色彩浓厚的角色,但文中表现出的却是“她”的坚强、勇敢、乐观和善良。困于地心而无法返回地表的深重苦难与对人间美丽的留恋和自愿按照原计划努力工作的选择,彰显出“她”的人格魅力。4.结合全文,概括“落日六号”女领航员的人物形象。她是一位身处险境,时刻保持冷静,为国家科研事业勇敢献身的女科学家。1.请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未来生活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600字左右。2.课外可以阅读一些科幻小说名作,比如刘慈欣的《朝闻道》。再 见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带上她的眼睛》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文学常识及科幻小说的特点;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2.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主旨。3.领悟科幻小说中想象与现实的关系,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习重点]1.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2.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主旨。[学习难点]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主旨。[学习时间]2课时[学习进程]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提写生字词2.说说作者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二、合作探究1.本文开头,“眼睛”还能被人单独带走,这样写有何作用?2.“我”带上这双眼睛去旅行,都去了哪里?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3.旅行结束后“我”又做了什么?这双眼睛的主人是谁?她现在在哪儿?4.文中多次运用心理描写,描写“我”和小姑娘的心理感受,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眼睛”在文章中具体指什么?三、课堂总结1.写法探究2.主旨归纳四、拓展延伸刘慈欣的科幻是慈悲的,不仅满足于内容想象的恢弘,笔法写作的讲究,真正打动人心的更多是小说透露出来的作者理性而又深刻的思考,温暖不乏睿智的情怀。比如 “世界在我的眼中仍是灰色的,但星星点点的嫩绿在其中出现,并在增多。”“在我的意识深处,也有一颗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在我孤独寂寞的精神沙漠中,那颗种子已长出了令人难以察觉的绿芽。”对此,你有什么感想?五、课堂检测阅读下列选文,回答文后问题①现在的地航飞船误入地核,就如同20世纪中期的登月飞船偏离月球迷失于外太空,获救的希望是丝毫不存在的。②好在“落日六号”主舱的船体是可靠的,船上的中微子通信系统仍和地面控制中心保持着联系。以后的一年中,“落日六号”航行组仍坚持工作,把从地核中得到的大量宝贵资料发送到地面。飞船被裹在6 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船外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周围是温度高达5 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它们密密地挤在“落日六号”的周围,密得只有中微子才能穿过,“落日六号”仿佛是处于一个巨大的炼钢炉中!在这样的世界里,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③后来,航行组中的另外两名地航员在事故中受伤,不久相继去世,从那以后,在“落日六号”上,只剩下她一个人了。④现在,“落日六号”内部已完全处于失重状态,飞船已下沉到6 300公里深处,那里是地球的最深处,她是第一个到达地心的人。⑤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飞船上有一个中微子传感眼镜,这个装置使她同地面世界多少保持着一些感性的联系。但这种如同生命线的联系不能长时间延续下去,飞船里中微子通信设备的能量最后耗尽,这种联系在两个月前就中断了,具体时间是在我从草原返回航天中心的途中。⑥那个没有日出的细雨蒙蒙的草原早晨,竟是她最后看到的地面世界。⑦“落日六号”的中子材料外壳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压力,而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⑧我听到了她同地面最后通信的录音,这时来自地心的中微子波束已很弱,她的声音时断时续,但这声音很平静。⑨“……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那里的每一朵小花呢……”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⑴从那以后,在“落日六号”上,只剩下她一个人了。⑵现在,“落日六号”内部已完全处于失重状态。3.第⑨段体现了“她”怎样的品质?4.结合全文,概括“落日六号”女领航员的人物形象。六、布置作业1.请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未来生活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600字左右。2.课外可以阅读一些科幻小说名作,比如刘慈欣的《朝闻道》。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带上她的眼睛》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文学常识及科幻小说的特点;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2.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主旨。3.领悟科幻小说中想象与现实的关系,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习重点]1.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2.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主旨。[学习难点]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主旨。[学习时间]2课时[学习进程]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提写生字词2.说说作者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二、合作探究1.本文开头,“眼睛”还能被人单独带走,这样写有何作用?2.“我”带上这双眼睛去旅行,都去了哪里?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3.旅行结束后“我”又做了什么?这双眼睛的主人是谁?她现在在哪儿?4.文中多次运用心理描写,描写“我”和小姑娘的心理感受,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眼睛”在文章中具体指什么?三、课堂总结1.写法探究2.主旨归纳四、拓展延伸刘慈欣的科幻是慈悲的,不仅满足于内容想象的恢弘,笔法写作的讲究,真正打动人心的更多是小说透露出来的作者理性而又深刻的思考,温暖不乏睿智的情怀。比如 “世界在我的眼中仍是灰色的,但星星点点的嫩绿在其中出现,并在增多。”“在我的意识深处,也有一颗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在我孤独寂寞的精神沙漠中,那颗种子已长出了令人难以察觉的绿芽。”对此,你有什么感想?五、课堂检测阅读下列选文,回答文后问题①现在的地航飞船误入地核,就如同20世纪中期的登月飞船偏离月球迷失于外太空,获救的希望是丝毫不存在的。②好在“落日六号”主舱的船体是可靠的,船上的中微子通信系统仍和地面控制中心保持着联系。以后的一年中,“落日六号”航行组仍坚持工作,把从地核中得到的大量宝贵资料发送到地面。飞船被裹在6 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船外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周围是温度高达5 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它们密密地挤在“落日六号”的周围,密得只有中微子才能穿过,“落日六号”仿佛是处于一个巨大的炼钢炉中!在这样的世界里,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③后来,航行组中的另外两名地航员在事故中受伤,不久相继去世,从那以后,在“落日六号”上,只剩下她一个人了。④现在,“落日六号”内部已完全处于失重状态,飞船已下沉到6 300公里深处,那里是地球的最深处,她是第一个到达地心的人。⑤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飞船上有一个中微子传感眼镜,这个装置使她同地面世界多少保持着一些感性的联系。但这种如同生命线的联系不能长时间延续下去,飞船里中微子通信设备的能量最后耗尽,这种联系在两个月前就中断了,具体时间是在我从草原返回航天中心的途中。⑥那个没有日出的细雨蒙蒙的草原早晨,竟是她最后看到的地面世界。⑦“落日六号”的中子材料外壳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压力,而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⑧我听到了她同地面最后通信的录音,这时来自地心的中微子波束已很弱,她的声音时断时续,但这声音很平静。⑨“……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那里的每一朵小花呢……”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⑴从那以后,在“落日六号”上,只剩下她一个人了。⑵现在,“落日六号”内部已完全处于失重状态。3.第⑨段体现了“她”怎样的品质?4.结合全文,概括“落日六号”女领航员的人物形象。六、布置作业1.请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未来生活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600字左右。2.课外可以阅读一些科幻小说名作,比如刘慈欣的《朝闻道》。参考答案第二课时一、1.屏幕 点缀 漫步 迟钝 蒙眬 笼罩 闲暇 凸现 拍摄 蔚蓝 合拢 吟唱 不期而至 心有灵犀 天涯海角2.小说的视角独特,讲述了一个震撼心灵的故事。“我”带上了一位因“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而被困在地底深处无法返回地面的女宇航员的“传感眼镜”一相当于用她的眼睛去四处游玩。“我”带着她的眼睛完成了她的最后一次地面探索。在结束任务的同时,女宇航员也永远留在了地底下。二、1.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设置悬念:(怎么可以带别人的“眼睛”去度假呢?带的是谁的“眼晴”?)同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营造神秘氛围。2.“我”去了草原,去看了小花,在小溪里洗手,感受草原的风,去看了月亮。“我”在感受自由惬意的同时,对小姑娘更加地疑惑,也好奇了。3.回到工作中后,“我”对这双眼睛的主人仍是念念不忘,于是,就去设法揭开谜底。这双眼睛的主人是在航行中失事的地航飞船唯一幸存的年轻女领航员。她现在在地心深处,她将一个人在那狭小的封闭的控制舱中度过漫漫余生。4.“小姑娘”在地心虽然身体被围困,心灵却是敏感的,是诗意的;而“我”在地球上,虽然身体是自由的,但内心却是封闭的,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心灵的空虚和乏味。从而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荒芜的心灵需要爱心、善良的灌注。三、1.⑴想象奇特,科学与幻想结合这篇小说以奇特的想象记叙了“我”带着一双“眼睛”来到草原度假的故事,但也不乏科学依据,如对地心探索工程的设想,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文章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将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厚重的人文情怀隐藏在灵动精致的故事中,令人读时兴趣盎然,读后回味无穷。⑵构思奇特,巧设悬念作者很会讲故事,尤其善于制造悬念。比如那一支始终飘浮在空中的铅笔,小姑娘做出去“起航前去过的地方”的决定的艰难,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小姑娘对花草溪水微风的激动不已,以及没看到日出的遗憾,等等,这种悬念的构思,增添了作品的感染力,同时又使情节波澜起伏。2.这篇科幻小说叙述了“我”带着一位被困地心深处无法返回地面的女地航员的“眼睛”(即传感眼镜)去草原度假的故事,表现了这位女地航员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为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呼唤人们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珍视生命,珍爱所拥有的一切。四、示例1: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世界的色彩是“灰色”, 看不到五彩斑斓的画面,更感受不到美好和温暖,那么这是一个丧失信念,不热爱生活的人,“灰色生活”怎么可能孕育出灵敏的“感觉”呢?示例2:“我”和“她”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一个乐观,一个麻木。面对生活,物质甚至虚拟的情感,“我”选择了不再珍视,因为这些对“我”而言多到了泛滥。而“她”选择了珍惜,因为这些东西对她来说遥不可及。示例3:“她”教给“我”的,其实是一种热爱生活的心,这不仅仅给她的人生带来了影响,也给我们广大读者的人生带来了许多转变。我们应该珍惜所拥有的一切。“花堪折时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五、1.“落日六号”因失事而误闯地核,“她”因此在地心处的封闭中一个人按照原计划工作。2.⑴“只剩”“一个人”尽显“她”孤绝一人独处地心的凄惨无望。⑵“已”“完全”表示最大程度的肯定,表明这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实。3.“她”本是个在“落日六号”失事后悲剧色彩浓厚的角色,但文中表现出的却是“她”的坚强、勇敢、乐观和善良。困于地心而无法返回地表的深重苦难与对人间美丽的留恋和自愿按照原计划努力工作的选择,彰显出“她”的人格魅力。4.她是一位身处险境,时刻保持冷静,为国家科研事业勇敢献身的女科学家。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带上她的眼睛》导学案(第2课时).doc 《带上她的眼睛》导学案(第2课时)(学生版).doc 《带上她的眼睛》教案(第2课时).doc 《带上她的眼睛》课件(第2课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