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知识点复习+单元检测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十章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知识点复习+单元检测题)

资源简介

第20章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1.在统计中,样本的方差可以近似地反映总体的( )
A.平均状态 B.波动太小 C.分布规律 D.最大值,最小值
2.(湖州市中考题)某人对去莫干山旅游的游客人数进行了统计:10天中,有3天每天的游客人数为400人,有2天每天的游客人数为600人,有5天每天的游客人数为350人,那么这10天中平均每天的游客人数为( )
A.415人 B.425人 C.450人 D.400人
3.某青年排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
年龄(单位:岁)
18
19
20
21
22
人 数
1
4
3
2
2
则这12名队员年龄的( )
A.众数是20(岁),中位数是19(岁);
B.众数是19(岁),中位数是19(岁);
C.众数是19(岁),中位数是20.5(岁);
D.众数是19(岁),中位数是20(岁)
4.在某次数学测验中,随机抽取了10份试卷,其成绩如下:85,81,89,81,72,82,77,81,79,83,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平均数与中位数分别为( )
A.81,81,81 B.81,81,76.5
C.83,81,77 D.81,82,81
5.某中学人数相等的甲、乙两班学生参加了同一次数学测验,各班平均分和方差分别为:甲=82分,乙=82分,S甲2=245,S乙2=190,那么成绩较为整齐的是( )
A.甲班 B.乙班 C.两班一样整齐 D.无法确定
6.在共有15人参加的“我爱港城──争做‘五小’公民”演讲比赛中,参赛选手的成绩各不相同,因此选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前8名,只需要了解自己的成绩以及全部成绩的( )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方差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一组数据的众数是5,那么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5;
B.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大于其中的每一个数据;
C.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有可能相同;
D.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有且只有一个
8.甲、乙两名学生在参加今年的体育中考前各作了5次立定跳远,两人平均成绩相同,其中甲所测得成绩的方差是0.005,乙所测得的成绩如下:2.20m,2.30m,2.30m,2.40m,2.30m,那么甲、乙的成绩比较( )
A.甲的成绩更稳定; B.乙的成绩更稳定;
C.甲、乙的成绩一样稳定; D.不能确定谁的成绩更稳定
9.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出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的一个数据105输入为15,那么由此求出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 )
A.3.5 B.3 C.0.5 D.-3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计27分)
10.一组数据38,45,-27,0,的极差是_______.
11.鸿运公司有一名经理和10名雇员共11名员工,他们的月工资情况如下(单位:元):30000,2350,2350,2250,2250,2250,2250,2150,2050,1950,1850,上述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元,中位数是______元,通过上面得到的结果不难看出,用______更能准确地反映出该公司全体员工的月人均收入水平.
12.某班50名学生的年龄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这个班学生年龄的众数是____,中位数是______.
年龄(岁)
13
14
15
16
人数
4
22
23
1
13.北京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为鼓励节约用水居委会表彰了100个节约用水模范户,4月份该社区100户节约用水情况如表所示:
每户节约用水量(单位:吨)
1
1.2
1.5
节约用水户数
52
30
18
则100户中平均每户节约用水________吨.
14.在数据-1,0,4,5,8中插入一数据x使得该数据组的中位数为3,则x=_____.
15.一组数据是20.1,20.2,19.9,19.8,19.9,20.1,则其平均数是=______,方差S2=_______.
16.一个样本方差S2= [(x1-8)2+(x2-8)2+……+(x10-8)2],那么这个样本的平均数=_______,样本容量是________.
17.若10个数的平均数是3,极差是4,则将这10个数都扩大10倍,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__,极差是______.
18.某校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由三部分组成:体育课外活动占学期成绩的10%,理论测试占30%,体育技能测试占60%,一名同学上述三项成绩依次为90分,92分,73分,则该同学这学期的体育成绩为_______分.
三、解答题(共66分)
19.(10分)甲、乙两个小组各10名学生其次数学测验成绩如下(单位:分)
甲组:76,90,86,81,87,86,82,85,83,84
乙组:82,84,85,89,79,80,91,89,79,74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
(2)若甲组数据的平均数为,乙组数据的平均为,则与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3)经测算知:S甲2=13.2,S乙2=26.36,S甲2 (4)将甲、乙两组数据并成一组数据后,按照组距4分组时,可以分成以下5组:73.5~77.5,77.5~81.5,81.5~85.5,85.5~89.5,89.5~93.5,则其中85.5~89.5这一组的频数是________,频率是________.
20.(10分)下表是某校八年级(1)班20名学生某次数学测验成绩的统计表:
成绩(分)
60
70
80
90
100
人数(人)
1
5
x
y
2
(1)若这20名学生成绩的平均分数为82分,求x和y的值.
(2)在(1)的条件下,设这20名学生本次测验的众数为a,中位数为b,求a,b,的值.
21.(10分)A、B两所中学各有一支校级篮球队,队员身高情况(单位:cm)
A校队员身高
175
178
176
180
182
175
183
186
177
180
178
178
B校队员身高
169
179
178
188
195
178
168
189
175
181
176
170
哪个学校的队员更高些?哪个学校的队员身高更整齐?
22.(12分)(2005,山西省)某乡镇企业生产部有技术工人15人,生产部为了合理制定产品的每月生产定额,统计了这15人某月加工零件的个数:
每人加工件数
540
450
300
240
210
120
人数
1
1
2
6
3
2
(1)写出这15人该月加工零件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假如生产部负责人把每位工人的月加工零件数定为260(件),你认为这个定额是否合理,为什么?
23.(12分)某中学开展“八荣八耻”演讲比赛活动,初三(1),初三(2)班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参加复赛成绩如下图所示.
(1)根据上图填写下表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初三(1)班
85
85
初三(2)班
85
80
(2)结合两班复赛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析哪个班复赛成绩较好.
(3)如果在每班参加复赛的选手中分别选出2人参加决赛,你认为哪个班的实力更强一些,并说明理由.
24.(12分)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每次射靶的成绩情况如图所示.
(1)请填写下表:
平均数
方差
中位数
命中9环以上次数

7
1.2
1

5.4
(2)请从下列四个不同的角度对这次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①从平均数和方差相结合看;
②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好些);
③从平均数和命中9环以上的次数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好些);
④从折线图上两人射击命中环数的走势看(分析谁更有潜力).
第20章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检测题
答案:
1.B 2.A 3.D 4.A 5.B 6.C 7.B 8.B 9.D
10.72 11.4700 2250 中位数 12.15岁,14岁 13.1.15 14.2
15.20.0,0.02 16.8,10 17.30,40 18.80.4
19.(1)86分,83分;(2)>;(3)甲组数学成绩较稳定;(4)5,0.25
20.(1)根据题意,得:
(2)a=90,b=80 21.A=179,B=178.8,因为A>B,
所以A校队员更高些;SA2=10.3,SB2=64.3,因为SA2所以,A校的队员身高更整齐
22.(1)平均数:260(件),中位数:240(件),众数:240(件)
(2)不合理,因为表中数据显示,每月能完成260件的人数一共是4人,还有11人不能达到此定额,尽管260是平均数,但不利于调动多数员的积极性,因为240既是中位数,又于众数,是大多数人能达到的定额,故定额为240较合理
23.(1)85;100
(2)两班的平均数相同,初三(1)班,初三(2)班前两名选手的平均分分别为92.5,100分,
∴在每班参加复赛的选手中分别选出2人参加决定,初三(2)班的实力更强一些
24.(1)平均数7,中位数7,7.5,命中9环以上次数3次,
(2)①平均数相同,S甲2∴甲成绩比乙稳定;
②甲乙平均数相同,甲的中位数<乙的中位数,则乙的成绩比甲好些.
③因为平均数相同,命中9环以上的次数甲比乙少,则乙成绩比甲好些.
④甲成绩在平均数上下波动,而乙成绩处于上升势头,从第4次以后就没有比甲少的情况发生,则乙有潜力.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
知识考点复习指导
[知识点解析]
1、平均数:反映了这组数据中各数据的平均大小。平均数=总量÷总份数。数据的平均数只有一个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n,把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记为.
在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相同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重,这时,求出的结果就是加权平均数。
2、中位数:将一组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好的数据平分为左右两部分(这两部分所含的数据个数相等),中位数就是这两部分的分界线。
3、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统计数据个数的时候,相等的数据不能合起来只算作一个数据
一组数据可以有不止一个众数,也可以没有众数
4、极差: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它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变化范围,只和极端值相关。
5、方差:方差是指一组数据x1,x2,…,xn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通常用“S2”表示,它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一组数据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方差越大,波动越大。
S2 =
6、标准差:标准差是指方差的算是平方根,它的数量单位与原数据的数量单位一致。 S =
7、平均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变化规律 一组数据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极差不变,平均数加上或减去这个数,方差不变,标准差不变 一组数据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数,极差和平均数都乘以或除以这个数,方差乘以或除以该数的平方,标准差乘以或除以这个数。 一组数据同时乘以一个数a,然后在加上一个数b,极差乘以或除以这个数a,平均数乘以或除以这个数a,再加上b,方差乘以a的平方,标准差乘以|a|. (加减的数都不为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