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下复习系列——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B)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竹枪一竿,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燃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副对联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一事件对人民的危害( )A.家庭失火 B.鸦片输入 C.列强发动了侵华战争 D.烟草输入2.著名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战争是( )A.雅克萨之战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虎门销烟严重损害了英国利益B.鸦片贸易可以牟取暴利,英国要维持鸦片贸易C.英国工业发展处于急剧扩张时期,企图打开中国市场D.英国在远东缺少侵略基地,企图通过侵略中国从而控制远东各国4.下图数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小林利用课余时间自编自演话剧《民族英雄林则徐》。据此回答5—6题。场景地点:林则徐的书房道具:①《新青年》杂志 ②《史记》③电话机④陶瓷用品人物活动:林则徐在听闻地方官员与洋人勾结而大动肝火时,忽抬眼看到墙上自题匾额——“制怒”两字,立即持重起来,将愤怒转化成明智的措施和高明的策略。5.根据史实判断:林则徐书房中的道具搞错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称林则徐为民族英雄,那是因为他领导了( )A.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侮的坚强决心B.洋务运动,在客观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C.戊戌变法,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7.下列所列举的中国近代史人物中, ▲ 既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又创办洋务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www-2-1-cnjy-com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8.下列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9.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维护清朝统治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 D.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10.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这最有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D.甲午战争后11.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即( )A.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B.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C.中央与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 D.满汉地主阶级联合镇压12.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的主要表现是( )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拆毁大沽炮台C.赔偿白银4.5亿两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对列强的活动13.下列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措施中在戊戌变法时期被中国借鉴的有( )①兴办企业 ②派人留学 ③废藩置县 ④“易服”“剪发”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4.下图所示,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5.中国近代史上对外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6.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 )A.魏源 B.李鸿章 C.林则徐 D.左宗棠17.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A.同文馆 B.总理衙门 C.京师大学堂师范馆 D.京师大学堂仕学馆18.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C.北洋舰队的建立 D.清朝中央与地方官员“自强”“求富”口号的提出19.俾斯麦曾经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强,中国其弱乎?日本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俾斯麦的话反映出( )21cnjy.comA.中国文化落后于日本B.中国洋务运动单纯引进西方技术,落后于日本的变革C.中国辛亥革命的失误D.科学制度落后于新式教育20.李鸿章请求道:“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急于一个月内办理割让手续。”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此对话与下列哪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 )2-1-c-n-j-y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6题,共60分)2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1840年,英国以“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从此,中华民族旧日辉煌不在,历尽苦难。民族的危亡警醒了千百万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终于推翻了清王朝,铲除了帝制。 21*cnjy*com材料二: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朝统治阶级的有识之士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活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来源:21cnj*y.co*m】材料三:在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有很多的史学家认为:“在向西方学习上,洋务派学习西方长技,使中国变了,但变的是皮毛,变化只是停留在‘器物层次’,不变的是体制;维新变法也变了,变的是触及到了体制,要求变革封建专制制度,不单是皮毛。”【出处:21教育名师】材料四:洋务派代表人物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巩固朝廷。”(1)材料一中“英国打开了中国国门”指的是哪一次战争?(1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次战争给中国造成的影响?(1分)21*cnjy*com(2)材料二中“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朝统治阶级的有识之士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活动”,这个实践活动是指什么事件?(1分)其代表人物提出的口号是什么?(1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皮毛”是指什么?(1分)依据材料四,指出洋务运动的积极意义有哪些?(1分)(4)材料三中,中国维新派触及到了体制,要求变革封建专制制度。维新派的政治目标是什么?(2分)是否成功?(1分)请简单说明理由(1分)22.(10分)读图析图。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起,中国逐渐汇入到工业文明的大潮中。中国先进分子在艰辛的摸索中,进行着现代化道路的选择。请根据下列图片,回答后面的有关问题。 图一 林则徐 图二 康有为(1)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开明知识分子提出了学习西方的什么主张?将这一主张付诸实施的是什么运动?(4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2)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政治上学习西方的主张是什么?为实现这一主张,他们采取了什么方式?结果如何?(4分)(3)请谈谈你对以上先进人物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认识。(2分)23.(10分)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纵观历史,我国悲惨近代史是从海洋开始,而当今棘手问题亦是海洋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往事惊心泪欲潸,今朝斩浪济沧海】(1)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用他们的坚船利炮不断地侵略中国。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及其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2分)(2)中国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创建于什么运动中?它在哪次战争遭到毁灭性的惨败?(2分)(3)为什么近代中国“有海无防”、屡战屡败?(3分) 【民族忠魂风中立,不教胡马度阴山】(4)而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为国捐躯的一位海军将领。(1分)【版权所有:21教育】(5)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当前,周边各国不断在我国钓鱼岛、南海诸岛等海域挑起争端。面对严峻的海洋主权形势,你认为我国应如何解决这些争端?(至少写出两点,2分)24.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材料二 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材料三 义和团揭帖: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哭连连。一概鬼子都杀尽,我大清一统太平年。(1)上述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出自哪些政治派别的观点?他们分别领导了什么运动?(4分)(2)在对待西学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有何异同?(3分)(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运动?近代史上还有一次农民起义,它是什么?两次运动有什么最大区别?(3分)25. (10分)【回顾历史牢记教训】 从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起,有着辉煌农耕文明历史的中国,遭遇到西方工业文明的侵略和蹂躏,经历了屈辱,艰辛和曲折的历程。在这个时期,中华民族一面英勇反抗外国侵略,一面反复思考,“中国往何处去”,在选择现代化道路的艰苦摸索中,逐渐汇入工业文明的大潮中,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在屈辱的岁月中,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3分)(2)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6分)(3)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和探索屡遭失败,但最终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胜利,这说明了什么?(1分)21·cn·jy·com26.(10分)欣闻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正式服役,九年级某班李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了《那些年,我们记忆中的船》主题探究活动,一起回忆历史长河中的那些船以及它们承载的一个个故事……www.21-cn-jy.com(1)记忆中的船在诉说着民族的兴衰荣辱。李老师给上述船取了名字,请合理搭配。(填入相应序号,4分)。强国之船: ;屈辱之船: ;友谊之船: ;胜利之船: 。(2)上述四张船的图片背后分别承载着什么历史“故事”?(4分)(3)学史明理。通过对近代以来各船背后故事的对比了解,你能悟出一个什么道理?(2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BBCAAABBBD11121314151617181920BDAADCDBBC二、非选择题:21.(1) “英国打开了中国国门”指的是:鸦片战争。(1分)影响: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2)事件:洋务运动。(1分) 口号:自强,求富。(1分)(3) “皮毛”:兴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进行造船制器,创办海军;建立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等。(任意答出其中的相关内容即可给分,1分 )意义:培养了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巩固清王朝的统治。(任答其中两点即可得分1分 )(4)维新派的政治目标:建立君主立宪制。(2分) 否(1分) 理由:资产阶级力量的软弱;清政府的腐败等。(1分)21教育网22.(1)“师夷长技以制夷”(2分) 洋务运动(2分)(2)君主立宪;(2分) 改良或维新;(1分) 失败。(1分)(3)有益的,有利于中国汇入工业文明的大潮;或这些探索是不断进步的,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发展到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或这些探索都失败了,说明开明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难以完成救亡图存和民族振兴的双重任务。(其他言之有理的亦可)(2分)2·1·c·n·j·y23.(1)鸦片战争(1分) 《中英南京条约》(1分)(2)洋务运动(1分) 甲午中日战争(1分)(3)①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弱;②军事素质与装备低劣;③西方列强经济、军事力量比较强大等(3分)(4)邓世昌(关天培也可)(5)本题为开放性题,答案如维护国家主权等均可得分。(至少写出两点,2分)24.(1)材料一的观点出自洋务派,材料二的观点出自维新派,他们分别领导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运动。(4分)26.(1)强国之船: 图④ ;屈辱之船: 图② ;友谊之船: 图① ;胜利之船: 图③ 。(4分)(2)图l:郑和下西洋;图2:近代海军创建(在洋务运动或答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图3:渡江战役;图4:中国首艘航母入列。(4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3)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实旌科教兴国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写出一点即可,2分)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