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 《勤劳的小蚂蚁》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紧扣市级教研部的研究“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这一主题,依据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以及《美术课程标准》作为指导思想,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并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自我学习知识,获得成功的喜悦。 本课依据《美术课程标准》,体现区级研究的生本教育,利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美术课堂学习中的实际获得作为目标,在美术教学实施中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主线,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事物引入到课堂之中,培养学生从中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在学生实际获得中体验到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小学人美版《美术》教材 第一册 第10课 《勤劳的小蚂蚁》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热爱生活,积极上相,对任何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模仿,但是经历单纯,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有一定局限性。再有学生由于入学的美术基础不同,所以对于美术的学习,有着不同的感悟。尤其是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认识不同,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将现实生活中的蚂蚁介绍给他们,让他们能够引起注意,留心观察蚂蚁,初步认识蚂蚁,并将蚂蚁按照个人意愿自由、大胆地表现出来。这样的学习过程更加注重的,是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学习观察昆虫的方法,学会用画笔表现生活中的蚂蚁,使学生学有所获。教材分析:《勤劳的蚂蚁》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型简单表现蚂蚁的身体结构及动态,通过自主学习举一反三解决多变的蚂蚁动作造型。学习方式:自主发现、体会观察、讨论探究、先学后教等。提示学生反思观察生活中的昆虫——蚂蚁,从中发现生活中昆虫的世界。在学生观察中自主找到蚂蚁的特点,并能介绍给其他同学。在了解蚂蚁的特点后能自己简要概括出蚂蚁身体的形状,使学生认识到复杂的形象是可以进行简单概括的表现的。教师采用自制模型教具演示蚂蚁动作,让学生参与模仿和摆一摆蚂蚁的动作姿势,这样学生对蚂蚁的运动状态也有了进一步的学习,从中也可以对“勤劳”的理解加深,随后集体进行创作。辅助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具,组画等多种方法,为学生的创作营造氛围,激发其兴趣。使用蚂蚁的模型,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认识,借用教具了解蚂蚁的动态特点。技术准备:蚂蚁巢穴的图片、教学课件的设计、蚂蚁模型等教具准备。教学目标(内容框架)知识技能:用整体观察的方法分析概括蚂蚁的结构,运用基本形的组合画出蚂蚁的活动状态;练习运用线和鲜艳的颜色画出有情景的画面。过程方法:通过欣赏交流简单了解蚂蚁的特征与习性。情感态度:学习蚂蚁辛勤工作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体会爱集体、爱劳动、爱自然。教学过程(文字描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在这片茂密的植物下面住着一种小昆虫,你知道它们是谁吗? 生:蚂蚁对,它就是蚂蚁。今天咱们就来一起学习画蚂蚁。(出示课题)讲授新课哪位同学了解有关蚂蚁的一些事情和习性。刚才看到这幅你们怎么知道是蚂蚁的?生:看到蚂蚁的家。2、蚂蚁的家确实在地下,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蚂蚁的事情?能告诉大家吗?生:回答问题小结:看来同学们对蚂蚁的知识了解的真多啊。3、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看谁才是真正了解蚂蚁的同学。同学们请把书打开看,两位同学讨论,仔细观察书中蚂蚁的照片 ① 它的身体是哪几部分组成的?② 每一部分都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基本形组成的?(学生看书,教师打开课件)生:看书后回答问题小结: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头、胸、腹。而且头、胸、腹这三部分都可以概括成圆形。4、看课题,勤劳的蚂蚁,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这样称呼蚂蚁吗?你们在小组里面说一说,再告诉大家。生:它们每天都要从早到晚的工作,建造巢穴、寻找食物、喂养蚁后和幼蚁都是由它们来完成的。蚂蚁有很多工作,请让我们看一看蚂蚁的日常工作,非常有秩序。蚂蚁非常团结,齐心协力,互相帮助。(教师出示蚂蚁生活中的课件图片)生:寻找食物小结:你们猜对了,工蚁爬到地面上是在寻找食物。5、观察蚂蚁工作时的图片看看各部分的位置(课件)小结:不同的动态头胸腹各部分的位置不同。出示一些动作词语 走,推,拉,扛,抱,背,顶,抬 ① 学一学:让学生模仿动作 ②摆一摆:同学利用模型摆一摆蚂蚁辛勤劳动时的动作。③拼一拼:用卡纸在黑板上拼贴出蚂蚁动作,教师添加其他各部分 7、教师绘画示范:⑴请同学们看看这里是哪里,(出示蚂蚁的大图一部分内容)他能在这里干什么呢?学生边说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时时变现出来。⑵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环境范画相互说说蚂蚁在环境中都干什么 ⑶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给与帮助。 蚂蚁的头上还长着触角,我们可以把蚂蚁的眼睛、嘴画成拟人的样子。(教师演示画法)三、艺术实践今天我们也来画画自己喜欢的蚂蚁,要求 1、根据环境用基本型组合方法画出蚂蚁的动态 2、根据学生画面后的编号按位置把作品贴在黑板上。四、学生作业教师根据作业要求进行巡视辅导,针对学生作业情况,展示优秀作品。五、课堂小结 根据本课教学重点及学生作业要求,进行激励性评价。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导入环节 出示蚂蚁巢穴在这片茂密的植物下面住着一种小昆虫,你知道它们是谁吗?生:蚂蚁 猜谜 导入本课激发情趣 1了解蚂蚁 你都了解蚂蚁的那些知识?生:不同的学生了解的各不相同小结:微课三分钟今天请一位同学讲一讲蚂蚁的故事 思考回答学生自我展示是我校一个特色,目的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收集资料等能力 引出蚂蚁的学习内容 2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表现蚂蚁 板书 --《勤劳的蚂蚁 》 明确本课任务 课件新课讲解 了解了蚂蚁的相关知识,现在近距离的的看看—看书相互说说蚂蚁的身体特点说一说蚂蚁什么样?谁来试着表现一下 大家提建议教师总结学生的画法 头部---圆形胸部---椭圆形腹部---大大的椭圆形蚂蚁的绘画方法,引导学生关注蚂蚁的动态 看书 学生自己表现蚂蚁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描绘出蚂蚁的形体 学习掌握本课的重点内容,解决绘画难点 教学课件、蚂蚁模型 3蚂蚁的动态表现 教师根据课题提问:为什么说蚂蚁是勤劳的?那些动作可以体现工作?提、拽、举、推、抬 …..谁可以试着做一做:提示模仿动作观察人们的身体状态?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模仿动作 头怎样了?--底底的、手臂向前伸、腿向后伸、双腿弯曲…… 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脑子里有了一些动作的概念 教师准备一些动作词语 2摆一摆模型拼一拼 刚才是我们模仿动作,想在就让小模型 试着学一学动作利用教师准备好的 蚂蚁基本型同学相互合作摆出不同的动态 学生边摆边思考蚂蚁各部分的位置关系学生可以拼自己喜欢的蚂蚁动作 了解蚂蚁的动态 模型蚂蚁形体结构卡片 3演示添加 谁来把自己摆的动态展示一下教师添加四肢让蚂蚁活起来 学生一组为单位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猜蚂蚁在干什么,教师帮助添加其他各部分 动态表现 1教师演示 看环境提问题做示范 根据图示说一说蚂蚁能干什么? 为学生提供任务,留给学生想象空间 3艺术实践 学生绘画 绘画创作 对本课内容的实践创作 课件 20分享交流 引导学生粘贴作品 将自己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完成集体作品 喷绘作品 4效果评价 激励性评价 观看欣赏作品 作业效果评估归纳总结 小组——班级作品的创作特点 观看、回想创作过程 对比创作方式的不同拓展提高 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 体验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拓展知识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师生评价评价量规以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表现给与肯定。使学生对本课所学习的知识与掌握的绘画技能有成功的满足,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绘画的情趣与创作欲望。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一、本课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关注学生实际获得学生参与教学每一个环节,做在前,重体验。利用拼图等形式,将美术作品真实面貌呈现在学生面前,对于美术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十分必要的。这样会更加真实将绘画作品的美带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直观的观看集体“作品”,让学生感觉大家的力量,是美术课堂教学的方法之一。二、在解决教学重难点时,体现学生的思考和实践在学习中学生为小组探究蚂蚁的动态,准备了蚂蚁的模型,和结构卡纸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拼摆,使学生对蚂蚁的动态更加熟悉,更加容易理解与接受。学生自主活动,既解决了对蚂蚁动态的认识。总之,“勤劳的小蚂蚁”一课虽然内容与以往没有变化,但是基于“美术核心素养”及“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并“以学生学习中的实际获得”来进行教学设计,学法、教法会有根本的改变。在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的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使得课堂教学更贴近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对于本课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学效果突出。教是为了学,学而有收获,是教师在本教学设计中思考和实践的核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