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9章《压强》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被压物体
C.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支持面的压力一定越大
D.压力大,压强一定大
2.如图所示,有三个实心圆柱体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乙、丙的底面积相同,三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3.练太极拳是很好的强身健体运动。图甲姿势换成图乙姿势时,人对水平地面的(  )
A.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B.压力变大,压强变大
C.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D.压力不变,压强变小
4.如图所示,甲、乙材料相同,质量均匀,底面积之比为1:2,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3:2,下列有关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体积之比是1:2
B.甲、乙的质量之比是3:4
C.甲、乙的高度之比是2:3
D.甲、乙对地面的压力之比是2:3
5.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的两端,铅笔保持静止。左手指受到的压力为,压强为;右手指受到的压力为,压强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6.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时得到的图像。若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 B. C. D.
7.如图所示,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若杯中液体密度分别为ρ1、ρ2,由图可以知道(  )
A.ρ1<ρ2 B.ρ1>ρ2
C.ρ1=ρ2 D.无法比较
8.又到了轻松而愉快的周末,家住成都的小新同学起床洗漱后,吃着糕点,喝着牛奶,推窗远望,眼前是城区与雪山同框的一幅美丽画卷。对于小新生活场景(如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塑料吸盘挂钩靠分子引力贴在墙壁上
B.乙图中,吸管一端做成斜切口是为了增大压力
C.丙图中,使用吸管喝牛奶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
D.丁图中,远处雪山山顶的大气压比成都城区高
9.A、B两个质量均匀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B的边长是A的2倍。将A沿竖直方向切去宽为L的部分,把切去部分叠放在B上,B对地面的压强与L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切割后,A剩余部分对地的压强为,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B的重力是50N B.L=2.5cm时,
C.B的底面积为 D.A切去一半后,
二、填空题
10.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匀速滑动,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逐渐移出桌面(没掉下)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__,木块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___,木块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质量相等,边长之比为lA:lB=1:2,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为______,地面受到的压强之比为______。
12.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100cm2的物体A,重50N,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在此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强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在乙图所示位置时,A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
13.如图,甲、乙两同学分别对测力计调零。若抽板处对两同学食指的压力相等,则食指承受压强较大的是甲还是乙?___________ ,依据是___________
14.2021年12月3日,“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开通运营,该线路全长1035千米,乘坐动车从中国昆明到达老挝万象仅需10小时,该动车运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km/h。铁轨下面铺设枕木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式来___________压强。
15.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已知甲、乙的底面积相同且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如果沿水平方向分别将甲、乙两圆柱体切去相同的高度h,则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______p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6.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__________,如图所示,电风扇没有吹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等于机翼模型的重力大小,当电风扇转动对着机翼模型吹风后,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是一辆不慎驶入水中汽车的车门。随着水位升高,车门上A处受到水的压强将 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车门在水下部分的面积为0.8m2,受到水的平均压强为5×103Pa,g=10N/kg,此时车门所受水的压力相当于 ___________kg水压在车门上,建议汽车不慎驶入水中时,应立即设法从车内逃离,紧急情况下,应挥动逃生锤的 ___________(填“A”或“B”)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砸窗逃离。
18.如图是颇具名气的云南建水紫砂陶茶壶,壶盖上有一个小孔,小孔的作用是使壶内液面上方的压强___________大气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茶壶和水的总质量为0.5kg,壶底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cm2,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_Pa。
19.把1kg的水从60℃开始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水沸腾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一个标准大气压(最后一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实验题
20.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末开展一次登山活动,他们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
(1)①把容积为V的注射器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②如图甲所示,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③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的部分长度为l,则活塞的横截面积为______;
④利用以上数据可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为p0=______;
(2)如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排尽筒内空气,将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______,从而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
(4)若同学们用题图乙中B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乙图中的______(填“A”或“C”)注射器。这样选的好处是______。
21.“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时,小明进行了以下操作:
(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法;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_____;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_(选填“大“或“小“);
(2)为了验证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小明将U形管压强计的探头分别放入图甲和图乙所示位置的水中,发现图乙中U形管压强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较大,他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大,压强______;
(3)为了验证液体内部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小明仅将图乙杯中的水换成酒精,其他条件不变,他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密度的关系;
(4)为了验证液体压强与质量是否有关,小明准备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器材,在一个大水槽中竖立两个粗细不同,底端开口的玻璃管,并在其底部放置质量忽略不计的轻质塑料卡片,将它们慢慢向下压至塑料卡片距离水面22cm处,缓慢向玻璃管中倒入配置好的浓盐水,发现直到两个玻璃管中的盐水都加到20cm处,两个塑料卡片同时缓慢落下:
①向玻璃管中加盐水,塑料卡片却并没有立即下落,说明液体内部向______也有压强;
②通过该实验,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③由此还可计算出所加盐水的密度为______kg/m3。
四、计算题
22.共享单车打通了绿色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某品牌共享单车如图所示,它的质量为20kg,车胎着地总面积为50cm2。自行车支架的着地面积、车胎受力形变等因素忽略不计。求:
(1)该单车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
(2)某同学在水平地面上骑行单车时,单车对地面的压强是1.6×105Pa,该同学的质量。
23.如图,质量为600g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底面积为90cm2,内装1.2dm3的水,g取,,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
(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A
6.C
7.B
8.C
9.B
10. 不变 不变 增大
11. 1∶1 1∶4
12. 变小 5×103
13. 甲 压力相同,甲的受力面积更小
14. 103.5 减小
15.小于
16. 小 变小
17. 变大 400 A
18. 等于 104
19. 98 小于
20. 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偏小 减小摩擦 C 压力小,未超过测力计量程
21. 高度差 转换法 相平 小 越大 不能 上 无关 1.1×103
22.(1)4×104Pa;(2)60kg
23.(1)1×103Pa;9N;(2)18N;2×103P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