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冲刺训练:共点力平衡 受力分析(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冲刺训练:共点力平衡 受力分析(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共点力平衡的受力分析--静态平衡与整体法隔离法的应用
一 受力分析与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
【解题指导】1.受力分析的两种顺序:
先场力再弹力后摩擦力,接触力要逐个接触面排查.
(2)先已知的力、确定的力,而后再结合运动状态推断未知的力、不确定的力.
多个物体系统问题通常整体法和隔离法交替使用.
三重检验:
明确各力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
判断研究对象是否能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换角度(整体隔离)或换研究对象(相邻的物体)再次受力分析,判断两次分析是否一致.
(多选)如图所示,两个相似的斜面体A、B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静止靠在竖直粗糙墙壁上.关于斜面体A和B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一定受到四个力 B.B可能受到四个力
C.B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 D.A与B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的木块A放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的斜面体B上,现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水平推力分别作用在A、B上,A、B均保持静止不动,则( )
A.A与B之间不一定存在摩擦力
B.B与地面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C.B对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
D.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一定等于
如图所示,固定的斜面上叠放着A、B两木块,木块A与B的接触面水平,水平力F作用于木块A,使木块A、B保持静止,且F≠0。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B可能受到3个或4个力作用 B.斜面对木块B的摩擦力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A对B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D.A、B整体不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关于A、B、C三个物体的受力个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体受到4个力的作用 B.B物体受到3个力的作用
C.C物体受到3个力的作用 D.C物体受到4个力的作用
(多选)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B静止,现用力沿斜面向上推A,但A、B仍未动,则施力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B.B与墙面之间的弹力可能不变
C.B与墙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D.弹簧弹力一定不变
(多选)如图所示,斜面B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两侧放有物体A、C,物体C通过轻绳连接于天花板,轻绳平行于斜面且处于拉直状态,A、B、C均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间的接触面一定是粗糙的 B.地面对B一定有摩擦力
C.B、C间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 D.B一共受到6个力的作用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小球的质量均为m,两球间用细线连接,甲球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现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F水平向左、向右拉两球,平衡时细线都被拉紧.则平衡时两球的可能位置是下列选项中的(   )
如图所示,某时刻四个物体a、b、c、d与两个长木板巧妙摆放在底座上,且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则在该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可能不受摩擦力 B.物体b受到木板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C.物体b受到木板的作用力垂直于木板向上 D.物体c可能不受摩擦力
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之间,有质量均为的4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则第2块砖对第3块砖的摩擦力大小为( )
A.0 B. C. D.
如图所示,a、b两个小球穿在一根粗糙的固定杆上(球的小孔比杆的直径大),并且通过一条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已知b球质量为m,杆与水平面成θ角,不计滑轮的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当两球静止时,Oa段绳与杆的夹角也为θ,Ob段绳沿竖直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一定受到4个力的作用 B.b只可能受到2个力的作用
C.绳子对a的拉力有可能等于mg D.a的质量一定为mtan θ
在竖直墙壁间有质量分别是和的半圆球A和圆球B,其中B的球面光滑,半球A与左侧墙壁之间存在摩擦。两球心之间连线与水平方向成30°的夹角,两球恰好不下滑,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为重力加速度) ,则半球A与左侧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B. C. D.
12.将轻绳和轻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圆弧上的A、B两点,另一端固定在小球a上,静止时,小球a恰好处于圆心O处,如图11甲所示,此时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弹簧恰好水平,现将轻弹簧与轻绳对调,将a球换成b球后,小球仍位于O点,如图乙所示,则a、b两个小球的质量之比为(  )
A.1∶1 B.∶1 C.2∶ D.3∶2
二、共点力的静态平衡
【解题指导】1.遇到多物体系统时注意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一般可先整体后隔离.
三力平衡,一般用合成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后,“力的问题”转换成“三角形问题”,再由三角函数、勾股定理、正弦定理或相似三角形等解三角形.
3.多力平衡,一般用正交分解法.
1.截面为长方形的中空“方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截面一边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方钢内表面光滑,轻质细杆两端分别固定质量为mA和mB的两个小球A和B,已知小球、轻杆与截面共面,当轻质细杆与地面平行时两小球恰好静止,则A、B两小球的质量比为(  )
A.3 B. C. D.
2.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光滑圆环,顶端D点处固定一定滑轮(大小忽略),圆环两侧套着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小球A、B,两小球用轻绳绕过定滑轮相连,并处于静止状态,A、B连线过圆心O点,且与右侧绳的夹角为θ。则A、B两小球的质量之比为(  )
A.tan θ B. C. D.sin2θ
3.(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大小不计的钉子用水平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球B.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 B.A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A对B的支持力大小为mg D.细线对B的拉力大小为mg
4.如图所示,右侧是倾角为α=37°的斜面,左侧为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圆心O与斜面等高.A、B两小球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线相连,A球与圆心O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0°,A、B两小球与斜面均静止,不计一切摩擦,则A、B两小球的质量之比为(  )
A. B. C. D.
5.如图所示是一竖直固定的光滑圆环,中央有孔的小球P和Q套在环上,由伸直的细绳连接,它们恰好能在圆环上保持静止状态.已知小球Q的质量为m,O、Q连线水平,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细绳对Q球的拉力大小为mg B.环对Q球的支持力大小为mg
C.P球的质量为2m D.环对P球的支持力大小为mg
6.如图所示,表面光滑为R的半球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心O的正上方Oˊ处有一个无摩擦定滑轮,轻质细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挂在定滑轮上,两小球平衡时,若滑轮两侧细绳的长度分别为,.则这两个小球的质量之比∶为(不计小球大小)( )
A.24∶1 B.25∶1 C.24∶25 D.25∶24
7.如图甲所示,推力F垂直斜面作用在斜面体上,斜面体静止在竖直墙面上,若将斜面体改成如图乙所示放置,用相同大小的推力F垂直斜面作用到斜面体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墙面受到的压力一定变小 B.斜面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C.斜面体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变大 D.斜面体可能沿墙面向上滑动
8.如图所示,一轻杆两端固定两个小球A、B,A球的质量是B球质量的3倍,轻绳跨过滑轮连接A和B,一切摩擦不计,平衡时OA和OB的长度之比为(  )
A.1∶2 B.2∶1
C.1∶3 D.1∶4
9.如图所示,放置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每个圆柱体质量为,截面半径为,为了防止圆柱体滚动,在圆柱体两侧固定两个木桩。不计一切摩擦,由此可知( )
A.木桩对圆柱体的作用力大小为
B.上面圆柱体对下面一侧圆柱体的作用力大小为
C.地面对地面上一个圆柱体的作用力大小为
D.地面对地面上两个圆柱体的作用力大小为
10.如图所示,a、b两个小球穿在一根光滑的固定杆上,并且通过一条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已知b球质量为1 kg,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不计所有摩擦,当两球静止时,Oa段绳与杆的夹角也为30°,Ob段绳沿竖直方向,则a球的质量为(  )
A. kg B. kg
C. kg D.2 kg
1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楔形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顶角为90°,两底角为α和β;a、b为两个位于斜面上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已知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重力加速度为g.现发现a、b沿斜面下滑,而楔形木块静止不动,这时楔形木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  )
A.Mg+mg B.Mg+2mg C.Mg+mg(sin α+sin β) D.Mg+mg(cos α+cos β)
如图,悬挂甲物体的细线拴牢在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上O点处;绳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通过光滑定滑轮与物体乙相连.系统平衡时,O点两侧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若α=75°,β=60°,则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是(  )
A.1∶1 B.1∶2 C.∶ D.∶
13.(多选)如图所示,一架救援直升机通过软绳打捞河中物体,物体质量为m,由于河水的流动对物体产生水平方向的冲击力,使软绳偏离竖直方向,当直升机相对地面静止时,绳子与竖直方向成θ角,已知物体所受的浮力不能忽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的拉力为 B.绳子的拉力可能小于mg
C.物体受到河水的水平方向的作用力等于绳子的拉力
D.物体受到河水的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小于绳子的拉力
14.如图所示,放在粗糙的固定斜面上的物块 A 和悬挂的物体 B 均处于静止状态。轻绳AO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轻弹簧的右端及轻绳BO的上端连接于O点, 轻弹簧中轴线沿水平方向,轻绳的OC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53°,斜面倾角α=37°, 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5 kg,mB=1.5 kg,弹簧的劲度系数k=500 N/m(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弹簧的伸长量 x;
(2)物块 A 受到的摩擦力。
答案
一、
1.AD 2.AD 3.B 4.C 5.CD 6.AC 7.A 8.B 9.A 10.C 11.A 12.C
二、
1.A 2.B 3.AC 4.C 5.C 6.C 7.B 8.C 9.A 10.A 11.A
12.D 13.BD
14. (1)4 cm (2)5 N,方向沿斜面向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