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说课流程1、教材分析 2、学情分析3、教学目标 4、重点难点5、教法学法 6、教学过程7、教学反思1、教材分析工业革命新航路开辟,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资本主义革命和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世界殖民体系2、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初步掌握高中历史学习的一般方法,拥有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但还不能对历史事件有全面与深入的认识,没有掌握论从史出的能力,史料研读的能力有限。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分析和解释历史事物出现的原因,并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联系,提升历史思维,落实学科素养。课标要求: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3、教学目标①认识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的原因,了解工业革命的进程,知道其中的重大发明;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问题探究、史料研究、分析比较、列好时间轴)②理解科技创新对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关心国家命运和人类命运。4、重点难点重点:工业革命的背景、特点和影响难点:工业革命对生产关系、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要明确的历史概念包括:工厂制度、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垄断组织、电气时代、社会阶级结构、经济结构等5、教法学法教法学法讲授法史料教学法分析比较法史料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结合导学案解答以下三个问题:1、分析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2、绘制两次工业革命的时间轴,列表归纳两次工业革命的区别。3、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史料教学法问题探究法以导促学6、教学过程导入:沙特阿拉伯成为第一个授予机器人国籍的国家:机器人索菲亚索菲亚能自然地变换面部表情ChatGPT是由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在2022年11月30日发布的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明确概念:何谓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它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生产方式: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机器时代工厂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生产动力:由人力、畜力到蒸汽动力、电力革命性的变化人类由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爆发?“就某一方面条件,或某些条件来说,在欧洲大陆也有比英国更好的国家——如荷兰和法国,但是没有哪个国家具有英国这样好的综合条件。”——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课前预备:以导促学,自主分析教材,研读史料概括历史背景材料1 欧内斯特·曼德尔估计,从1500年到1800年,欧洲殖民掠夺的总值为10亿英镑金币,其中仅在1750年到1800年间,英国就从印度掠夺了1亿到1.5亿英镑金币。这批资本的流入即便不能说是英国新工业革命的全部资本,至少也促进了英国对新工业革命的投资,尤其在蒸汽机和纺织技术方面的投资。——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2瓦特研究改进蒸汽机,用了20多年,在这个过程中他总共获得4项技术专利。仅在1790年以后的11年里,他获得专利税 7.6万英镑。——王春来、卢海生主编《16-19世纪世界史文献选编》资本雄厚1624年,英国颁布《专利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标志着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技术进步一、工业革命的背景史料实证材料3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海内外市场不断扩大。有一个英国的手工工场主声称:以后我生产的呢绒恐怕供不应求了。——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4 历史纵横“圈地运动”海外市场广阔圈地运动:原料、资本、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一、工业革命的背景史料实证政治条件经济 条件 资金劳动力原料技术市场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前提和政策支持圈地运动、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等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提供了充裕的廉价自由劳动力圈地运动、殖民扩张和掠夺;本国丰富的煤铁资源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17世纪中叶英国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国内:圈地运动提供了充裕的国内市场;国外: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日不落帝国”一、工业革命的背景展示交流成果设计意图:整合教材内容,概括阶段特征,提升历史概括能力二、工业革命的进程导学案探究2:①绘制两次工业革命的时间轴;②列表归纳两次工业革命的区别。设计意图:概括阶段特征,提升历史概括能力1.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2.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工厂制的开端。3.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4.交通工具的革命:19世纪初,火车、汽船相继问世,人类进入“蒸汽时代”5.19世纪中叶,英国机器制造业实现机械化。(标志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18C60年至19C中)二、工业革命的进程展示并交流学生绘制的时间轴(大事年表)蒸汽时代蒸汽机靠燃烧煤来加热,使水变成水蒸汽,从而推动机器运动。在瓦特之前,简单的蒸汽机被用来驱动水泵,把煤矿里的水抽出来,但是这种蒸汽机如果用于其他用途就太耗燃料了。瓦特的改良是用蒸汽推动一个活塞去转动一个轮子,而轮子的转动可以把一个简单的水泵转化成为多功能的发动机。在瓦特的时代,衡量动力的单位是马力,蒸汽机所产生的动力相当于很多牲畜一起工作。到1800年,已经有产国一千台蒸汽机在不列颠投入使用,特别是在纺织行业,蒸汽机的作用十分显著:对于生产者来说,提高了产量;对于消费者来说,降低了价格。——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750年至今)依据材料,评析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的积极影响。(提示:运用广泛,提高产量,降低价格。工业生产摆脱自然条件限制)重难点突破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各国政府通过税收、立法、直接投资等推动工业革命纵深发展。由一国先驱到多国并发二、工业革命的进程第二次工业革命19C世纪中后期至20C初1.电力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汽车,飞机等新型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3.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4.旧产业部门的新技术改造: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等焕发出新的活力。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二、工业革命的进程展示并交流学生绘制的时间轴(大事年表)电气时代内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范围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产组织技术来源首先发生在英国,然后扩展到其他国家几乎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展开,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替进行首先发生在棉纺织业,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成分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垄断组织出现电的广泛使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工厂取代手工工场,中小企业占多数,生产组织规模小熟练工人的经验积累,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科学家的发明发现,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展示交流成果:②列表归纳两次工业革命的区别。三、工业革命的影响【学习聚焦】 工业革命是人类从农业社会演进到工业社会的转折点。它改变了世界,推动了历史发展,使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成一体。导学案探究3:通过预习教材P59-61页的内容和导学案材料,分别从生产力、生产组织、阶级结构、社会生活、世界格局5个方面思考工业革命的影响。材料:工业革命创造出无比的财富,这已是人所尽知的事。1750-1800年,英国的煤产量增长一倍,进入19世纪后,100年竟增长20倍!生铁产量在1740-1788年增长4倍。以后20年又增长4倍,在19世纪,100年中增长30倍。原棉进口量在1780-1800年增长5倍,到19世纪,100年也增长30倍。生产的迅速发展,使英国在经济上迅速超越各国,成为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三、工业革命的影响展示交流预习成果: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发展,促进了工业化和经济繁荣英国人亚当·斯密在他的学说中,阐述了个人能够建立同时有著经济和道德价值的生命,无须政府进行指引。而一个国家的公民若能拥有自由采取行动的权利,则那个国家将会变的更为强大。他主张终结封建制度、以及由国家垄断独占的重商主义管制,强调自由市场、自由贸易,提倡“自由放任”。拓展思想领域:产生自由竞争思想思考:在工业革命冲击下,思想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曾经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三、工业革命影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6世纪的英国手工工场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工厂被垄断组织操控的美国议院以手工劳动为基础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主要依靠科技提高生产力相对于城市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而言,规模较大,成为城市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规模较大、工人集中,促进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基本形成垄断组织是通过大企业兼并中小企业或强强联合形成的,规模空前强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三、工业革命的影响2. 工业革命使生产力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三、工业革命的影响3、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变:①工业城市兴起,城市化进程加快;②人口职业结构改变;③人民生活有所改善;④人民文化素养提高;⑤妇女地位提高三、工业革命的影响1841年和1877年英国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4、造成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工人阶级)巩固统治地位为争取自己的权利展开斗争对立拓展:工人阶级迅速崛起,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诞生;三、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5.社会问题:导致了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增多。废水排放到城市地面三、工业革命的影响最坏的时代反推社会立法和国家治理6.世界市场与世界格局:(1)各地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大肆扩张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三、工业革命的影响3、以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互联网、机器人等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发生,它发展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中国应该怎么走?1、思考中国错过两次工业革命的原因(提示: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考虑)?2、联系纲要上,两次工业革命给当时的中国造成怎样的影响?学生合作探究(结合P61问题探究思考)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的背景二、工业革命的进程三、工业革命的影响条件:政、资、市、原、劳、技根本推动力:市场需求增大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生产组织、社会生活、阶级结构世界市场、世界格局、社会问题课堂小结1、18世纪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圈地运动发展到了议会圈地时期。据资料统计从1700年到180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总人口增加了81%,而这个时期的农业人口却只增加了8.5%。据估计在1750年到1800年之间英国粮食的耕地单位面积产量增长了三分之一。由此可推知圈地运动( )A.降低了英国农村人口出生率B.是英国政府发起的经济改革C.客观上推动了工业革命进行D.是农业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C练习提升2、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花独放”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各先进国家“竞相开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前提是( )A.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B.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退C.资本主义制度在各国普遍确立D.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进展C3、工业革命以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职者。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1800年就业女性还仅占女性总人口的5%,但到1850年时已增长至10%。这说明,工业化( )A. 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B. 引起了大规模人口流动C. 促进了男女平等实现D. 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D4、(工业革命前)时间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以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材料反映出工业革命( )A.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B.推动了生产力迅速发展C.加速了城市化发展进程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D5、在英国城市化过程中,工厂主在自认为最有利于其经济活动的土地上任意建造厂房,在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狭窄且不规则的街道上工业建筑和居民建筑混杂交织在一起,工业生产所带来的污水和浓烟在城市里蔓延。这说明英国( )A.环境污染源于工业革命B.城市化发展需规范治理C.工厂对劳动力需求增加D.工业革命促进城市化发展B7、教学反思本课主要利用史料实证的去引导学生理解工业革命爆发的背景,通过时间轴梳理其发展进程,列表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最后还是利用史料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对个人、社会、国家、整个世界的影响。高一的学生面对史料能否达成概括的目标?与中国的关联的内容属于合理拓展,还是过深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