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A(部编版)横山区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八年级历史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组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4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四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思想路线是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两个凡是”的方针D.毛泽东思想2.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 ( )A.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3.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扩大企业自主权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设立经济特区4.“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是农民赞扬 ( )A.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实行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人民公社的成立D.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5.以下四幅图反映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其中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 对外开放格局。海南岛属于 ( )A.自贸区 B.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 D.经济特区7.习近平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关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1989年,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B.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开放14个沿海城市C.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D.我国的对内改革首先是从城市开始的8.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说此前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 )A.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建立了经济特区C.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D.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9.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B.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照搬苏联模式的发展道路10.“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的系列讲话 ( )A.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B.指导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C.进一步解放了当时人们的思想D.推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1.下图漫画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从严治党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2.习近平主席在庆祝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后,我们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实现民族伟大复兴C.全面实现整体脱贫 D.建成社会主义国家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36分)二、综合题。13.(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用浓重的湘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54门礼炮同时发出28响……(1)材料一中描绘的是什么事件?(2分)该事件过后,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中华民族有什么影响?(2分)(2)我们今天看到的五星红旗是在哪一次会议上被定为国旗的?(1分)此次会议通过了什么内容?(2分)会议的召开有什么意义?(2分)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3)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哪支军队?(1分)司令员是谁?(1分)(4)这场战争结果如何?(1分)据所学知识指出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战斗英雄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分)14.(12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某校八年学生对不同时期的政策进行了材料搜集和探究学习。请你一起加入进来吧!材料一:(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哪一事件?(2分)材料二:“建国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如下图所示)(2)在党和国家土地政策的法规指导下,B阶段生产资料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3)出现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有哪些?(2分)材料三:我刚到安徽那一年(1977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心里怎么能不犯愁啊?——万里《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4)据材料三,概括说明当时安徽农村存在什么严重问题?(2分)为解决这一问题,安徽省率先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采取措施后有何影响?(2分)(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农村政策的调整应遵循哪些原则?(2分)15.(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改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二:“中国梦”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梦。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讲话时,继续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摘编自孙应帅《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与总体任务》(1)将材料一中①②③补充完整。(3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梦”的实现途径;(3分)指出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梦”确立的奋斗目标。(2分)(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2分)横山区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D 3.B 4.B 5.C 6.D7.C 8.A 9.C 10.C 11.B 12.B二.非选择题。13.(1)事件:开国大典。(2分)影响: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分)(2)会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分)内容:通过了《共同纲领》。(2分)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2分)(3)中国人民志愿军;(1分)彭德怀。(1分)(4)结果:打败了美国侵略者,中朝人民取得了战争的胜利。(1分)精神: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及国际主义精神。(2分)14.(1)土地改革(2分)(2)由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分)(3)①对社会主义所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②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言之有理即可)(2分)(4)问题:粮食短缺,生活贫困;(1分)措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2分)(5))要符合国情,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能够提高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15.(1)①邓小平理论②科学发展观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分,一点1分)(2)实现途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3分)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习,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分)(3)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梦”的实践;实现“中国梦”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言之有理即可)(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